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溜索過河。
崎嶇山路上,四輛摩托車困難地蹦跳在懸崖峭壁和亂石之間。最前面的摩托車手是鄉衛生院院長更求達吉,他三十來歲,留著一頭卷發。更求達吉擰緊油門,大喊著告訴坐在后面的那位肩挎藥箱的漢族女子說:“東方曼巴,我的身子會來回晃動,你要緊緊抓住扶鉤!坐直了,要不我們都會摔進扎曲河里!”
摩托車走了一半的路程,扎著馬尾的“東方曼巴”被顛下3次,小腿淤青,一碰就疼痛難忍。
另外兩輛摩托車上,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緊緊抓住后座,神情緊張。中間騎行的是一個身體健壯的中年男子,叫松周,摩托車的蹦跳讓他很興奮:“好多年沒有碰到這么好的路了,要是往常,可能要多出一倍的時間。”
摩托車隊從湍急的水流里趟過扎曲河的一個入水口后,突突聲熄滅下來。三個客人像渾身散了架一樣,癱坐在腳下柔軟的草灘上。
更求達吉哈哈笑著,打開身上的背包,在草地上鋪開一個哈達,掏出奶酪、風干牦牛肉和藏粑糕。東方曼巴搖了搖頭說,我可吃不進去這個。她從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一袋干脆面,咔嚓咔嚓啃了起來。
東方曼巴名叫東方玉音,是一所解放軍醫院的肝膽外科主任,也是解放軍援助藏區的醫療隊主力成員。另外兩個是她的助手,是本地州上醫院里的,雖然工作在藏區,但對下面牧區也熟悉不到哪兒去。
比較年輕的漢族小伙子叫馬黎明,負責儀器檢查,身上背著兩臺便攜式特檢儀。另一個小姑娘位文昭,血液檢測助手,他倆都是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
格尕一早便把牦牛群趕到了高高的神山上部,這會兒她打算把羊群趕到扎曲河岸邊。格尕想著去措忠那里一趟,前幾天在山上撿拾牛糞時,兩個人遇到了。措忠說,會在這一天央求洛扎曼巴來一趟。
格尕記住了日子,她身上長滿了疙瘩,打算去草場上的“鄰居”措忠那里等洛扎曼巴,討些草藥回來。格尕其實也懂得一些草藥,但這渾身的疙瘩讓她癢得受不了,等不及采草藥,決定提前過去等著。
去措忠那里有兩條道,一條是直接沿扎曲河的南岸走過去,但是中間隔著兩條河流支岔,格尕怕濕了衣服。另一條道,就是渡過扎曲河,大約走一個時辰,通過一個繩索橋,就可以到達措忠的帳篷。
格尕決定過河。在帳篷下沿,有一個云朵索道,7年前,住在扎曲河南岸的幾戶牧民湊錢建了這個索道,供牧戶出山使用。之前,牧戶之間騎著牦牛并不妨礙來往,但要去鄉里采購物資就比較困難,從格云牧村牧委會出發到鄉上,中間隔著幾條河流支岔,需要繞過很大一片草場,如果沒有通行工具,只是騎馬或者騎牦牛,需要將近一天。
走到河邊的格尕忽然有了心事,這是幾十年來一直存在的準確直覺,她覺得今天會有人過河。索道南北橫跨扎曲河,北面較高,南部較低。如果過河,出去比較方便,返回就必須南岸的人拖拽過來。
在扎曲河南岸,十幾戶牧民中,只有身體不太好的女人和老人在家,其余的都在肖嘎神山上放牧牛羊,男人和孩子們半個月才回來一趟。如果有人從對面過河,就需要有足夠的人手攀拉繩索。余下的婦女和老人里面,格尕算是最有力氣的一個。其余的仁青卓瑪和義西卓瑪都患有嚴重的風濕病,走不動步子。格尕決定必須等著要來的人。
格尕遠遠望見了曼巴們的摩托車隊伍。這一次可不是一個人,格尕掰著指頭認真點了點人數,轉身跑回帳篷,把雨衣褲找了出來。修建溜索之前,牧戶們外出,全靠穿著這套連體雨衣褲趟過扎曲河。這一次,對面那么多人要過來,格尕需要用溜索把雨衣褲遞過去,讓對面的人過來和她一起拉動鎖鏈。
摩托車陸續到達,集中在格尕家對岸的溜索道口。雖然隔著扎曲河,彼此沒有語言交流,但大家都知道需要做什么。雨衣褲在溜索上滑過來。鄉衛生院工作人員桑杰丁增搶先穿起雨衣褲,來回走動尋找合適的過河地點。水流湍急,河水又太深,實驗了幾次都失敗了。
桑杰搖著頭說,今年雨水太多了,河水漲高了,只有魚兒能游得過去。身材靈活的鄉衛生院醫生松周走到了溜索道口。他熟練地翻動著溜索的綁帶,一個跨步騎了上去。更求達吉用力把松周身上的綁帶固定住,第一個溜索開始了。東方玉音圍著溜索轉了一圈,以前在電視里見過,但這么簡陋的溜索還真是第一次見。
在溜索板上穩定后,松周雙手反吊、攀援著溜索繩,在急流之上爬到了對岸。接下來,曼巴們一個個溜過了扎曲河上的簡易溜索。
更求達吉把這片帳篷里的十個人全部召集到門前的草皮上,告訴他們,這是金珠瑪米解放軍派出的醫療隊,為他們看病來了。
更求達吉對格尕說,用你們的對講機通知附近的牧戶,這兩天身體不好的都要在帳篷里待著,或者集中在一個地方,金珠瑪米這次過來,是要一個個檢查呢,每個人都不漏下,特別是肚子里有蟲子的,還要帶到北京去治療呢。仁青卓瑪擔心地問,那不是要賣掉很多牦牛才能去得了?
更求達吉說,不用你們花錢,金珠瑪米把所有的費用都給包了,這是國家的政策,專門對我們牧區群眾的優惠政策。
這支醫療隊駐扎在雜多縣城,共有20人,東方玉音帶領兩個助手組成一個巡診小分隊,他們的任務就是在一定區域內,無一遺漏地進行包蟲病篩查。
包蟲病作為一種在牧區高發的疾病,致死率極高,在醫學上也被稱作“蟲癌”。牧區的人們,衛生習慣不是很好,一旦誤食蟲卵就會在體內長出包蟲。這些蟲卵通過動物糞便撒在草原上,牛羊吃了就會寄生體內。所以,這種病是人和動物共有的,無論是人與動物接觸還是吃牛羊肉,都有可能患病。包蟲病在青藏地區尤為突出,而且有長期的潛伏期,患病之后很難發現,一旦有了明顯癥狀,基本就難以治療了。
在藏區,很多家庭因為包蟲病傾家蕩產,為了讓這些家庭不再因為一場“蟲病”滑落到貧困的境地,中央專門指派多支軍隊醫療隊趕赴各個牧區,逐村逐戶進行檢驗篩查。東方玉音和她的戰友們只是這場重大“戰役”里的一支小分隊,但落在他們頭上的使命卻無比神圣。
因為草原潮濕,關節炎是牧區群眾的常見病,很多人都得了風濕病。五十多歲的格尕兩腿風濕性關節炎比較嚴重,一直在使用艾灸療法。東方玉音將關節炎的藥全部留給了格尕,告訴她一些緩解的方法:一定要注意曬太陽,并用爐火溫烤腿部。
在高山草場,老人們普遍的問題是血壓高或血糖高,個別人還存有肝硬化病狀。醫護人員一邊給她們做體檢,一邊告訴她們哪些情況必須進行下一步的治療。東方玉音統計需要進一步治療的老人名單,希望在援青醫療隊工作期間能為她們進行系統的治療。
在為一位60多歲的藏族婦女達措進行B超檢查時,東方玉音覺出了異樣:老人佝僂著身子,但完全不像天生的殘疾。開始檢查后,東方玉音手里的探頭感覺出了一些異樣,超聲就是偵察兵,按照反應信號,她準備對老人的小腹進行檢查,但被老人強烈拒絕。
東方玉音馬上意識到,這是民族的習俗,于是一邊繼續手中的儀器操作,一邊和她進行溫馨的溝通。東方玉音告訴她,她的小腹處可能存在病情,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期可能會比較嚴重。看著東方玉音嚴肅的表情和懇切的眼神,老人遲疑了許久,終于同意。

騎摩托車巡診路上。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帳篷里的牧民們全部得到了體檢與診治,眼看著醫療隊要走了,格尕表示:草場上還有很多人呢。格尕指了指她家的帳篷外面,那里停著一輛摩托車,更求達吉拉出車子說:我去召回草原上的雄鷹們,一定要讓這片草場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