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敏
【摘 要】做好理論宣傳工作是各級黨報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以日照日報《論苑》專版為例,論述了地方黨報如何從內容選擇、欄目設置和版面編排等方面改革創新,使黨報理論宣傳更富有成效。
【關鍵詞】貼近性 ? 可讀性 ? 版面設計
理論宣傳是黨報宣傳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黨報理論宣傳,對于做好新時期黨報輿論引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日照日報積極改革創新,通過做強做優《論苑》理論專版,使黨報理論宣傳更富有成效。
一、內容選擇在深度和貼近性上下功夫
所謂理論文章,是為了研究某個理論問題、論述某個道理而寫的文章。理論文章是直接為政治服務的,目的是為了探討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社會問題,為讀者解難釋疑。
近年來,地市黨報理論人才普遍短缺,好多地市黨報甚至因此取消了理論版面。日照日報《論苑》版也曾出現稿源不足的現象。為此,該報時刻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求是》雜志等最新理論動態,及時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選取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論文章進行刊發,滿足了《論苑》的出版需要。
黨報的理論宣傳,不是為了理論而理論,為了宣傳而宣傳,而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為中心工作服務。因此,理論版宣傳的重點、確定的選題和編發的稿件一定要注意與本地的實際相結合,圍繞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就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群眾切實關心的實際問題展開論述,如此才有意義。
《論苑》圍繞日照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進行選題,結合當前的最新理論動態,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并認真思考提出對策和建議,本著在精不在多的原則,每年組織撰寫兩到三篇署名“本報理論部”的大型理論文章。黨的十九大召開后,該報認真調研,結合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組織撰寫了《讓改革成為日照發展的主旋律和最強音》《推進精準扶貧、決勝脫貧攻堅的日照路徑》《培育新時代日照經濟發展新動能》等3篇大型理論文章;2018年撰寫了《奮力寫好日照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日照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理論文章,這些文章吸取了最新的理論成果,并與日照實際緊密結合,對日照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現實的借鑒意義,在市內一直有著比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地市黨報理論宣傳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學會整合社會資源,為自己尋求“有效替補”。《論苑》充分利用日照市委黨校、曲阜師范大學等高校理論工作者的力量,有目的地向他們約稿,例如,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組織出版了兩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專版,并開設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欄,邀請這些專家對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解讀,打造了理論宣傳的亮點,形成了宣傳強勢。
《論苑》編輯部還加強與市社科聯合作,聯合在《論苑》開辦了“社科大講堂”欄目,確立一批社會科學重點選題,在《論苑》版上摘要刊發,這些文章更為符合日照實際,在為本地黨政領導提供決策理論依據的同時,也打造了社會科學與公眾溝通的新平臺,受到讀者歡迎。
二、欄目設置在可讀性上下功夫
馬克思曾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但是理論稿件由于政治性、理論性和邏輯性強,老百姓普遍不愛看,也很難看得懂,最終出現理論宣傳曲高和寡、讓人“望而生畏”的局面。因此,要想讓理論說服人,就要學會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語言說道理、講故事,從而引起受眾的共鳴,增強吸引力和說服力。
為此,《論苑》版開設了“思想短笛”欄目,用于刊發類似思想評論的短論,可以是發表讀后感,可以是闡述一種新的思想觀念推動思想解放,還可以是因為某一事件引發的感慨和心得。在寫作上也盡量生動活潑、虛實結合、由事入理,使人讀后有所啟迪。
《論苑》還堅持“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積極與讀者進行互動,開設了“理論問答”欄目,選擇群眾提出的有代表性的問題,由編輯部邀請日照市委黨校或者曲阜師范大學日照校區相關專業的教授進行回答,既滿足了群眾的需求,也調動了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減輕了理論編輯部的壓力。
理論稿件由于有邏輯性和理論性,所以篇幅往往比較長,導致《論苑》版信息量小。為了兼顧深度和廣度,《論苑》開設了“新觀點”欄目,對一些稿件進行導讀化處理,每篇新觀點控制在500字左右,每期可刊發3到4篇,這雖然對編輯工作是個挑戰,但能有效滿足群眾的理論信息需求。
三、版面設計在美觀透氣上下功夫
地市黨報的理論宣傳,除了內容要選準、選好之外,表現形式也非常重要。實踐證明,理論版是否有一張“漂亮的臉蛋”,會直接影響傳播效果。當前,一些地市黨報理論版讀者寥寥無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內容過于“高冷”,另一方面則是理論稿件拖沓冗長,版面單調、沉悶,使人難以產生閱讀的欲望。
心理學研究表明,連續閱讀1500字左右必然會出現閱讀疲勞。因此,《論苑》努力將大部分稿件控制在“疲勞”出現的范圍以內,對于重大的課題研究成果,稿件篇幅確實需要很長的,也會精心制作小標題,并通過內容摘要、閱讀提示等對“大塊頭”的文章進行“切割”,使每一部分都一目了然。
通過適度留白使版面“透氣”。美國一位報人對報紙上的留白有過十分形象的比喻,他說:“讀者在密密麻麻的版面上看到空白,有如一個疲倦的摩托車手穿過深長的山洞后瞥見光明。”基于理論版面稿件的特殊性,編輯在標題制作上通過標題行數增多、字號縮小的方式,增加題目的留白,并變換使用標宋、隸書等字體,讓整體版面更醒目;在對正文分欄的時候,欄距也比其他要聞版面間隔大,并且通過添加不同的欄目刊頭和簡潔的分割線,使整個版面顯得更加美觀、醒目、透氣。
(作者單位:日照日報社)
【參考文獻】
[1]顧朝陽.著實強化理論宣傳 提升理論引導能力[J].學習月刊,2016年08期.
[2]陳培永.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J].求是,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