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嬌
(1.赤壁市人民醫院 中醫康復科,湖北 咸寧;2.湖北中醫藥大學 針灸骨傷學院,湖北 武漢)
失眠是以持續性、長時間睡眠障礙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白天社會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現代醫學主要采用鎮靜催眠類藥物,但此類藥物具有依賴性和成癮性等不良反應,多數患者更趨向于針灸調理[1]。筆者臨床觀察發現,針刺聯合督脈及任脈鋪灸對心腎不交型失眠患者有較好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我科門診就診的60例失眠(心腎不交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病情輕重等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西醫診斷:參照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社《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二版)[2]。
主訴為睡眠不足5小時,表現為入睡難、睡眠淺、易覺醒、醒后不易入睡且明顯有疲乏感,一周至少3次,并持續一個月以上。
中醫診斷: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中“不寐”的診斷依據
輕者入睡困難或睡后易驚醒,醒后難以再入睡,重者徹夜難眠。
(1)經常伴有頭昏頭痛、健忘、心悸、多夢等癥狀。
(2)經相關檢查排除其他軀體及精神疾患。
(3)證候診斷:兼見手足心熱、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咽干少津,舌紅,少苔,脈細數。
(1)符合以上診斷標準;
(2)年齡在18-65歲之間;
(3)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7;
(4)一個月內未服用安眠鎮靜藥物。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
(2)不能排除其他軀體及精神疾病者,如癌癥、精神分裂癥等引起的失眠患者;
(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4)過敏體質或瘢痕體質。
(1)普通針刺
取穴:百會 四神聰 安眠 內關 神門 照海 申脈 三陰交 太溪。
操作:瀉申脈,補照海,余穴平補平瀉,留針30min。
療程:隔日一次,每周三次,三次為一個療程,一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四個療程。
針具:蘇州針灸用品有限公司? 0.35×40mm環球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
(2)陰陽調理灸
材料準備:新鮮生姜約6kg(督脈灸4kg,任脈灸2kg),粉粹機制作成姜泥,紗布包裹姜泥擠去多余姜汁,微波爐將姜泥預熱至約40℃,將特制藥粉(附子、肉桂、干姜、吳茱萸、丁香等研細末)30g(督脈灸20g,任脈灸10g)與預熱好的姜泥混勻,備用;精選艾絨(湖北李時珍中藥飲片公司)約750g(督脈灸500,任脈灸250g)。
具體操作:
督灸:患者先俯臥位,用75%酒精常規消毒督脈及膀胱經區域(約從大椎穴至膀胱俞),再在該區域涂抹一層姜汁,然后在背部覆蓋兩層薄紗布,再放置專用的督灸儀,據患者脊柱曲度及長度調整好督灸儀位置,將姜泥平鋪督灸儀內,厚約4cm,寬約10cm,再將艾絨制成長蛇狀鋪于姜泥上,厚約2-3cm,長度及寬度略小于姜泥范圍,在鋪好的艾絨上散在涂以少量95%酒精助燃,從尾端點燃艾絨,艾灸1h;
任灸:再令患者仰臥位,用75%酒精常規消毒任脈及兩側腎經、胃經區域(長度約從上脘穴至關元穴),再在該區域涂抹一層姜汁,然后覆蓋兩層薄紗布,再放置并調整好專用的任灸儀,將姜泥平鋪任灸儀內,厚約4cm,寬約17cm,再將艾絨鋪于姜泥上,厚約2-3cm,長度及寬度略小于姜泥范圍,在鋪好的艾絨上散在涂以少量95%酒精助燃,從一端點燃艾絨,艾灸0.5h;此為1次完整鋪灸。注艾灸過程中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艾灸結束后,囑患者適當休息,多飲溫開水。
療程:隔兩日艾灸一次,每周艾灸兩次,一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四個療程。
不采用陰陽調理灸,余選穴、操作及療程與觀察組相同。
(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總分變化。
(2)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016版)[3]。
痊愈:基本正常,夜間睡眠時間6h以上,睡中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顯效:癥狀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且深度增加。
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增加較前增加不足3h。
無效:睡眠無明顯改善或反加重。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見表1、表2、表3。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SQI總分比較

表3 治療前后兩組療效比較(n %)
本病屬于中醫學“不寐”“不得眠”范疇,中醫認為其總的病機為陰陽失調。鋪灸療法源于古之“長蛇灸”,這種灸法逐漸被臨床醫家認識并重視,在傳統“長蛇灸”的基礎上,對鋪灸部位、物質等加以變化以及對鋪灸理論的不斷深研、探索,臨床逐漸涌現出各色的鋪灸療法。較之普通艾炷灸、艾條灸等灸法,鋪灸具有灸量大、溫熱作用持久的優勢。生姜及所用特制藥粉均具有溫陽散寒作用,使艾灸的溫通效果可得到更為長效的發揮[4]。筆者將此鋪灸療法同時運用于背部及腹部,一任一督,一腹一背,陰陽相濟。恰如張景岳曰:“善補陽者當于陰中求之,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當于陽中求之,則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此療法本著“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治則,整體調節臟腑陰陽的偏盛偏衰,起到調節機體陰陽平衡,從而使正盛以逐邪,邪祛而正安,起到治療失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