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沙

宗慶后40歲時是杭州一所小學校辦紙箱廠的業務員,幾年后,他靠做兒童果奶發家,從此在飲料行業專心經營30多年,締造了一個財富王國。
有人說,宗慶后的財富是靠國人一瓶一瓶喝出來的。此話不虛。宗慶后賣的純凈水和飲料是生活必需品,價格不高,利潤不多,靠的就是點點滴滴的積累。但世界上賣純凈水、賣飲料的大有人在,為何只出了一個宗慶后?
在中國,有一種叫“聯銷體”的銷售方式,這種銷售方式是把銷售商作為合作伙伴來對待,讓合作伙伴得到最大的利益,這種聯銷體銷售方式就是宗慶后創造的。換言之,你不必辦水廠,只靠賣水,也能賺到大錢。這樣做并不容易,許多工廠也不會這樣做,他們只會想方設法盤剝經銷商,哪里會放棄自己應得的利潤。但宗慶后卻靠讓經銷商得利,在全國編織了一個巨大的“銷售蜘蛛網”,把經銷商吸附在了娃哈哈的周圍。現在,無論在東北,還是西南;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只要走進食品雜貨店,就可以買到娃哈哈的產品。
一位朋友告訴我,上世紀90年代,他開了一家食品雜貨店,賣娃哈哈純凈水是最賺錢的,一瓶一元錢,利潤就有三毛錢。難怪現在即便在最偏僻的農村食品雜貨店,老板也樂意銷售娃哈哈純凈水。這就是宗慶后成功的秘密。
美國《時代周刊》采訪香港富豪李嘉誠時,李嘉誠說他之所以能掙到億萬財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合作伙伴不吃虧。他說,如果一項合作,雙方都拿50%的利潤,雙方都會覺得自己的50%是應該拿的,雙方會合作愉快,合作也可以延續下去。但如果我只拿40%,把60%的利潤讓給對方呢?這樣做,我在短期內不會賺太多,但從長遠看,我得到的會更多,因為對方更愿意與我進行長期合作。
商業說到底其實就是人性,追逐商業夢想,說到底就是追逐人性欲望。獲取最大利益,乃天性使然。誰能深諳人性,戰勝人性,誰就能更好地玩轉商業,戰勝商業。商道之中,“同道者同行”容易,“同行者同享”困難,而讓“同行者多享”更是難上加難。誰能跳出人性桎梏,誰就能笑傲商道。
這個世界上的商界奇才,都是洞悉人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