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嘉琳
很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際關系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幸福指數,甚至會影響到人的壽命。好的人際關系,需要把關注的焦點從自我投射向他人,懂得共情、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心里有別人的人,更容易獲得和諧的人際關系。
愛出者愛返。中學生在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的過程實際是建立自我與他人和諧關系的過程,也是讓中學生學會將思考問題的焦點從關照自我到共情他人的過程。
貴陽市第十一中學為了解中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做了一系列調研。調查總人數100人,根據評分標準進行的統計數據表明:
21%的學生人際交往困擾較少,他們善于交談,性格比較開朗,主動關心別人,能從與別人的相處中得到許多樂趣;
27%的學生人際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他們人緣一般,和朋友的關系并不牢固,時好時壞,經常處在一種起伏狀態之中;
8%的學生人際交往的困擾比較嚴重,他們可能不擅長交談,也可能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不開朗,或者有明顯的自高自大、討人嫌的行為。
通過對中學生的人際交往狀況的抽樣調查,經過研究發現,困擾中學生人際交往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師生關系問題:對老師敬而遠之,總是被動地等待老師來關注自己,或因為不滿意老師的性格而抵觸老師所教學科。
父母關系問題:存在代溝,厭煩父母嘮叨,過多干涉自己的自主權利,對于產生的分歧,采取反抗、置之不理的態度;屈服于專制的家庭結構。
異性關系問題:與異性同學相處言談不自然;或產生愛慕之情,不知如何處理,從而影響學業。
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如果與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就會流露出孤獨感。
(資料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