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龍,于林,李雙法,李奎
(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體物質,由116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為12.7KD。PCT由神經內分泌細胞(包括甲狀腺、肺和胰腺組織的C細胞)表達,經酶切分解為(未成熟)降鈣素、羧基端肽和氨基端肽。正常人血液中降鈣素原的濃度很低[1],細菌感染后PCT含量會明顯升高。PCT選擇性地對系統性細菌感染有反應,而對無菌性炎癥和病毒感染無反應或僅有輕度反應。全身性細菌感染時,PCT水平異常增高,增高的程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及預后相關,PCT檢測對全身性細菌感染的輔助鑒別診斷、預后判斷、療效觀察等方面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2],同時,PCT可以作為膿毒血癥的預后監測指標[3-4]。臨床科室對PCT檢測的需求日益增加,為輔助臨床科室對疾病的診療,各實驗室正逐步開展PCT檢測項目,PCT主要的檢測方法有電化學發光法,磁微粒化學發光法等。標本采集后存放溫度及放置時間對檢驗結果可能會有一定的干擾,本研究就血清中PCT水平隨存放溫度及放置時間的變化規律做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擇在重癥監護病房入院的10名手術后患者的血清來考核PCT的穩定性。納入標準:(1)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2)年齡介于18歲-95歲之間;(3)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4)依從性好,配合本次研究;(5)膽紅素≤30mg/dL,甘油三酯≤3000mg/dL,血紅蛋白≤100mg/dL;排除標準:(1)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2)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者。
1.2.1 主要儀器與試劑
全自動化學發光檢測儀A2000 PLUS由安圖生物公司提供;離心機由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提供;2℃-8℃和-20℃冰箱由浙江星星電器工業公司提供;PCT測定試劑盒及配套校準品、質控品均由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2 樣本采集及檢測
各組均在清晨空腹時采集4mL靜脈血(普通采血管),然后離心(4000 rpm/min,25min)處理,分離血清立即經化學發光PCT試劑進行檢測,此次測定值即為及時檢測結果;檢測完成后,將血清分裝,分別放置于室溫、2-8℃和-20℃環境中,并檢測室溫和2-8℃溫度條件下放置4h、8h、24h、2d、3d、5d、7d、14d、21d、28d的PCT結果以及-20℃保存4周、8周的PCT結果。每個標本均重復檢測3次,取均值作為最終檢測結果。
1.2.3 結果統計
比較不同放置時間PCT檢測結果與即時檢測結果之間的差異,觀察其變化趨勢。
血清PCT水平在不同時間和條件下的體外穩定性結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PCT的濃度范圍在0.01-2.98ng/mL。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無論在何種保存條件下,PCT水平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均有降低的趨勢。當血液離體后及時離心處理,在室溫條件下放置時,PCT水平在24h內隨時間延長而降低的趨勢最為顯著,在8h時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偏倚在10%以內,在48h時有80%的樣本檢測結果偏倚超出10%(表1);在2-8℃條件下放置時,在24h時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偏倚在10%以內,在3d時有70%的樣本檢測結果偏倚超出10%(表2);在-20℃條件下放置8周,所有樣本的檢測結果偏倚均在10%以內(表3)。故離體之后分離出來的血清樣本,在檢測PCT濃度時,室溫條件下保存時最好在8h內進行檢測,2-8℃保存的樣本最好在24h內進行檢測。

表1 室溫保存條件下受試者PCT檢測結果與即時檢測結果的比值

表2 2-8℃保存條件下受試者PCT檢測結果與即時檢測結果的比值

表3 -20℃保存條件下受試者PCT檢測結果與即時檢測結果的比值
本研究表明,在進行PCT項目檢測時,應在抽取血液標本后盡快進行離心分離血清,并完成血清PCT項目的檢測,如若不能及時進行檢測,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標本室溫條件下保存不宜超過8h,2-8℃下不宜超過24h;隨著保存時間延長,PCT檢測結果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