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藝
我高中時聽過一位數學老師的課,至今對他的印象都十分深刻,因為他可以把一道平平無奇、簡簡單單的題做出花來——用多種方法去解一道題。有時某一種題型已經有了解題套路,他依然會絞盡腦汁地想出一些其他方法,用頭腦風暴將數學思維融會貫通,徹底消化理解知識點,并開拓了思路。
有個高考數學146分的同學專門去感謝他,說正是因為他的方法拯救了自己這個曾經的數學渣渣。所以,我希望把這個思路分享給在數學中苦苦掙扎的同學。
很多時候,大家在學習時犯了個選擇性的錯誤:只要答案,不求過程。可能老師也說過,判卷老師首先看你的答案有沒有問題,如果答案沒問題,只要步驟沒有大問題,都給滿分。這就導致很多人只顧著刷題,對答案的時候看一眼答案,如果沒錯就過去了。實際上這存在著很大的隱患,因為你無法發現自己的思維漏洞。
還有種誤解就是,做題時總是希望掌握最簡單、最快捷的解法,想走捷徑,以提高做題效率,所以總是忽略那一種看似費力不討好、事半功倍的最基礎的解題方法,這樣,會導致根基不牢,在考試的時候如果題目中的數字或者條件稍作變動,原來的“捷徑”就被堵上了,硬攻又會誤入歧途,想改用基礎方法解,又因為基本功不牢固,在復雜的計算中麻爪,導致失分。
而如果嘗試一題多解,就能全面考察你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及時堵上思維漏洞,發現知識盲區。做了一道題,相當于系統地掃描了一遍你腦子里的知識,而且開拓了你的思維。在考試中,如果遇到一道題,可以快速去思考用哪種方法、哪個公式比較合適,萬一解題時發現此路不通,也不會泄氣或者慌了神,可以氣定神閑地思考另一種方法,
快速翻找出需要的知識和公式,畢竟平時你就是這么練習的。
在這里,我想提醒一下同學們,不要過分迷信一些快速解題方法,除非你是那種能總結出規律,知道遇到哪種題型、哪種條件適合用便捷快速步驟的大學霸,不高考也要被拉過去搞數學競賽的那種,否則,對于基礎一般的廣大同學,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用基本方法去解題,等基本方法掌握牢固后,再用快速的方法,就跟先學會走再學會跑一個道理。
而在一題多解的訓練中,你會發現數學是如此有趣,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能找到完全迥異的解題方法,最后得到的結果卻一樣,在絞盡腦汁中也能收獲很多樂趣。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維訓練,下次考試也許會有驚喜。
小博想為更多的同學答疑解惑,如果你在學習方面遇到什么困難、問題,以及對“犀牛”專欄的建議,歡迎給作者發郵件哦!作者郵箱:vichy@126.com
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