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媛
(武漢太康醫院,湖北 武漢)
異位妊娠的通俗說法即宮外孕,具體指的是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之外的地方而誘發的急腹癥,其突出的臨床特征是發病急驟、病情嚴重且進展快,對女性生命安全的威脅極其嚴重[1-2]。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3],在我國異位妊娠的發生率出現了逐年攀升的趨勢,以往臨床治療異位妊娠的方法大都為開腹手術,但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手術創傷,且不利于其快速康復。因此,需著重研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手術治療方式應用于此。現階段,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腹腔鏡手術逐漸被推廣應用于異位妊娠等諸多婦科疾病的治療中,且收獲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4]。本次研究收集56例異位妊娠患者進行觀察對比,旨在進一步明確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確切效果,報道如下。
納入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本院收治的56例異位妊娠患者進行此次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8例。對照組年齡23-31(26.48±5.25)歲;停經時間5-11(7.27±1.54)周;孕次1-4(2.37±0.56)次。研究組年齡21-33(26.79±6.01)歲;停經時間5-11(7.18±1.73)周;孕次1-4(2.61±0.72)次。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結果顯示出良好均衡性(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排除伴凝血功能障礙、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及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此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許。
對照組予以傳統常規開腹手術治療:先行腰硬聯合麻醉,引導患者以平臥位接受手術治療,選擇其腹部正中位置作一約6cm左右的縱行手術切口,進入腹腔行輸卵管胚胎取出術或輸卵管開窗術。研究組予以腹腔鏡手術治療:先行全身麻醉,繼而引導患者以平臥位或者截石位接受手術治療,于患者臍上緣部位做一穿刺孔為操作孔,應用氣腹針常規構建CO2人工氣腹,由穿刺孔置入腹腔鏡對盆腹腔情況進行檢查,仔細觀察分辨組織粘連情況。然后在腹腔鏡引導下,避開粘連部位將直徑為5mm、10mm的兩個套管置入腹部兩側,先分離粘連組織以充分暴露術野,而后結合患者具體病況實施輸卵管胚胎取出術、輸卵管開窗術、輸卵管切開縫合術、輸卵管切除術、子宮角部妊娠切開取胚、子宮角部楔形切除等針對性治療,術中將25mg甲氨蝶呤注射于患側輸卵管系膜處,同時應用生理鹽水沖洗管腔,治療完畢予以電凝止血。所有患者術后均實施常規抗感染治療,并囑其多加休息及予以相應的營養支持。
(1)詳細記錄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等圍術期指標及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恢復情況;(2)統計兩組術后輸卵管通暢率并比較;(3)分析并發癥情況,主要包括切口感染、皮下氣腫、腸梗阻、腹腔粘連等,分別計算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并比較。
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值比較行t檢驗;輸卵管通暢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百分率(%)的形式呈現,組間比較行卡方(χ2)檢驗。皆由SPSS 22.0統計學軟件開展數據統計,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皆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手術時間較之對照組稍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及術后恢復情況對比(n,±s)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及術后恢復情況對比(n,±s)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肛門排氣時間(h) 住院時間(d)研究組 28 22.34±7.3558.71±12.4311.03±5.24 4.17±1.25對照組 28 45.86±6.6856.55±13.0622.79±4.87 6.48±2.06 t -- 12.531 0.634 8.699 5.073 P -- 0.000 0.529 0.000 0.000
在輸卵管通暢率的比較上,研究組較之對照組顯著更高(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上,研究組較之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輸卵管通暢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較為常見的高危急腹癥之一,發病群體主要集中在育齡期婦女中[5]。相關研究指出[6],該病誘因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癥、腹部手術史、避孕藥服用過量、宮內節育器及結核病等。而在異位妊娠類型中當屬輸卵管異位妊娠最為多發,患者常會因輸卵管破裂而致大出血,進而危及其生命安全。臨床治療異位妊娠多以手術方式為主,開腹手術是以往較為普遍應用的一種手術方式,可取得較好療效,但因其存在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等缺陷而廣受詬病,因此,十分有必要發展更加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替代開腹手術。
腹腔鏡手術屬于先進的微創技術手段,在治療婦科疾病中逐漸顯現出獨特優勢,并以其術中出血量少、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被逐漸推廣應用[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皆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手術時間較之對照組稍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輸卵管通暢率(100.00%)較之對照組(85.71%)顯著更高(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3.57%)較之對照組(21.43%)顯著更低(P<0.05)。這得益于腹腔鏡手術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內實施全部的手術操作,不僅能夠有效維持腹腔內環境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同時對毗鄰臟器不會產生較大干擾,安全性更高。術中人工氣腹的建立可形成一個高壓區,進而阻隔空氣中的塵埃、細菌等接觸腹腔,避免形成感染,可有效避免出現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情況。術中操作通過對電凝、電切技術的應用可發揮良好的止血效果,因此,其術中出血量相對更少。此外,開腹手術因手術切口大易致纖維瘢痕的形成,且因其恢復慢術后易形成輸卵管粘連,進而對患者生育能力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喪失生育能力。而反觀腹腔鏡手術在術中可實現快速診斷并明晰患者病情的目的,有效避免對患者子宮、卵巢、輸卵管等生殖系統及腹腔組織造成二次創傷,更好的保留患者輸卵管功能,減少輸卵管堵塞情況。因此,有助于其生育能力的快速恢復,并降低術后出現各種并發癥的風險,從而優化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效果更佳,并且在輸卵管疏通方面的優勢十分顯著,同時有助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更高,可促進患者術后快速恢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