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昀
魔都唯一一家露臺火鍋——CHAO 橋鍋。
“我想做個好人。”“對不起,我是警察。”看過港片《無間道》,除了記住電影最后梁朝偉與劉德華兩位影帝聯袂貢獻的經典對白,也同樣難忘那片反復出現的屋頂。片中所有正義與邪惡,善良與丑陋,都在屋頂上一覽無余。
諸如此類,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作品都會提到屋頂。在俯瞰城市一隅的同時,屋頂往往也成為許多意想不到的故事發生地。車水馬龍的現代城市之上,廣袤無際的藍天之下,中間地帶的屋頂讓人們有了無限想象的空間。
現實中,屋頂也受到了越來越多青睞。人們發現,樓宇屋頂上,也許就蘊藏著巨大商機。在城市里,近年來很多酒店或購物中心業已利用屋頂來做文章——停車場,餐廳、酒吧、會所,甚至停機坪。這些探索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豐富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屋頂,就這樣在現實中創造出價值不菲的經濟效益。
常常被人們稱作“魔都”的上海,在這新經濟潮流面前自然不甘落后。2015年開業的上海靜安大悅城,擁有國內首座屋頂懸臂式摩天輪。靜安大悅城的屋頂摩天輪,就此開啟了上海屋頂經濟的高光時刻。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宇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指出:“雖然屋頂經濟在上海大概什么時候興起,沒有明確時間。但靜安大悅城算是上海第一家在規劃建設時業已考慮到屋頂商業開發使用的商場。”五年來,上海屋頂上衍生出各種功能定位,形成了魔都別具一格的屋頂生意經。
屋頂經濟和其他新經濟形態一樣,其發展離不開近年來上海市政府在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上的努力。
提到在現代樓宇的屋頂做生意,很多人最先聯想到五星級豪華酒店的屋頂餐廳和酒吧。誠然,這是屋頂經濟早期的典型存在。而如今,以上海為例,其已經發展出更豐富的形態。除了喝酒、吃飯,現在你還能在上海的屋頂看到人們辦婚禮、聽音樂。
對于在屋頂為客人辦婚禮,娜娜告訴《新民周刊》記者,這件事不是什么計劃已久的商機,而來源于幾年前的機緣巧合,又“偶然中帶有必然”。
2020年5月2日這一天,上海風和日麗。昌化路665號“娜娜的大房子”屋頂,迎來了一對在此舉辦婚禮的新人。這二位來自遙遠的國度南非,而他們邀請來的朋友,也來自五湖四海,膚色各異。既有彈著吉他唱著歌的歐洲白人,也有這對南非夫婦在上海認識的本地朋友。
贊歌唱罷,儀式禮畢,那種非洲人與生俱來的唱跳藝術天分開始在這二人身上顯現。兩人手挽手,邊唱邊跳,在眾人的祝福下完成了這場別開生面的屋頂婚禮。作為“大房子”的創始人,過去兩年,娜娜在這片屋頂見證了不少婚禮。
從一家蘇州河沿岸算不上起眼的餐廳,到一幢可以舉辦各種活動,甚至在屋頂能辦中小型婚禮的“大房子”,娜娜用了將近7年時間。如果把她和朋友們一起運營的“大房子”看作一棵屬于她們的大樹,那么屋頂舉辦的繽紛多彩的活動,就是這棵樹上最耀眼的果實。
2014年,娜娜在蘇州河沿岸開了一家餐廳,名叫“娜娜的廚房”。但是,這家“餐廳”并不如傳統意義上那般正經:沒有專業廚師,不怎么靠賣飯賺錢,所有食物由娜娜一人負責。因此,娜娜將這里視作自己和朋友的“廚房”。經過幾年經營,“廚房”場地的功能變得多樣化。用餐之余,人們在此舉辦各式各樣的主題活動。這些活動中,有人開自己的畫展,有人辦音樂會。當然,還有人舉行婚禮。
2018年“廚房”門面到期后,娜娜便搬來了距離“廚房”兩條馬路的“大房子”。談到為何給這里取名“大房子”,娜娜表示,她希望所有美好的事情都能在此發生。“和廚房一樣,這也是一個非常包容和開放的空間,能接納各種人,舉辦各種活動。客人們一同決定,將這里命名為‘大房子”。
受到之前經歷的啟發,娜娜與合伙人決定延續“廚房”的理念,將屋頂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她告訴《新民周刊》記者,自2018年搬到這里至今,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人在此預約舉辦婚禮。在她看來,如今這片屋頂之所以能創造越來越多的價值,在于它準確地找到了現代人的某些需求,解決了很多人的現實難題。
“一方面,很多新上海人想要在上海辦婚禮,但實際上他們在上海,往往沒有那么多親朋好友到酒店辦一場傳統婚宴。而我們這片屋頂,可以容納二三十人,又能夠提供新人所需要的定制服務。另一方面,屋頂本身就是一個帶有理想主義的地方。比起那種婚宴大廳,現在的年輕人自然更樂意在這里辦婚禮。”娜娜對本刊記者說道。
靜安大悅城的屋頂摩天輪,就此開啟了上海屋頂經濟的高光時刻。
娜娜“大房子”屋頂上的演唱會。
當初的“廚房”,進一步演變成如今能夠舉行各類活動的空間。而屋頂的功能,同樣在不斷豐富。除了辦婚禮,現在這里還常有人來舉辦音樂會、小型演唱會。娜娜將這里舉辦的演唱會取名為“喜歡自己的一天”,希望能以此給人們一個說出自己的熱愛的機會,讓更多有著相同愛好的人們在這里相遇。
當然,屋頂經濟不僅場面要熱鬧,最終目的仍繞不開盈利。從娜娜的“大房子”來看,這一切在經濟收益上的進步同樣顯而易見。根據娜娜介紹,現在“大房子”的收入來源中,提供場地舉辦活動占據主導。而在各種活動中,屋頂婚禮也是最主要、最常規的業務。通常來說,在這里舉辦一場婚禮要花費上萬元。至于演唱會之類的活動,“大房子”也從中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而經歷過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娜娜也表示,未來從長遠出發,計劃推出會員制。換言之,只要成為這里的會員,所有在屋頂舉辦的活動,便能免費參與。
在“大房子”屋頂分享熱愛之余,人們見到了屋頂經濟更多的可能性。
在全國已開業的購物中心中,僅僅1%的購物中心利用屋頂空間進行商業經營,19%的購物中心屋頂被用作停車場和屋頂綠化及太陽能發電,80%的購物中心屋頂面積處于閑置狀態。
從“大房子”的故事不難看出,這里的屋頂經濟發展逐步走上正軌,與其長期積攢的年輕消費者與家庭消費人群密不可分。娜娜告訴《新民周刊》,現在很多來消費的老客人,早在幾年前已經相互熟悉。老客人成家有了小孩,便帶著孩子一道來到這里。
這一點也得到了黃宇的肯定。在她看來,上海現階段發展屋頂經濟的基礎,主要圍繞三方面。“一是有需求,大量的年輕消費者和家庭消費人群,是屋頂經濟的消費主力人群;二是有載體空間,上海目前大中型購物中心較多,屋頂有成片的大面積室外場地可以利用,適合引入一定規模的大塊商業;三是屋頂業態日益豐富,除了屋頂農場、空中花園以外,還有書店、博物館、兒童樂園,現在甚至也有不少開始嘗試夜間經濟發展。”黃宇對《新民周刊》記者說道。
目前來看,上海的屋頂經濟按照經營主體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像娜娜的“大房子”這般獨立運營,而更多的是依托各大商場和購物中心而存在。這并不難理解,人流量和載體空間是屋頂經濟存在的基礎,而這二者都是購物中心具備的要素。根據艾媒數據中心,2019年上海的典型城市購物中心數量居全國首位,為144個。可以說,在屋頂做生意的商家期待的是購物中心首先能夠吸引消費者,從而才可能會有更多人流量去往屋頂。
黃宇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也指出,屋頂經濟如果發展良好,能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瀑布效應”。典型案例便是上海的靜安大悅城與其屋頂摩天輪。自2015年正式營業,摩天輪便成為這座商場最與眾不同的賣點。這一點看,屋頂經濟與購物中心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上海已有的眾多購物中心,在屋頂發揮的空間無疑是巨大的。此前由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購物中心屋頂商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全國已開業的購物中心中,僅僅1%的購物中心利用屋頂空間進行商業經營,19%的購物中心屋頂被用作停車場和屋頂綠化及太陽能發電,80%的購物中心屋頂面積處于閑置狀態,總的閑置的空間超過3000萬平方米,相當于4000個國際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此外,在黃宇看來,屋頂經濟和其他新經濟形態一樣,其發展離不開近年來上海市政府在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上的努力。“以現在常見的商場屋頂為例,商場的運營主體由原來的外包逐步引導到商場自營,給予了商場更多在屋頂發揮的空間。”
80%的購物中心屋頂面積仍處于閑置,意味著屋頂經濟在未來仍大有可為。同時,屋頂經濟也有著特殊性。根據《報告》,以屋頂經濟中最常見的餐飲場所為例,咖啡甜品、西餐日料、酒吧、西式婚宴等輕餐比重高達76%。一方面,重餐需要鋪設排油煙設施,而大面積鋪設不僅帶來巨大成本,也不利于未來店鋪業態調整;另一方面,輕餐租金通常高于重餐,約為后者的兩倍,更利于提高整體租金收益。
另外,安全因素相較于傳統的室內經濟,也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今年8月初,臺風“黑格比”令上海市民記憶猶新。每年夏天,上海難免受到臺風影響。這種天氣帶來的不可控因素,是屋頂經濟無法回避的問題。
對此,《報告》也指出,隨著國內城市地價高企、寸土寸金,購物中心對屋頂商業的利用率更高,未來屋頂商業正呈現兩大發展趨勢。第一,未來屋頂商業將呈現主題化發展趨勢。目前,全國已有及在建的擁有屋頂商業的購物中心中,形成復合消費及主題特色的屋頂商業項目超過20家。其中,社區購物中心偏好采用親子歡樂、運動健康主題,以迎合其家庭消費的定位;而大悅城、萬象城則獨樹一幟,并形成屋頂主題產品線,這樣既利于快速復制節省成本,又形成具有標志性的獨特風格。第二,屋頂商業品牌商正走向產業化發展。屋頂餐飲、兒童樂園、花卉廣場等屋頂商業主力店已開始產業化發展,應運而生多個專業屋頂商業品牌商,提供設計建造運營全產業鏈服務。
無論是產業化還是主題化,其本質都是追求自身的獨特性。在屋頂這個給人各種想象空間的地帶,生意經也格外講究差異化。從大型購物中心,到相對小眾的獨立運營方,商家不斷解鎖的各類屋頂新玩法,不僅可以激發消費潛力、拉動經濟增長,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加多元的消費場景,推動了一種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
上海外灘英迪格酒店30樓的CHAR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