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妙
“一開始只是開了一朵奇怪的花,后來又出現了一只奇怪的蜜蜂,讓這花結了一個奇怪的果子。果子越長越大,越長越大,最終壓垮了整棵樹。所有的悲劇不都是這樣誕生的嗎?”
初中時,我開始了住校生涯,由于競爭激烈,便常常埋頭于書山題海。猶記得當年期末復習階段,我在日記中寫道:“好想把腦袋摘下來放到桌上,這頭重得讓人喘不上氣。”但伙伴們也有諸如此類的抱怨,我便沒當回事。
初二的冬天,又是期末,壓力很大,脖子常常僵硬得連轉頭都困難。我只好向頸椎病“勢力”低頭,開始戴圍巾。那時的脖子簡直形同虛設,考試時我只能左手托腮右手寫字,生生堅持兩個小時。
自脖子僵硬以來,父母便和我一起尋找解決辦法。除了戴圍巾,媽媽從健身軟件上學來了一套肩頸按摩手法。其中有一個動作效果十分顯著:我坐在凳子上,我媽用兩手拇指抵住我后頸的風池穴,手掌托住我的后腦勺,然后用力向上提。如此往復幾次,便能感覺到脖子“失而復得”。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在按摩后找一條熱毛巾敷在脖子上。
中考后的暑假,我的手指莫名地開始麻木。聽說頸椎病會導致神經壓迫,我便去看了醫生,得到了一些專業的建議。
首先,靠墻站。聽上去很簡單,實則不然。想象墻是一塊鐵板,自己是磁鐵。整個人要緊緊地貼在墻上,使頸椎盡量恢復正常生理曲線。每天站兩三分鐘,長期堅持對儀態也大有改善。當然,要是覺得無聊,可以找個小伙伴一起,互相監督的效果大大好過孤身作戰或是不痛不癢的鼓勵。
其次,醫生反復強調了要多運動,如打羽毛球、游泳等。打羽毛球可以使長期伏案的學生頻繁抬頭,而游泳時水流對于改善頸椎病有很大幫助。
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學習的環境。如果覺得椅子太高,就調低些,以正常坐姿時膝蓋成直角,腳剛好能夠到地為最佳。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置備一張桌面傾角可調的書桌,或是買一塊帶傾角的書桌板,適合久坐。
此外,我還嘗試過貼膏藥、做米字操等方法,雖無明顯效果,但也可作為平時訓練的輔助。
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幫助到大家。祝,一切都好。
為救李郎:高二寒假,因為上網課,我成天坐在沙發上,時間久了腰就很痛。我嘗試做過理療,短期內還蠻有效的。理療醫生還告訴我一個很管用的辦法——掛單杠。雖然學校里就有單杠,但一個人掛單杠有點傻,體育課也不重視單杠訓練,所以我只能繼續痛下去了……
于驛倫(丁香醫生簽約作家,奧運冠軍康復師):久坐會導致腰椎的肌肉長期被拉伸,進而產生疼痛感。吊單杠、做理療都會有一定效果,但是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建議平時要對座椅進行一定的調整,比如在腰椎后側放一個腰墊,坐姿保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這樣可以改善久坐導致的腰痛問題。
孫悅禮(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骨傷科學博士,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后):這位同學的頸椎保養方式沒有問題,大家不妨在課間學著做。雖然頸椎保養的方法很簡單,但頸椎的結構復雜得很。把身體想象成一艘帆船,脊柱是桅桿,脊柱周圍的肌肉就是在各個方向拉拽著的纜繩。學生的肌肉力量普遍較小,頸部肌群就更加嬌嫩柔弱了。讓孩子像大人一樣長時間坐在桌子前看書寫字,就像一艘勢單力薄的小船獨自面對驚濤駭浪的沖擊。所以,青少年想要預防頸椎病,要么加強小船的抗壓能力,要么就少將自己置于狂風暴雨中。加強小船抗壓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日常課間的適度活動,每晚睡前的熱敷放松,都可以在循序漸進中增強頸椎小船的抗壓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像小和尚念經那樣搖頭晃腦的頸部活動并不好,頸部在繞圈的拉扯中容易損傷。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日常防護。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寫作業、“葛優癱”。調整日常寫字、看書的桌椅布局,讓自己既舒服又專注,這是對學生黨而言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白木木:感覺身邊很多人都是近視加散光,我為什么近視了卻沒有散光?
金鑫(壽陽近視斜弱視防控研究所所長,英國赫爾大學碩士):簡單地說,近視和散光都和眼球形態改變而造成的屈光度數改變有關,但形成原因略有差異。散光的形成多和角膜表面各方向高低不平有關,雖然有時候角膜曲率的改變也會造成近視度數的增加,但是絕大多數的近視都是眼軸變長導致的。所以,很多人近視的同時可能伴隨散光,也有些人就是單純的近視或者單純的散光。
AC朱:我的眼睛總是不舒服,去醫院查是結膜炎。結膜炎要如何預防呢?
金鑫:結膜炎大多由病毒、細菌、衣原體等病菌感染所致,此外,還有過敏性結膜炎以及因為其他眼部炎癥未得到及時治療所繼發的結膜炎。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用眼衛生,避免用臟手揉眼,接觸不干凈的東西后一定要洗手。因為大多數結膜炎具有傳染性,所以家里的毛巾、臉盆不要混用。如果感染了結膜炎,使用過的洗漱用品要消毒殺菌或及時換新。患有過敏性結膜炎的同學,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花粉、塵螨及空氣污染。平時注意運動時不要撞擊到眼睛,洗發水不要流入眼睛,太陽刺眼時戴遮陽帽或太陽鏡,避免強光刺激造成刺激性結膜炎等。
嘎嘎:偶爾我會有眩暈的感覺。有的同學說是貧血,有的同學說是低血糖,還有同學說是低血壓。這三者怎么區別?
吳晨思:貧血、低血糖、低血壓的癥狀都比較常見,難免會有部分癥狀重疊,比如頭暈。但是,這三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想知道自己是否貧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血常規結果上血紅蛋白(Hb)旁有沒有向下的箭頭。發現貧血后,需要明確原因。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需要補充鐵劑,日常生活中還要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豬牛羊肉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
低血糖是血糖水平低于診斷標準(2.8 mmol/L),當伴隨臨床癥狀和體征(如心慌、出冷汗等)出現的時候就是低血糖癥。血糖濃度升高后,癥狀和體征也會隨之消失。低血糖的同學可以隨身攜帶糖果,發作時立即進食,從而迅速緩解癥狀。當然,及時就醫是重中之重,找到病因并且消除它才是根本。
血壓應該在安靜狀態下測量,正常血壓是收縮壓(高壓)<120 mmHg和舒張壓(低壓)<80 mmHg。低于90/60 mmHg為低血壓,部分健康人可能有生理性低血壓,一般無癥狀,多見于運動員或者體型比較瘦長的人,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定期去心內科復查。病理性低血壓多見于嚴重疾病,會發生血壓急劇下降的狀況,出現頭暈、心悸甚至暈厥、休克等現象,需要及時就醫。
水水水:我有扁桃體炎,周圍同學也有和我同樣的情況,它究竟是怎么產生的,該怎么治療呢?
呂慧洋(浙江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扁桃體位于口咽部,扁桃體窩內。呼吸的氣流和吞咽的食物中的細菌、病毒、異物會進入扁桃體窩內。扁桃體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對抗病原。當人過度勞累、抵抗能力下降的時候,扁桃體抵擋不了細菌、病毒的過度繁殖,就會發炎,出現紅腫、吞咽困難、呼吸受阻、口臭、淋巴結腫大等情況。輕度的病癥,吃藥、掛鹽水就可以恢復;嚴重反復的時候,需要進行扁桃體切除手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衛生,保證口腔清潔;及時調整身體機能,天氣變換的時候,注意增減衣物避免感冒。
王子:我的一個學長因為結石兩次住院,每次都痛不欲生。結石為什么這么痛,可以預防嗎?
吳晨思:疼痛是結石的常見癥狀,生活中常見的結石是膽囊結石和腎結石。大部分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可以暫時不用治療,只需要觀察和定期檢查,若達到治療標準,則需要根據情況選擇藥物治療、體外碎石或手術治療。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膽囊結石,要注意生活規律,用餐要營養均衡,少吃油膩、生冷、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雜糧和蔬菜,切忌過快減肥或者過度節食。腎結石有好幾種類型,分別有不同的化學成分,需要及時就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大量飲水,這樣可以稀釋尿里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晶體沉積。結石患者多喝水也有利于將結石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