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玲,朱佳,金小紅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化療科二病區,江蘇 南通)
胃鏡檢查操作簡單、觀察直觀,是臨床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檢查手段之一[1]。在胃鏡檢查的基礎上,對可疑病變部位開展細胞學檢查、病理活性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作為臨床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但檢查過程中胃鏡鏡頭會對患者的咽喉部產生強烈的刺激,導致患者出現咽反射,產生惡心嘔吐等癥狀,影響胃鏡的順利檢查,增加患者痛苦,這種情況老年患者尤為突出[2-4]。通過應用合適的麻醉藥物,確定合適的麻醉程度,無痛胃鏡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緩解咽反射造成的痛苦,幫助患者順利完成胃鏡檢查[5-6]。本研究探討鹽酸氫嗎啡酮聯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無痛胃鏡麻醉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老年患者80例,鹽酸氫嗎啡酮組(H組)和舒芬太尼組(S組)各40例,所有患者年齡≥60歲,胃鏡檢查及麻醉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齡60~75歲,體重60~85kg。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通路,監測生命體征。誘導:H組靜脈注射16μg/kg鹽酸氫嗎啡酮[銳寧(中國)制藥有限公司,BM247],S組靜脈注射0.05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1171112);然后兩組患者均給予0.2mg/kg丙泊酚(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1123)靜脈注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鏡檢查。術中出現體動反應或嗆咳時靜脈追加丙泊酚。胃鏡檢查結束后由麻醉護士進行復蘇管理。
記錄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嗆咳、體動反應、呼吸抑制的發生情況及丙泊酚用量;記錄患者蘇醒時間及蘇醒后頭暈、惡心嘔吐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詳見表1。與S組比較,H組嗆咳、體動反應的發生率降低,丙泊酚用量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呼吸抑制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胃鏡檢查過程中嗆咳、體動、呼吸抑制的發生率及丙泊酚用量
詳見表2。與S組比較,H組患者蘇醒時間減少,蘇醒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降低(P<0.05);兩組患者頭暈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蘇醒時間及蘇醒后頭暈、惡心嘔吐的發生率
老齡化是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消化系統疾病在老年人群中高發,胃鏡檢查在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潰瘍、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等患者中起到重要的診斷及治療作用。由于胃鏡置入對患者的刺激,出現惡心、嘔吐、窒息等不良反應,在老年患者甚至會引起心腦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無痛胃鏡可大大減輕檢查本身所帶來的痛苦,其應用越來越多。
異丙酚具有起效迅速、鎮靜效果確切、停藥后蘇醒快等優點,是目前無痛胃鏡常用的靜脈麻醉藥物[6-9]。然而,異丙酚對循環及呼吸系統抑制作用較強。由于老年患者對麻醉藥物耐受性降低,加上術前禁食水導致的血容量不足,異丙酚用于老年患者靜脈麻醉易產生顯著的循環波動及呼吸抑制,從而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發生。丙泊酚對呼吸、循環系統影響輕微,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靜脈麻醉。與異丙酚相比,在老年患者胃鏡檢查中丙泊酚在提供有效鎮靜的同時,對血流動力學影響更加輕微,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7-10]。研究表明:阿片類藥物復合丙泊酚應用于無痛胃鏡檢查可增強抗傷害效應,減少丙泊酚用量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2]。鹽酸氫嗎啡酮對內臟痛鎮痛效果好,且不易引起呼吸抑制及惡心嘔吐[4],理論上更適合于老年人無痛胃鏡檢查,故本研究選擇鹽酸氫嗎啡酮與丙泊酚作為試驗組麻醉方案,同時以舒芬太尼復合丙泊酚作為對照組,觀察兩組麻醉方案在老年患者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H組患者嗆咳、體動反應發生率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舒芬太尼組,這表明鹽酸氫嗎啡酮的抗傷害效應優于舒芬太尼,這與鹽酸氫嗎啡酮的藥理學特點密切相關:鹽酸氫嗎啡酮可激動κ阿片受體,對內臟痛產生更加確切的鎮痛效果,而胃鏡檢查產生的刺激性疼痛屬于內臟痛。本研究結果還發現:H組患者蘇醒時間減少,蘇醒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①H組患者丙泊酚用量較舒芬太尼組減少;②惡心嘔吐的發生與阿片受體密切相關,而鹽酸氫嗎啡酮與阿片受體的親和力較舒芬太尼低。
總之,鹽酸氫嗎啡酮復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無痛胃鏡檢查,且效果優于舒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