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春
【摘 要】:目的探究案例式教學(case-basedlearning,CBL)聯合探討問題式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帶教模式在臨床本科生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為實習生的臨床帶教提供指導。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來院實習的60名臨床本科實習生進行研究。按照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名。對照組進行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觀察組進行CBL聯合PBL的教學方法。實習期滿后,對兩組實習生進行綜合測評,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對學生對帶教方法的教學效果評價以及教學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的基礎知識測試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學習興趣以及知識理解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實習生對帶教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BL聯合PBL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動手操作的能力,能顯著提高實習生的理論及操作成績,提升臨床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滿意度。
【關鍵詞】:案例式教學;問題式學習;帶教模式;本科生;臨床實習;
【中圖分類號】R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應用效果
引言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能性很強的課程,而臨床實習又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重要過渡階段,為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由醫學生到醫生角色的轉變,本院每年在學生臨床實習時對學生進行各項臨床技能強化訓練,急救模擬等(e-mergencycaresimulator,ECS)教學是技能強化訓練內容之一。以病例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learning,CBL)結合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將典型病例作為問題的基礎,通過對典型病例的深入分析進行教學。在ECS教學過程中,本院將二者有機的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臨床綜合技能,使醫學生更快、更好地進行角色轉換,從而為后期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來我科實習的60名實習生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17名,女13名,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1±1.3)歲,對照組,男19名,女11名,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1.7±1.1)歲,兩組實習生均為我院實習生,均按照規定在各科室輪轉實習。兩組實習生的性別、年齡、學習教材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法,即教學過程中以帶教老師講解、示范教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看和聽的狀態。學生入科后科主任指定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授理論知識、進行操作示范,課后學生憑自覺復習消化。(2)觀察組采用PBL+CBL教學法,設計常見的、典型的、完整的教學案例,能全面展現患者病情變化過程和診療過程,且涵蓋常規操作技能;每個案例設計5~10個問題不等,包括本疾病的基本理論知識、常見問題、新理論、新知識等。入科第2周把教學案例和需要思考的問題告訴實習生,讓實習生帶著問題進入接下來的實習。要求學生充分利用教科書、網絡資源和文獻期刊數據庫資源,查找相關資料,帶教老師組織學員進行討論得出答案,最后由帶教老師對討論結果及存在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對本案例的重點、難點進行總結,對學生表現給予評價。
1.3 觀察指標
在實習期滿后,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測評以及技能測試,滿分100分,技能測試結果與帶教過程中的技能考核成績綜合取平均值,對學生發放問卷調查,針對帶教過程中的課堂活躍度,以及自身的知識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分,滿分10分,并針對學生對帶教模式的滿意度進行調查。滿意程度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問診內容、問診技巧、問診總成績、基礎知識、病例分析及理論成績在各組中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齊則兩兩比較采用LSD法。兩組高分、均分和低分構成比用行×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習滿意度比較
試驗證明,觀察組的學生對PBL結合CBL教學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學生中,對PBL結合CBL教學法表示“滿意”的比LBL教學法的學生多8人,這個差距充分說明了學生對于PBL結合CBL教學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LBL教學法。
2.2 出科成績比較
試驗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出科成績中,PBL結合CBL組的優秀、良好人數都多于LBL組的學生,不及格的人數較少,充分說明了PBL結合CBL組學生的出科成績明顯優于LBL組。
3 討論
PBL聯合CBL教學法,是指圍繞典型臨床病例展開一系列相關問題的探討,從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自我學習和案例討論為主。這種方法容易為學生所接收,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能有效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還能有利于學員臨床思維能力的形成。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PBL聯合CBL教學的觀察組學生基礎知識以及技能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法(P<0.05);而且學生對課堂活躍度、學習興趣以及知識理解能力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傳統教學,同時,聯合教學模式的觀察組學生對帶教的滿意率也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式。
綜上所述,PBL聯合CBL教學法有著傳統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在實習生培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應進一步完善PBL聯合CBL教學模式,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實習生培訓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余莉華,吳永昌.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在呼吸病學臨床檢驗實習帶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33):14-15.
孫慶治,李瑩,杜井峰.PBL+CBL在臨床實習教學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8):39-40.1004-6763.2016.08.023.
李穎,汪永忠.案例教學在臨床藥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11,30(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