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都有這種時候,明知道想了也沒用,可大腦就是控制不住地想。究竟是為什么呢?為什么越是焦慮,越會止不住地思考?這種思考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
焦慮時為什么會過度思考
我們可能都有這種時候,明知道想了也沒用,可大腦就是控制不住地想。究竟是為什么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我們面對一些不確定的結果時,可能就會產生一些無法控制的消極思想。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高考成績出來之前,或者準備和你喜歡的人表白的時候,總會覺得擔憂,一直在想結果會怎樣。
因為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追求一種確定感,而在面對無法確定的情況時,往往就會感到恐懼。
其實,過度思考甚至是消極的過度思考是一種回避恐懼的方式,來避免我們直面焦慮的核心。畢竟,沒人愿意直接面對焦慮等負面情緒帶來的感受,而過度思考能將我們從對負面情緒感受的關注上,轉移到思考當中。
而且,過度思考也不見得是壞事。在面臨一些人生關鍵時刻或者重大挑戰時,我們往往希望自己有能力去面對與解決。而過度思考能讓自己感覺對問題的理解、洞察更深刻,更有把握解決。
長時間過度思考會怎樣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抽取了70 名大學生參與過度思考的研究。參與者首先填寫了過度思考量表與情緒量表,并調查了參與者校內或校外住宿情況,接下來讓參與者提出改善住宿條件的計劃,同時評估了參與者對計劃執行的信心及制訂計劃的時間。
結果,過度思考的參與者負面情緒更嚴重,對計劃執行的信心更低,制訂計劃的時間更長。
更嚴重的是,由于過度思考降低了一個人的信心和滿意度,往往會花費更長時間制訂計劃,阻礙了計劃的順利執行,反過來加劇了過度思考,形成惡性循環。
如何減少過度思考
如果因焦慮陷入過度思考,我們可以怎么辦呢?心理治療師給出了一些有效建議。
接納過度思考,并分散注意力? 每個人都難免會有焦慮,陷入過度思考的時候,這是大腦正常的運行機制,千萬不要強逼自己停止思考。因為越想避免思想進入大腦,思想就越可能不斷出現。
相比于強制自己不思考,更有效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力,做些其他事情。
給自己焦慮與擔憂的時間 比否認與逃避更有效的方式,是接納和表達。首先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接受自己的焦慮與擔憂??梢愿嬖V自己 “我承認自己有些緊張焦慮,擔憂可能出現某些問題,我接受這樣的情緒”。
接下來可以每天給自己留20分鐘,去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與擔憂的狀況。你可以一個人到房間里,將擔憂說出來。
寫下擔憂問題的解決方案 給自己留些專門思考的時間,將面臨問題與挑戰的解決方案寫下來。當擔心的問題有了具體的解決方案時,可能就會降低你的擔憂,減緩過度思考的發生。
(《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