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編著《濼源書院志》之后,孟鴻聲又提出重建濼源書院的建議。
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山東省政協常委、中國書協理事、山東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孟鴻聲提交了重量級提案——《關于重建濼源書院補續泉城濟南近世文脈的建議》。日前,當代新儒學代表人物、山東大學顏炳罡教授積極聲援,認為孟鴻聲的提案代表了山東學界、藝術界對重建濼源書院的期待。
在《濼源書院志》成書之日,孟鴻聲曾題字:為中國書院覆甄,為山東書院立史,為齊魯文化續脈,為山東大學溯源。若濼源書院如愿重建,山東大學就是300余年的名校,既承書院傳統,又接國際氣象。在《濼源書院志》的文本之外,山東學界可以在現實層面得以“登斯堂,睹斯像,知所敬、所學、所祖、所宗。”
2021年10月,山東大學將迎來120周年校慶,將“濼源書院”舊址做紀念性復原,設立山東大學堂的文化地標,重現山東大學源起之地意義非凡,這也是名校和名城互動的重要體現。
書院舊址位于濟南市歷下區省府前街東側紅尚坊文化街區域內。記載地址為泉城路221號,曾先后是明代指揮使司、濼源書院、山東省統計局舊址。現為濟南明府城管理中心辦公樓樓下廣場位置。
復建濼源書院,不僅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也具有不可忽略的經濟價值。在以明府城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當中,濼源書院應該是最有價值的文化地標。
在清末各地紛紛尊旨意由書院“改設”高等學堂的浪潮中,濼源書院率先于1901年“改設”為山東大學堂,而兩湖書院、岳麓書院則分別在1903年、1904年“改設”。為此,岳麓書院日前特到濟南考察。在這個意義上,濼源書院的重建意義更為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