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
【中圖分類號】 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17-01
肝衰竭、急性失代償期肝硬化等疾病都屬于重癥肝病。目前,針對重癥肝病的治療水平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患者的生存率仍需提高。患者的預后情況、早期預警、動態評估等都是治療上需要關注的熱點。那么,在針對重癥肝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醫生具體需要注意到哪些問題呢?下面,本文將從病因以及誘發因素、感染問題以及并發癥的防治等方面進行簡要說明。
一、對患者的病因以及誘發因素進行管理
重癥肝病患者入院之后,必須馬上為其進行全面的醫療評估,要積極找出患者的病因與誘發因素,評估患者者是否有肝硬化等基礎性疾病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
對病因、誘發因素進行醫療判定有助于醫生更好的明確下一步治療計劃,重癥肝病患者很有可能會需要進行肝移植手術,因此準確的醫療信息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一般來說,因為病毒、藥物、自身免疫系統紊亂以及遺傳代謝性障礙等問題而誘發的肝衰竭可能都需要進行肝臟移植。而肝臟惡性浸潤、急性缺血性損傷、全身系統疾病累及肝臟誘發的肝衰竭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進行肝移植。因此針對重癥肝病的治療,必須先明確患者的病因與誘發因素,這一原則可以說治療重癥肝病的基礎。
二、對患者實施宿主免疫功能障礙與感染防控措施
重癥肝病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就是感染,感染也是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合并感染而誘發多器官出現衰竭問題的病例在實現生活中屢見不鮮,即便是病情相對較為穩定的慢性肝病患者,也有可能因為感染問題出現死亡危險,而且一旦出現感染問題,患者的病情就會迅速惡化,臨床上的病死率相當高。
大量的醫學研究數據表明,肝病患者之所以對細菌、真菌等易感,主要跟宿主免疫功能障礙、腸道微生態紊亂以及基因易感等因素有關。比如腸道中的細菌病原體就會加重患者的系統性炎癥,持續性刺激之后,‘促炎就會慢慢轉變為‘免疫型缺陷,從而導致患者出現免疫麻痹,加大了患者的感染風險,使得多器官出現衰竭問題。
除了細菌感染之后,對真菌感染同樣不能掉以輕心,肝硬化患者被真菌感染的風險發生率為2%至15%,在臨床上也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因此在為重癥肝病患者實施治療的時候,一定注意細菌、真菌感染,不但要為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還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萬一患者出現了感染,就要綜合性的去分析患者的疾病特點,盡量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為患者采取科學合理的抗感染手段。
三、并發癥的防治
正如上文所說,多器官的衰竭是導致重癥肝病患者出現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國內外不少醫學專家都指出不僅僅要警惕器官損傷,還要注意對并發癥進行防治。比如急性肝衰竭一般都伴有顱內高壓腦水腫,出現這種情況常常表示患者病情危急,且伴有預后不良的問題,并發癥在治療階段可能會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極其不利于對患者的治療;又比如重癥病毒性肝炎,這種肝病本身的致死率就很高,而且致死率高不單單與型別有關,與并發癥也成正比,患者的并發癥越是多,那么病死率就越高,常見的并發癥有:肝昏迷、出血、繼發感染以及肝腎綜合征等。針對肝昏迷并發癥,臨床上可以為患者實施降低血氨、恢復正常神經遞質、維持氨基酸平衡等治療,與此同時還有防治患者出現腦水腫問題,腦水腫、腦疝都是肝昏迷患者的直接致死因素,針對腦水腫等問題的預防措施就是限制患者攝入的水量,并用20%的甘露醇或者25%的山梨醇,每次1~2g/Kg劑量的為患者進行加壓輸入,4~6小時就可以輸入一次,臨床上為了提高治療效果,也可以與速尿進行交替,但是實施治療時要注意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的平衡。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很重癥肝病的治療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同病因、誘發因素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的癥狀,且在治療階段患者很有可能因為感染問題、并發癥以及多器官衰竭等問題而出現死亡,因此醫生在為患者實施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要密切檢測患者的病情變化,謹防患者出現危險情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了病情惡化的現象,就要及時分析誘因,爭取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