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勤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八醫院,江西 鷹潭)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常見、多發疾病,因其反復發作,給患者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極大影響。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但由于該病病程較長,不少患者因長期用藥而導致負性情緒,致使遵醫行為欠佳。因此患者治療期間需輔以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以加強疾病管控。延續性護理是指從醫院到家庭的延續,旨在為患者提供持續的護理服務,促進康復,提升生活質量[1]。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以微信為平臺為患者提供延續護理服務,具有方便性、快捷性、全面性等優點,對于家庭治療、護理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2-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4例。觀察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27-63歲,平均年齡(45.43±5.1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4±0.45)年。對照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5.49±5.1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6±0.47)年。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能夠配合微信隨訪干預。(2)排除標準:存在神經功能障礙或認知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腦出血、血液系統疾病者;伴有嚴重胃潰瘍或胃功能異常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日常監測身體各項指標,指導患者按時用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等,常規出院10d進行1次電話隨訪,每月進行1次家訪。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1)成立小組,建立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成立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的延續性護理小組,負責解答患者提問等護理工作。向患者介紹微信群與微信公眾號使用目的、意義、方法。(2)微信延續護理。①知識宣教:通過微信公眾號發送慢性胃炎的基本知識、最新治療信息等專業知識,強調遵醫行為與預防疾病復發的重要性,1條/周。提醒患者定期將病情與用藥情況發送到群內,方便后期隨訪評估。完善微信公眾號的自定義菜單,可設置關鍵字回復,使患者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查詢內容;②心理護理:每月進行2次微信群視頻,公開討論病情活動,鼓勵患者進行交流,分享彼此心得與體會;公眾號發放健康知識問卷或心理評估問卷,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針對存在心理障礙的患者,采取個性化心理疏導等方式,改善心理狀態;③飲食與運動護理:結合患者飲食習慣,通過微信推送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譜,同時囑其禁食生冷、辛辣、油膩、刺激的食物,禁煙戒酒。每周通過微信平臺提醒患者按時休息,合理安排睡眠時間,并鼓勵患者積極進行打太極、散步等運動,促進食物消化;④家庭護理:每周在微信平臺上發布提醒,指導患者家屬掌握相關家庭護理措施,督促患者按時用藥,并協助其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告知家屬家庭支持的重要性,使其給予患者充分的社會支持;⑤隨訪:每周進行1次微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接納患者對微信平臺隨訪的意見與建議,以便后期護理的改進。兩組均隨訪干預6個月。
(1)遵醫行為:采用我院自制的遵醫依從性調查問卷,從按時服藥、規律飲食、戒煙戒酒、情緒管理4個方面進行評價,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853,重測效度為0.861,各方面滿分均為100分,≥60分為依從,反之為不依從。(2)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量表(short form36 questionnai,SF-36)從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4個方面評價患者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生活質量,滿分為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3)復發情況:對比兩組干預6個月后慢性胃炎復發情況。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后按時服藥、規律飲食、戒煙戒酒及情緒管理遵醫行為依從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遵醫行為對比n(%)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s,分)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 t P對照組(n=44) 54.73±9.59 72.78±10.65 5.307 0.000觀察組(n=44) 54.92±9.71 84.38±10.57 9.145 0.000 t 0.092 3.350 - -P 0.927 0.002 - -
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存在3例復發,復發率為6.82%(3/44);對照組存在11例復發,復發率為25.00%(11/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36,P=0.020)。
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長、易復發和徹底治愈難度大等特點,如不能得到長期有效的控制,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在出院后仍應遵醫囑按時服藥,并注意調整生活習慣,促進恢復。常規護理多采用電話隨訪的方式完成患者的隨訪護理,但其存在隨訪率低、拒訪、溝通存在一定障礙等局限性,導致患者遵醫行為依從性下降,不利于促進疾病早期康復[5-6]。
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進行溝通,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微信平臺具有傳送文字或進行視頻交流等功能,能夠彌補常規護理互動少、護理信息單一等缺點[7]。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按時服藥、規律飲食、戒煙戒酒等遵醫行為依從率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能夠改善慢性胃炎患者遵醫行為,利于減少疾病復發,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采用微信平臺進行遠程的護患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護理需求及康復情況,便于護理人員為其建立個性化的病情檔案與隨訪方案,滿足患者護理需求[8]。通過微信平臺定期向患者發送胃炎相關知識,提醒患者遵醫囑用藥,能夠不斷提高其疾病認知水平,充分調動患者的治療、康復積極性,加強疾病管理,預防疾病復發,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利用微信平臺推送飲食、運動、生活等健康指導,使患者充分認知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自覺規避不良生活習慣,促使其積極參與至疾病的自我管理中,提高遵醫行為,有利于減少疾病反復發作。此外,護理人員可通過微信平臺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鼓勵患者間利用微信進行交流,減輕部分患者因長期治療引發的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重建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促進疾病康復,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應用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能夠提升其遵醫行為,改善生活質量,降低疾病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