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鈺 吳冰蓉
摘 要:本文采用卡特爾16種人格特征調查問卷,對江陽城建職業學院2018級學生的人格特征進行測評和分析,結果顯示:2018級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但部分人格特征在性別和專業上存在顯著差異。建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一定的輔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人格發展
一、引言
人格(personality)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一個人的才智、情緒、愿望、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有機整合,它賦予了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模式,這種知、情、意、行的復雜組織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包含著一個受過去影響以及對現在和將來的建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國家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也更加注重個體的心理健康素質。江陽城建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城建學院”)是2018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該學院招收的學生以“00后”為主,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多樣的,學院竭力全方位培養人才。為促進學生人格以及心理健康發展,對學生人格特質的分析及探討勢在必行。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城建學院2018級的高職學生為研究樣本,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從城建學院鐵道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筑經濟管理等專業抽取400名學生作為被試,有效被試為362名,有效率為90.5%,其中,男生占比64.92%,女生占比35.08%;鐵道工程技術專業占比35.35%,非鐵道工程技術專業占比64.64%。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過整群抽樣的方法,采用“卡特爾16種人格特征調查問卷”(以下簡稱“16PF”),對城建學院2018級的學生進行測評。16PF是卡特爾教授編制的用于人格測驗的一種問卷,其信度和效度較高,中文版的16PF共有187道題目,反映了16個人格特征(樂群性A、聰慧性B、穩定性C、持強性E、興奮性F、有恒性G、敢為性H、敏感性I、懷疑性L、幻想性M、事故性N、憂慮性O、實驗性Q1、獨立性Q2、自律性Q3、緊張性Q4)和8種次級人格因素(適應與焦慮性X1、內向與外向性X2、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X3、怯懦與果斷性X4、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Y1、專業有成就的人格因素Y2、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Y3、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Y4),能比較完整地反映出某個人的人格特征。所得數據通過SPSS進行處理以及分析比較。
三、研究結果及討論
(一)與常模進行比較
城建學院學生與全國大學生常模16PF得分比較如表1所示,從表1中可以看出,城建學院2018級的學生在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持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事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這十六個特征方面與全國大學生常模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城建學院2018級的學生在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持強性、興奮性、敢為性、敏感性、懷疑性、幻想性、事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上顯著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在有恒性上顯著高于全國大學生常模,該結果表明城建學院的學生做事比較盡職盡責,有較強的責任感。出現這些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選用的研究對象大多數為“00后”,而常模所選用的對象大多為“90后”,這兩者之間的培養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16PF得分比較
表2是不同性別大學生的16PF得分比較,由表2可知,在性別上,城建學院2018級高職學生在樂群性、有恒性、自律性這幾個人格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女生的樂群性顯著高于男性,這說明城建學院2018級的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與他人相處,也更愿意參與集體活動,該結果與社會現象一致,社會現象中,女性比男性容易與他人相處,女性也更愿意參與到群體中。其次,男生的有恒性顯著高于女生,這表明城建學院2018級的男生比女生更加有原則,行為處事更加理性和負責任,該結果與我國社會現狀相符合。此外,從數據中可以得出,城建學院2018級男生的自律性比女生要高,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對事情的處理有一定的規劃,比女生的自制力要強一點,這與已有的研究一致。
(三)不同專業大學生16PF得分比較
不同專業大學生16PF得分比較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鐵道專業與非鐵道專業學生在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持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敏感性、幻想性、事故性、憂慮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這些特征上沒有明顯差異,在懷疑性這個特征上存在顯著差異,鐵道專業學生的懷疑性顯著高于非鐵道專業的學生。從專業性質來分析,鐵道專業的學生以理科生為主,理科生與文科生相比,相對比較坦率真誠,但又喜歡探究他人的動機。
(四)城建學院2018級學生次級人格因素分析
大學生次級人格因素構成情況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在低分段(1-3分),城建學院學生在適應與焦慮性(X1)、內向與外向性(X2)、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X3)、怯懦與果斷性(X4)上得分低于常模(15.9%);在平均分(4-7分)上,城建學院學生比例在適應與焦慮性(X1)、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X3)、怯懦與果斷性(X4)上高于常模(68.2%);在高分段(8-10分),學生在適應與焦慮性(X1)、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X3)、怯懦與果斷性(X4)上低于常模(1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說明,城建學院學生能較好地適應社會,更快地調節自己的焦慮情緒;在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怯懦與果斷性這個次級因子上高分段低于常模,大多數處于中間分數段,這表明城建學院2018級的學生相對比較機警,有進取精神,能獨立完成事情。
心理健康因素(Y1)。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是一切職業成功的基石。心理健康狀況差者,其學習和工作效率也會低于同齡人。將原始分數換算后,心理健康因素(Y1)標準分介于4至40分之間,均值為22分。卡特爾定義,心理不健康的臨界數值為12分,即得分低于12分,則表示情緒不穩定狀況較為顯著。在普通人群中,得分低于12分的比例約為10%;在本研究中,得分低于12的占比約為49.17%,其比例顯著高于常模10%(χ2=8.46,P<0.01);均值10.912,遠低于常模22分。該結果表明,城建學院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是很良好,通過對學生家庭情況的了解以及從前期所接待的心理咨詢情況來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和家庭因素有很大的關系,城建學院的學生有一部分來自于單親家庭和貧困家庭,這使得他們在心理健康方面缺乏一定的引導。
專業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指人格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對將來的專業成就具有的影響,但并不代表將來專業成就所達到的水平。研究表明,67分以上者成功的機會更大。在本研究中,專業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得分高于67分的占比約為2.76%。
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Y3),得分高于7分者,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城建學院學生創造力強者的得分高于7分的占比約為8.84%。
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Y4)。卡特爾定義,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的人格因素較弱的臨界值為17分,即得分低于17者,從事專業或訓練成功的可能性較小。在本研究中,得分低于17的占比約為24.86%,其比例顯著高于常模10%,均值約為18.823,遠低于常模22。該結果表明,城建學院的學生在新環境適應方面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這說明該校學生的適應能力整體有待提升,但該結果對個體的人格解釋僅供參考。
四、建議
(一)加強心理引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熱門話題,對心理健康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利于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對高校來說,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引導。首先,學校的心理健康老師及輔導員應加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有助于緩解學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其次,學校應注重營造健康的心理環境,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良好的環境引導學生維護心理健康;最后,重視心理咨詢工作,心理健康老師應對前來咨詢的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是多樣的,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環境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以及人格的健全。首先,學校應建立良好的校風,因為良好的校風能對學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其次,學校應注重文化建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人格差異
總的來說,人格沒有好壞之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注重學生的人格差異,將學生的人格發展與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不能一味追求外向、果敢等人格特征,內向、怯懦等人格特征也有存在的價值,應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去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并給予一定的心理輔導。
參考文獻:
[1]戴忠恒,祝蓓里.Cattell-16PF修訂卡氏十六種人格因素量表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1988.
[2]黃希庭.心理學導論(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廖湘蓉,龍曉東.卡特爾16PF與SCL-90量表在大學生心理測量中的對比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5):328-330.
[4]董玉峰,邱碩.90后高職學生16PF人格調查分析與對策:以河北某理科高職院校為例[J].金融經濟,2015(3):164-166.
[5]張厚粲,徐建平.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四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