李萌
當前鄉村發展面臨許多問題與難題,總體概括為“四缺五弱”,即科學規劃缺、制度體系缺、長效機制缺、創業人才缺,以及建設主體弱、資源支撐弱、產業基礎弱、科技創新弱、公共服務弱。2018年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改革要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具體來說就是,在道路和方向上,鄉村振興要堅持國家指明的方向,堅持黨和政府的領導和引導;在落地和實踐中,鄉村振興要以村民、村集體為主體,要以推動鄉村社會發展和可持續經濟利益保護和實現為優先考慮;在具體活化村莊振興村莊過程中,要以市場化操作為導向,讓市場的作用在鄉村振興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鄉村是“落后地區”,農民是“下里巴人”的代名詞,農業是弱質性產業,在市場經濟中處于不利地位,需要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
政府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應主要發揮制導和引導的作用。所謂“制導”,首先是中央政府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推進所做的頂層設計,用以明確正確的鄉村振興方向。其次是各級政府根據頂層設計,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規劃與工作計劃等。
(一)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總體部署。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2017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從七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即中國特色鄉村振興的七條之路2018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具體安排指出2020、2035、2050年三個階段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對從各個方面進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行部署。
(二)各級地方政府的引導
各級地方政府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策引導,包括各級地方政府制定各地的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引進外國法規等,加強試點,編制規劃,加大投入。二是示范引導,通過向當地引進和宣傳典型案例,如浙江的小鎮、浙江富人治村等促進當地發展,注重新鄉賢的作用。三是投入引導,各地地方引進社會資本;2018年江蘇省:關于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更快更好參與鄉村振興意見的通知;山東魯商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在濟南啟動。該基金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500億元,在山東打造50個鄉村振興樣板村。浙江南部的蒼南縣農商銀行《鄉村振興基金》;社會上大企業,大老板也紛紛介入到鄉村振興的風口里來,希望為他未來的發展找到方向。
農民、村集體與政府之間,有兩種關系:一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二是服務與被服務關系。即黨和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確保鄉村按照國家要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之外,其他更多與鄉村,是一種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行政上的領導關系,是為了確保鄉村的發展方向正確。但我們要知道,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鄉村振興關鍵是人的振興,振興的關鍵主體是農民。從歷史上來看,無論是中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興起,還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都是農民自發發起的,農民并不是沒有能力、沒有目標的個體,黨和政府應該給農民的自發發展預留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可以施展自己的主體才會和能力。
鄉村振興的基礎在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出路在三產融合發展。產業融合程度既取決于產業鏈相關主體利益機制的建構,又取決于產業鏈中核心主體的企業的引領作用。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企業是中堅力量。比如,福娃集團、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平樂村、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服務站等都是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和中堅力量。
2018年3月7日在“兩會”期間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精英人才到鄉村的舞臺上大施拳腳”。高校與科研機構具有人才和科技的優勢,應在鄉村建立研發基地、科技平臺, 為三農助力;具有鄉村情懷的能人賢達是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力量,應予以積極鼓勵和引導;返鄉創業人員、新鄉賢和志愿者要積極回歸鄉土,大展拳腳。
[1]張國磊,張燕妮.新時代鄉村振興主體的角色定位[J].農村經濟,2019(12):47-56.
[2]盧利萍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鄉賢文化建設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9
[3]徐強.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我國農村基層治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9
郵寄地址:遼寧省營口市西市區沿海產業基地新海大街220號中共營口市委黨校,(收),電話:1389781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