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植保站,廣西 南寧530002)
2020年3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725號國務院令,公布《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2020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官網發布司法部、農業農村部負責人就《條例》對記者提問的回答,同時發布了我國植保行業4位專家對《條例》的權威解讀,包括吳孔明的“我國開啟植物保護工作新紀元”,康振生的“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譜寫綠色防控新篇章”,周雪平的“依靠條例,加速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科技創新”,魏啟文的“規范專業化組織,為提升植保社會化服務提供法律保障”。文章通過對《條例》的研讀和學習諸多專家領導對《條例》的解讀,結合廣西植保實際工作和自身工作實踐,闡明全面實施《條例》的重要意義,以期為各級政府及植保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條例》實施的目的和意義在《條例》的第一條就有說明,就作者看來,《條例》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條例》對病蟲防治的全過程進行了規定,從監測、預報、預防、控制及應急處置的病蟲害防治整個流程都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病蟲害防治中涉及的主體行為進行了全覆蓋,上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下到農業生產經營者、單位(組織)和個人,其需要承擔的職責和義務都有明確規定;宏觀層面上的鼓勵、支持,政治站位高,符合時代要求,指導性強;微觀層面的具體事宜清晰明了,如對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報、預防控制方案、應急處置措施、防治組織田間作業人員應知應會、專業化病蟲防治服務組織服務檔案等6項具體工作內容規定就非常到位。第五章僅要求專業化病蟲防治服務組織應當申請登記,其他的都是對服務組織的鼓勵、提醒、培訓、服務等,很好地落實了“放管服”要求。我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從此將在法制的軌道上行穩致遠、健康發展。
《條例》中的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九條第二款、第三十三條,從國家層面鼓勵和支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科技創新、推廣使用綠色防控技術、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國際合作與交流。《條例》首次對各行政層次(國務院、省級、縣級、鄉鎮、村民委員會)、各相關部門(如農業、公安、交通運輸、民用航空、氣象等部門)及包括農業生產經營者在內的個體在病蟲害防治中的責任義務進行了明確劃定,統籌協調了防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條例》第一條中“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科持續發展”,也體現了共享理念。
《條例》共7章45條,數字主要出現在第六章法律責任中的罰款金額方面。根據違規的條款及其情節嚴重程度,最低罰款金額為2000元,最高金額為100萬元,以境外組織和個人違規罰款最重,最低金額為10萬元。
作者對《條例》重要名字和動詞出現的頻次統計如表1、表2所示。由表1、表2可知,“農作物病蟲害”出現了94次,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出現了56次,其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出現了33次,充分體現了政府主導的原則,反映主體行為義務規范的“應當”出現48次。

表1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重要名詞出現頻次統計表

表2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重要動詞出現頻次統計表
常年發生面積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的作為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其他農作物病蟲害作為三類農作物病蟲害,新發現的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或者特別重大損失的農作物病蟲害,在確定其分類前,按照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管理。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由國家農業農村部制定、公布;二類農作
《條例》中第四條對此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按農作物病蟲害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分為三類,從“常年發生面積”和“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失”2個方面確定。常年發生面積特別大或者可能給農業生產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作為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物病蟲害名錄由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公布,并報國家農業農村部備案。

圖1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快速閱讀導圖
《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發生時,國家農業農村部應當對控制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指導;二類、三類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發生時,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對控制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指導。
整個《條例》由7章構成,可以逐章逐條地學習。為了便于讀者更清晰地理解《條例》的相關條文,作者以《條例》前6章標題為橫坐標,以《條例》涉及的主體為縱坐標,如圖1所示,通過對條對款,對號入座,有針對性地進行研讀,對條文的理解會更深一些,文章以此框架制作《條例》解讀培訓PPT,下發廣西各地植保部門相關人員學習使用,反映良好。同時,對一般公民來說,沒有時間來全文通讀理解,通過對標對條,快速找到與己相關的條文,針對性更強。
橘小實蠅是廣西水果蔬菜的重大害蟲,能為害250多種水果和以果實為主的蔬菜,其主要發生在果實的成熟階段,成熟度越高,發生為害就越重,這給化學防治造成了障礙,廣西水果基本上受其為害,近年來局部地區發生嚴重[1]。橘小實蠅可能會被廣西農業農村廳劃歸二類農作物病蟲害。在橘小實蠅防控上,除廣西農業農村廳負責編制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制定橘小實蠅監測技術規范、組織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等3項工作外,自治區、市、縣三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有以下5個方面:
負責橘小實蠅防治的監督管理。組織植物保護工作機構開展橘小實蠅防治有關技術工作。
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的管理。組織開展橘小實蠅監測,及時發布預報(病蟲情報),及時上報信息。
健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制定橘小實蠅預防控制方案,為橘小實蠅防控打有準備之戰;制定農作物重大病蟲應急預案,為橘小實蠅等病蟲大發生需要啟動應急預案時,提供行動方案。
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橘小實蠅預防控制技術培訓、指導、服務。鼓勵和支持采用綠色防控技術、組織源頭治理、指導可持續治理。
對橘小實蠅防控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置。對違反《條例》有關規定的行為處以罰款,主要是表2中的“不得”所規定的禁止行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方面,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各自行政區域橘小實蠅的監測預報和預防控制,對防控活動進行組織、指導、協調、宣傳、培訓、動員等,鄉鎮人民政府協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委員會配合,農業生產經營者等有關單位和個人配合監測和防控指導、蟲情報告,并實施具體防控。
按照第六條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制定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方案為例,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制定本縣方案,市農業農村局則負責制定本市方案,廣西農業農村廳負責制定廣西方案,每年年初廣西農業農村廳都制定發布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預防控制方案。按照《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第五條、第九條規定精神:中央統籌、省(自治區、市)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市要做好上下銜接、域內協調、督促檢查工作,發揮好以市帶縣作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具體實施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當橘小實蠅嚴重發生時,廣西農業農村廳將對其控制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指導。橘小實蠅暴發達到應急預案啟動標準時,經研究并且上報人民政府批準后,啟動應急預案,與此同時,啟動預案的同級人民政府將負主要責任,農業、公安、交通運輸、民用航空和氣象等部門協助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