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


【摘 要】目的:對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安全性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尿路結石患者數據資料,24例對照組采用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26例研究組采用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對比治療安全性及療效。結果:研究組一次清石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輸血及發熱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住院時間、鎮痛藥物使用量、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少(P<0.05);對照組與研究組手術時間比較無差異(P>0.05)。結論: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臨床療效,在臨床應用中有著廣闊前景。
【關鍵詞】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尿路結石;安全性;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ethods: 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calculi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2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nd 26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stone remova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ood transfusion and fever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algesic dosage and pain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has high 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and has a broad prospect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ubeles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standar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urinary calculi; safety; efficacy
【中圖分類號】R69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尿路結石對腎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威脅著患者的健康。治療尿路結石最佳方案為經皮腎鏡取石術,其治療效果得到了臨床與患者的認可。為了更好的對穿刺通道達到止血與促進腎臟引流作用,術后會在穿刺口留置腎造瘺管,若術中取石徹底術后會以雙J管或輸尿管導管引流代替腎造瘺管[1]。目前越來越多的醫生更認可無管化技術,即術后不留置任何管道。此次研究旨在分析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安全性及療效,下文為詳情報告數據。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尿路結石患者數據資料,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研究組。對照組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在34歲~59歲間,均值(46.5±5.2)歲,病程在3個月~16個月間,均值(9.5±2.7)個月,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分別為5例、7例、6例、6例;研究組患者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齡在34歲~61歲間,均值(47.5±5.5)歲,病程在3個月~18個月間,均值(10.5±2.9)個月,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分別為5例、8例、7例、6例。經統計學軟件對比各數據資料后顯示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用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進行治療:①人工腎積水:麻醉方式為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為截石位,經輸尿管鏡留置5F輸尿導管,直至腎盂,留置導尿管后改變體位,為俯臥位,將靠枕置于腎區腹下處。手術過程中輸尿管導管以逆行方式灌注氯化鈉溶液,使其成為暫時人工腎積液;②建立碎石通道:利用B超定位選擇合適的穿刺點,穿刺點在第11肋或12肋下、腋后線直至肩胛下線間,使用18G腎穿刺針刺向結石處在的位置,在穿刺成功之后將穿刺針針芯退出來,貼著穿刺針將皮膚切開,沿著斑馬導絲的方向采用筋膜擴張器進行擴張,直至16~21F可順利通過,留置Peel-away鞘;③碎石及取石:通過Peel-waway鞘使經皮鏡進入至腎集合系統,在進行灌注泵沖洗的同時使用氣壓彈道碎石清石系統擊碎結石,然后再將其清除;④留置引流管:經皮鏡進入至腎盂輸尿管交接位置時,將輸尿管導管拔除,在直視下把斑馬導絲以順行方式輸送到膀胱處,順著斑馬導絲以順行方式置入5~6FD-J管。再次入鏡,對輸尿管腔等處進行檢查,將小結石與血凝塊清除干凈,并徹底沖洗,確定沒有殘余的結石、活動性出血后留置腎造瘺管;⑤術后處理:常規夾閉造瘺管,時間約30~60min,使用抗生素藥物,做好血常規等檢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造瘺管拔除,經各檢查若發現仍有結石需再次進行處理。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采用無管化皮腎鏡取石術進行治療:手術治療前三步與對照組相同;④術后密切對尿液顏色、通道出血情況予以關注,若沒有明顯活動性出血,將Peel-away鞘拔除,使用不可吸收線對皮膚切口進行縫合,在縫合的過程中可以增加針距及深度,通過這種方式來減少皮下出血。對血常規等進行檢查,使用抗生素藥物。經各檢查若發現仍有結石可采取體外震波碎石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一次清石成功、輸血及發熱率。②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鎮痛藥物使用量、疼痛評分、手術時間。
1.4 統計學
將此次研究所得數據納入到SPSS19.0軟件中,使用(n,%)及()代表,分別進行χ2和t檢驗,當結果P<0.05時說明兩組患者的各項數據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一次清石成功、輸血及發熱率比較
研究組一次清石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輸血及發熱率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均有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鎮痛藥物使用量、疼痛評分、手術時間比較
研究組住院時間、鎮痛藥物使用量、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少,數據差異有意義P<0.05;對照組與研究組手術時間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尿路結石是各個部位結石的統稱,與女性比較,男性發病率較高,發生因素與環境、泌尿系統病變等有著很大關系,臨床表現有尿痛、血尿等,伴隨著病情的發展,會損害腎功能,且是不可逆轉多的[2]。臨床治療尿路結石以經皮腎鏡取石術為主,其優勢其微創、效果好等,得到了患者的認可。
經本研究對比發現:研究組(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一次清石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研究組輸血及發熱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住院時間、鎮痛藥物使用量、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少,對照組與研究組手術時間基本相同,可見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均較高。
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在術后會常規留置輸尿管內支架與腎造瘺管,以達到引流尿液、減少出血、方便再次手術的目的,雖然其效果較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腎造瘺管也會增加患者的不適感,一旦術后護理不當或拔管時機不對會引起尿外滲、出血,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另外進行對癥治療,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也增加了住院時間[3]。
伴隨著我國科技不斷的發展提升,醫學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管化技術越來越成熟,不僅提高了一次取石成功率,更減少了術后出血、尿外滲的發生幾率。雖然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出血。手術過程中出血量大主要是因為損傷了腎臟血管、肋間血管或皮下血管,無管化技術不能使用腎造瘺管進行壓迫止血,更不利于引流較多的血凝塊,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控制好出血量[4]。想要控制住出血量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穿刺點,以往通常選Brodel線,但是在精準定位時有一定難度,且并不利于碎石,垂直在腎臟表面、經腎乳頭旁處是最佳穿刺點,在B超引導下可以避開大血管,降低了出血量[5]。在確定沒有活動性出血后再結束手術,另外也可以采取通道灌注止血藥物等方法止血。在本次研究中在縫合時通過增加針距及深度來降低出血,并沒有予以患者輸血,可見采取其他止血方法也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就我國臨床實際情況來說,仍有醫生建立術后留置腎造瘺管,在術后第一天時進行泌尿系CT檢查,若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時再拔除造瘺管,這樣若發現有殘留時可以立即進行治療,不需要進行穿刺。但是醫學技術越來越高,再加上積累了大量了手術經驗,因此完全可以徹底采用無管化技術。在此研究中一次清石成功率為96.1%,再次進行碎石時不必通過腎造瘺管,可以采用體外震波碎石的治療方案。
總而言之,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臨床療效,早臨床應用中有著廣闊前景。
參考文獻
郝志軒,郭強,王振興,等.完全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安全性和療效的薈萃分析[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9,34(10):770-774.
江斌,卓棟,張振興,等.部分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安全性及優勢探討[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9,38(1):66-68.
陳冰,胡振興,劉聰,等.第三代超微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直徑2.5cm及以下高CT值腎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華西醫學.2019,34(7):796-800.
郭強,李雙平,郝志軒,等.部分無管化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安全性和療效的薈萃分析[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8,23(9):692-698.
袁順輝,楊德林,李志鵬,等.無管化超微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幼兒腎結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