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出一池果 邴格格
很多人都在懷念高中的美好,然而我讀高中時卻日日夜夜地渴望逃離學校。那時的我,膽怯怕生,恐懼社交,害怕受到傷害,也怕自己會給別人帶來不愉快。
我的抑郁像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高三的某天中午,我在食堂里吃飯時聽見身旁坐著的女生對另一個女生講著她們班那個重度抑郁癥的同學如何如何。我不希望自己因為抑郁而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議論對象,我擔心別人對我過度揣度。
如今回想,無數個失眠的夜晚,無數個頭疼到揉太陽穴的自習課,無數次情緒爆發時躲在廁所的哭泣,無數次脊椎疼到坐不住的掙扎……痛苦而絕望的這兩年,或許稱之為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也不過如此。
老師、家長、同學對我的期望值很高。爸媽為了讓我走讀,租了學校附近最貴的房子,每天開車通勤來照顧我;剛開學不到一個月,我眼看著曾經的朋友談起了戀愛,而我卻沒有辦法讓她明白她的選擇不值得;爸爸需要做一個高風險的開胸手術,我甚至不確定是否會因此失去他……
我的神經好像一根拉得太緊的橡皮筋,下一秒就要斷裂,腦子里的洪水就快要淹沒我所有的意識和思考。我在人前裝作沒事的樣子,但事實上每周有一半時間腫著眼。
帶著抑郁的情緒,我做事的質量和效率都大打折扣。我開始害怕做事,無休止地責備自己,拿以前和現在作對比,怪自己毫無用處。
我接受不了這樣的自己,心里越痛苦,軀體化的癥狀越明顯。我開始不能保證每天上學,不能保證完成每項作業,把自己封閉起來。抑郁是一個人的水深火熱。于是,我終于請了長假回家。
在家休息期間,我試著去放下自己曾經的模式,接受這樣的自己。看到中文會難受,于是我就先從英文著手;我嘗試畫畫,用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我開始重新讀書,每次只要能讀懂一頁書就算勝利。
再回學校已經是高二下學期。我適應了自己的狀態,日子也還沒有糟糕透頂。我很感謝那時我的生命里有那么幾個人,她們給了我無助時支撐下去的力量和無盡的關懷。她們給了我無法從家人那里獲得的愛與溫暖。
J是我一直覺得有愧于她,可她卻從來都能既往不咎地接納我的姑娘。J平時話很少,給人一種文文靜靜的感覺,但是當有人惡意揣測我的時候,她一定會替那個脆弱的我,反擊那些不好聽的聲音。
我第一次請假去醫院檢查后再回到學校,有很多人問我請假的原因,我選擇沉默。于是有男同學無意地開玩笑,他們說:“你該不會是去做人流了吧?”
那是我第一次看她發那么大脾氣,一本書摔過去,瞪著眼厲聲呵斥回去,氣場和平時的她全然不同。后來當我長期離開學校時,她也默默替我擋掉了很多人的疑問。她懂,我需要安靜,我需要消化很多不快樂的情緒。
J從來沒有問過我抑郁的原因,她只知道我在經歷著很多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痛苦。我請假,她就幫我整理我書桌上散亂擺放的空白作業;我來上學,她就當作我什么都沒發生過,輕描淡寫問一句:“是不是又不舒服了?現在好點兒了吧?”她從不問原因,只關心我的狀態。這種恰到好處的距離,讓那時的我分外安心。
如今想來,J于我而言大概是最重要的朋友,她讓我感受到像家人一樣無條件的關心,不論是我站在領獎臺的高光時刻,還是我臉埋胸口泣不成聲的時候,她對我的態度始終如一。
高三下學期,我再次情緒爆發。我的班主任那時已經懷孕5個月,在教學樓六樓的樓梯間站著陪了我兩個多小時。我拒絕她來陪我,甚至擔心她的寶寶會聽到很多負面的情緒,可是她堅決不肯離開。
“你快畢業了,畢業后我們就很難有這種單獨相處的時間了,所以趁著我還在你身旁,就讓我多陪陪你。”她是愿意聽我說話的人,無論我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她從來沒有區別對待過我。
還有我們班的班長,雖然整天擺著一副木訥的臉,但卻總是默默幫我處理好所有事務;那個或許和我有著相似經歷的女同學,當自習課我跑出去躲起來的時候她永遠追著我,確認我是否安好……高三本就是壓力很大的一年,我雖然適應了自己的狀態,但卻沒辦法適應高強度的疲勞學習,再加上一些焦慮的情緒,我的心態很不平穩,身體狀態也起起落落。然而因為遇到了這些溫暖的人,他們讓我在回想起我本就有些灰暗的高中生活時仍然能夠感受到熱淚盈眶的美好。
因為抑郁而死去的神經元不會再生,我或許也沒有了以前的專注和敏捷,加上落下的無數功課,高考之后,我沒能進入理想的學校,然而這不代表我沒有權利擁有精彩的大學生活。我在大學重新做起學生工作,加入社團,參加演講,結交朋友,找回了對自己生命的控制感。曾經一提到就會落淚的經歷,我也終于能夠像故事一樣地把它講述出來。
我知道我們每個人有各自解不開的心結。但我希望仍能給像我一樣的人帶來一些安慰。在被情緒困擾的時候,暫時躲起來并不是軟弱的表現,我們只是需要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療傷。但是,我們也同樣需要張開雙手,向外面的世界呼救。
我也曾覺得生活令人厭倦,然而在走出那段日子之后,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讓我熱愛。
【心理解碼】
◎文/鄭蓓蓓
這是一個抑郁女孩自救和自愈的故事。也許最初只是從無法勸住朋友的戀愛,到無法確定父親的安危,到無法滿足他人的高期待,女孩逐步感覺自己失去了對于自我和生活的控制感,徹底被抑郁這條黑狗跟上了,情緒總是崩潰,軀體化越發嚴重,學習和做事的效率大打折扣,指責和封閉自己,最后節節敗退只好請假在家。
要知道,我們與生俱來傾向于能夠穩定地預測和控制周圍的世界,由此享有控制帶來確定和安全感。任何時候,當人們面臨失去控制感后,會處于無助的狀態,感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狀態,陷入焦慮和不安的情緒之中痛苦不堪。同時,也會特別關注關于外部環境的有序和有結構的事件,以此增加自己對外部環境的秩序感。
那么女孩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出抑郁和崩潰的邊緣呢?首先,女孩在遭遇失控感時,能夠覺察到“控制”正在給自己帶來困擾,能夠放下那些無法控制的,把關注點放在我當下可以控制的是什么,即現在我能怎么做和愿不愿意去做,反復去調試自己的控制力和控制欲之間的平衡,比如我從英文開始學,每天只要讀懂一頁就算勝利,如此慢慢找回控制感。其次,女孩擁有強而有力的社會支持體系,好朋友無條件地關心和班主任無區別對待,傾訴時有人聽,躲起來有人陪,恰到好處的距離,是女孩重獲控制感的外部環境。這些堪稱是抑郁癥患者的陪伴示范。總之,給女孩點贊,內外恢復平衡,生活繼續向陽。
(浙江省溫州龍港市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