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亮 趙貴清 (中國藥科大學)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國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也明確提出提高高等學校文化傳承創新水平,使之成為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的重要源泉的總體目標,指明了高等學校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和目標任務。
文化創意是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關學科、利用不同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一種文化現象。就高校而言,文化創意是研究、發掘、闡釋、凝練、升華學校文化的過程,其成果即文創作品,是學校文化藝術化、物質化、具象化的載體。由于高校文創作品具有展示學校文化、傳播學校形象、增值學校品牌的作用和受眾面廣、感染力強、帶入感好等特點,正逐步成為高校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日益受到“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重視和關注。
以國內不同地區的高等院校文創發展現狀為對象,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川等省市11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進行了實地調研,對相關院校的文創作品的主要產品類型和運營管理模式等進行了比較與分類梳理。
據調研情況分析,各高校文創作品的承載形式主要分為辦公用品類,如筆記本、鋼筆、尺、書簽、筆袋、公文包等;生活用品類,如衣服、領帶、水杯、雨傘、茶具、鑰匙扣等;藝術作品類:如石雕、云錦、剪紙、版畫等。三種形式中以辦公用品類和生活用品類為主,且這兩類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簡單的加印學校標識,如在鋼筆上印制校徽,在衣服上印制校名等;或只是簡單的附著學校形象,如在直尺上刻印學校標志性建筑,在鑰匙扣上懸掛學校卡通人偶,在明信片上印刷學校風景等。藝術作品類最能體現學校文化意境,但由于創意設計過程需兼備藝術性與實用性,生產過程耗工費錢,總體上比例偏小。
從調研結果來看,高校文創作品都有專門的運營場所和獨立的運營品牌。11所高校中,文創作品交由標識管理辦公室、后勤服務集團等校內單位開發運營的有4家,交由校友會或校友企業開發運營的有2家,交由學校控股的文化創意發展公司開發運營的有5家;無交由在校師生團隊開發運營的模式。文創作品開發設計主要由商業公司承擔,屬于服務外包形式,涉及師生參與文創作品開發設計過程的高校比例很小。
立德樹人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文創作品承擔的特有任務和首要任務。從這個角度出發,文創作品本體需貼近學生需求、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興趣。從調研情況看,高校文創作品多數形式大于內容,甚至有形式沒內容,思想性不強、創意有限、內涵不深,同質化顯現較為普遍,大多數產品為“貼標產品”而非“文創作品”。
文創作品創作過程更是啟迪學生思想、浸潤學生心靈的絕佳路徑。據調研發現,文創作品的開發設計過程,學生缺位現象較為嚴重,引導學生發現學校文化,幫助學生理解學校文化,教育學生傳承學校文化的實踐育人機會被束之高閣,文創作品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雙一流”建設總體目標也明確要求,要使高校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因此,從靜態角度來講,高校文創作品本體要體現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實現其弘揚校本文化的價值。
組織吸納最多的學生參與到高校文創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也即形成文創作品立德樹人內涵和弘揚文化價值的過程中,讓學生做到在觀摩中學習、在創作中體驗、在理解中認同,這就是高校文創作品的動態內涵價值。
1.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實現路徑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引導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人生信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道德規范,以學校校訓為精神支柱。因此,學校文創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實現就要解構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學校校訓精神的弘揚和傳承上。

圖1 《廉·勤》

圖2 《畫外音》系列海報作品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新指南,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然的人生信仰,學習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內容。中國藥科大學以“習語金句”的展示和創作為著力點,組織學生用書法的形式撰寫“習語金句”,用篆刻的形式雕刻“習語金句”,讓學生在臨寫、創作的過程中眼到、手到、心到,深刻感悟“習語金句”的豐富內涵。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中國藥科大學分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二個詞為主題開展創作。文創作品《廉·勤》(圖1)用剪紙的傳統藝術形式,通過紅色京劇臉譜和農民春耕圖“廉”“勤”字形化創作,闡釋“公正”和“敬業”的文化內涵。文創作品《畫外音》(圖2)以美術作品中的三幅油畫《吶喊》《馬拉之死》和《哭泣的女人》為形式載體,以海洋動物為新的主角,表達了生命在工業污染、海洋污染、廢水污染的侵害下痛苦無助的情形,警示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從生態文明的角度詮釋了“和諧”主題。
(3)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積淀的直接體現,承載著師生的共同價值取向與追求。中國藥科大學的校訓是“精業濟群”,“精業”,精攻藥業,提倡科學精神;“濟群”,惠濟眾生,提倡人文精神。文創《生命樹》裝置作品,底座部分選取校徽元素,寓意藥大人腳踏實地,精益求精;樹冠部分選取青蒿素分子結構,寓意藥大人仰望星空、砥礪前行,用累累碩果為人類健康福祉貢獻力量,作品深刻詮釋了精業濟群的校訓精神。
2.弘揚校本文化價值的實現路徑

圖3 《藥說新語》

圖4 《醉美藥大》書簽

圖5 《本草時光》篆刻月歷牌
校本文化是院校在建校、興學、育人過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認同,源于學校師生的長期教育實踐和學校特有的文化傳統,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校本文化蘊含在學校的發展歷史中,辦學空間上,學科特色里,因此學校的文物留存、典型建筑、代表專業應該是文創作品弘揚校本文化的著力點。中國藥科大學文創作品《藥說新語》(圖3),用不同的書法、書體重現藥學歷史經典專著,讓收藏在學校藥學博物館里的文物和留存,成為了解學校文化變遷、觸摸學校文化脈絡的豐厚資源。文創《醉美藥大》書簽系列作品(圖4),以校園標志性建筑為形,構成喜鵲登梅、魚躍龍門、天鵝戲水、財貓折桂和玉兔觀月等五個主題形象,將中華優秀傳統紋飾與校園自然人文景觀相融合,將花、鳥、魚、蟲等生命力量與云、水、日、月等自然元素相融合,構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諧意境。文創作品《本草時光》(圖5),選取一見喜、二葉律、三春柳、四方柴、五味子、六耳苓、七葉蓮、八角梧桐、九里香、十樣景花、百部、千年健等十二味本草,創作篆刻主題月歷牌,描繪藥大學子的物語時光,體現藥學文化的歲月流年。
1.建立“部門+社團+實踐”相聯動的創作機制
師生共同參與到創作過程中,是實現高校文創作品動態內涵價值的主要路徑。中國藥科大學文創作品的開發設計由學校團委文化藝術教育中心專職教師牽頭組織,借助主體性藝術實踐形式,老師與校友皆可參與,社團日常活動廣泛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發意識,努力激活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形成“教+學+研+賽+展”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學校文創作品的開發設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形成了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形教育相補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隱性教育”是對傳統思政課程“顯性教育”的必要補充,目的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接受教育。構建了理論教學、研學調研、寒暑期社會實踐、藝術展演比賽、校內外展覽等五位一體的育人范式,積極營造開放、多元、包容的創作環境,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的氛圍,在思政育人和校本文化傳承中取得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