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昔年
第一次感覺到胃不舒服的時候,我才初二,確切地說,那時我還分不清胃和肚子。我只記得自己可憐兮兮地找到爸媽,說“我肚子疼”,卻得到了二老的一句“讓你天天不吃早飯”的責怪!
的確,我有賴床的習慣,總能把起床時間完美卡在準時和遲到的“臨界點”,早餐想起來就拿點什么,邊騎車邊啃,如果是面條之類的就干脆不吃。當然,周末的早餐我基本都和午飯合并了……
小小的胃疼,怎能改變我的作息習慣?何況我只是偶爾難受一次,所以,該賴的床還是賴,該熬的夜也從不落下。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胃突然連續痛了一個星期,一天難受好幾次。晚上我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胃部一會兒像針扎,一會兒像火燒。
我終于被二老拖去了醫院。醫生聽完我的描述,頭也沒抬就蹦出四個字:“做個胃鏡。”乍一聽我還挺高興,畢竟上午不用上課了。
可是,當醫生讓我吞下麻藥時,我突然預感大事不好。這位醫生拿起一根帶著鏡頭、大拇指那么粗的橡膠管,硬生生地插進了我的喉嚨,你可以想象一下想吐卻吐不出來,口水不受控制流下來的場景。胃倒沒什么感覺,但比較倒霉的是,管子刮破了我的口腔黏膜,導致嗓子發炎,為此我又吃了一個星期的藥。
最后的檢查結果是“慢性淺表性胃炎伴隨膽汁反流”,雖然醫生說癥狀不算嚴重,但如果我初二第一次胃疼時就給自己敲響警鐘,也不會發展成慢性疾病吧。
我用親身經歷給有同樣苦惱的你兩個建議:第一,一定要吃早飯,熬夜做作業不要超過晚上12點!第二,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品,多喝水,多運動,才是硬道理!
葉曉森(浙江醫院消化內科醫師):粗略來講,胃位于上腹部偏左側。在上述位置出現疼痛,如果和進食相關,是胃疼的可能性比較大,但也不能排除如胰腺、心臟等疾病導致的疼痛。熬夜、進食不規律等不良習慣都容易刺激胃腸道。對于消化道疾病,胃鏡和腸鏡檢查是十分常見的。胃鏡和腸鏡檢查是通過一根帶鏡頭的軟管進入消化道,直接觀察消化道黏膜及腔內狀況的診斷方式。胃鏡從口腔進入,鏡身通過咽喉部時容易引起明顯的惡心和不適,因胃鏡檢查較快,大部分患者可以忍受,部分較敏感的病人及需要更精細查看的病人推薦選擇無痛胃鏡檢查。腸鏡從肛門進入,在腸腔中通過時會因為腸道的牽拉引起疼痛,且檢查時間較胃鏡要長,如不能忍受可選擇無痛腸鏡檢查。麻醉對于正常人均是一過性的影響,不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麻醉的風險主要在于對呼吸循環系統的抑制,所以會有麻醉醫生全程關注。
【前方高能:此處討論有味道】
MJ:說起我身上最脆弱的地方,可能就要數腸胃了吧。空腹喝牛奶容易跑洗手間,多吃一塊冰西瓜肚子就咕咕叫,萬一肚子著涼也會很慘,吃辣火鍋就更不用說了。神奇的是,我的腸胃還是個“火鍋底料清潔度自動監測儀”,稍有一點不衛生就會中招。
葉曉森:空腹是否可以喝牛奶?可以喝但不推薦。牛奶富含鈣質,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及胃酸分泌,但空腹喝牛奶易引起胃腸道不適,而且空腹飲牛奶,牛奶在消化道停留時間短,不利于營養的吸收。而相對敏感的腸道在腹部著涼后內環境失溫,腸道會痙攣,蠕動不正常,使原本能在腸道中被吸收的水分無法被充分吸收導致腹瀉。但這和平時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的拉肚子是不同的。
安竹:初三下學期,滿天飛的試卷讓我連喘口氣的工夫都沒有,更別說喝水和上廁所了。結果就是,我要花更多的時間蹲在廁所里,醞釀那遲遲不來的便意。汗順著手肘滴落到地上,我在廁所那個狹小密閉的空間里崩潰過無數次。我試過各種法子,吃冰的,喝牛奶,吃快壞了的香蕉,甚至還偷偷買過減肥藥……中考考完,我把三年里使用過的東西收拾進柜子里那天,便秘這件事,突然就離我遠去了。
葉曉森:每周排便大于3次,每日排便1—2次均是正常的。排便正常與否也要看大便的性狀,如是否干結、稀爛或帶有黏液等。輕度的便秘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多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以及增加運動刺激腸道蠕動調整。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