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炳鋒,林昭燕
(1.汕頭市金平區中醫院,廣東 汕頭 515000; 2.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廣東 汕頭 515000)
中藥導入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中的治療方式過于單一,隨著相關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與傳統中藥熱敷以及磁療相結合的方式可提升其治療效果,充分體現出中醫特色治療的優勢[1]。為了進一步分析最佳的治療方式,選擇2017年6月—2019年6月汕頭市金平區中醫院接受治療的6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采用中頻電、熱、磁等物理因子在中藥導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效果[2]。
選擇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汕頭市金平區中醫院治療的6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系統抽樣法分組,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21~83歲,平均年齡(57.69±3.52)歲。患病時間1個月~30年,平均患病時間(7.3±1.2)年。觀察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20~84歲,平均年齡(56.42±3.37)歲。患病時間2個月~30年,平均患病時間(7.6±1.5)年。患者無開放性傷口,未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無心臟系統功能異常,未安裝心臟起搏器,無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能夠配合完成各項治療。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使用中頻治療儀治療,研究組使用中醫多功能治療儀治療。使用防風、透骨草、秦艽以及紅花等中藥材制作“透敷酊”,將所有藥物放在75%的酒精中浸泡,之后使用滲漉法進行提純,藥敏試驗無異常后,將一次性治療巾在藥物中浸濕后置于儀器治療板上,預熱3~5 min之后開始治療。治療前要充分暴露治療部位,將小板放置在患者疼痛位置,用大板將小板覆蓋,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耐受性調整各項儀器指標,磁場強度控制在1 800~2 500 GS,溫度控制在38~42℃,每個部位的治療時間為30 min,每天治療一次,連續治療10 d。治療時護理人員要叮囑其不可自行挪動治療板。患處存在開放性損傷者,不能采用此方式。
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疼痛改善情況以及JOA功能評分:①分組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3]。治療后腰椎間盤部位疼痛、麻木以及腫脹癥狀完全消失,腰椎活動恢復至正常水平為臨床痊愈。治療后腰椎間盤部位疼痛、麻木以及腫脹癥狀基本消失,腰椎活動基本恢復正常為治療顯效。治療后腰椎間盤部位疼痛、麻木以及腫脹癥狀有所緩解,腰椎活動功能有所改善為治療有效。治療后腰椎間盤部位疼痛、麻木以及腫脹癥未見緩解,腰椎活動與治療前相比未見緩解甚至加重為治療無效。②VAS疼痛評分[4]:采用VAS評分對患者腰椎間盤疼痛程度進行評價。③JOA評分[5]: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JOA)分數對患者腰椎間盤功能進行評分。評分對比時間分別為治療前、治療后7 d、3個月。

通過治療痊愈及好轉率對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例
治療前NAS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NAS評分,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分組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pain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治療前JOA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JOA評分,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JOA評分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JOA score before and after
腰間盤突出癥的發病原因為氣滯血淤、風寒濕熱、逐邪侵襲以及經絡阻滯等,隨著患者患病時間的不斷延長,局部無氧代謝的速度會有所增加,相應的組織胺、乳酸等炎性物質的積存量也會不斷加大,患者的酸痛程度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強。隨著患者疼痛程度的不斷增加,活動能力也會有所降低。要及時選擇相適合的方式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6-7]。就相關臨床癥狀以及治療要求來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的主要目的為鎮痙止痛,緩解局部疼痛位置。中頻電、熱、磁等物理因子在中藥導入治療時通過中頻電療提升治療藥量的投入性,充分發揮中頻電流以及藥物離子的作用,通過提升神經系統的作用,加快局部血液循環速度,緩解患者的缺氧狀態,降低患者組織神經纖維間的水腫程度,達到緩解疼痛的治療效果[8]。中醫多功能治療儀在治療中的應用通過靜磁法加強磁場縱向穿透深度,提升對局部組織的陣痛和消炎效果[9-10]。
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痊愈及好轉率比對照組高,研究組患者治療后VA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的JO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中頻電、熱、磁等物理因子在中藥導入治療中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患者痛苦,促進其腰椎間盤功能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