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倩 張國祥 呂文瑄 劉愛賢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形勢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迅速,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較好地延續并發展了家庭承包經營模式,但是家庭農場內部存在著未實施規范化的財務核算的問題。本文基于家庭農場經營模式下財務核算規范化的調查和研究,結合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現狀,對相關問題有針對性得提出建議,促使財務核算工作適應張掖市家庭農場生產規模的發展,使其業務流程與核算流程緊密結合。
關鍵詞:家庭農場;財務狀況;財務核算
2013年,“家庭農場”的概念第一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中央政府文件表明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流轉。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強調各級引導有序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鼓勵并支持承包土地轉移到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多元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隨著我國的日益發展,家庭農場逐漸為中國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生的動力,讓農業的發展和進步有了明顯的改進,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卻存在著財務核算不規范的問題。
一、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通過對張掖市注冊登記且在經營的家庭農場實地采訪調研,充分了解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現狀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為張掖市家庭農場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性依據。針對張掖市家庭農場存在的問題讓更多的農場經營者認識到規范財務核算制度的重要性,更好地達到持續經營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獻參考
研究前期項目參與者多方途徑尋找歷年有關家庭農場及農場財務核算研究的相關論文,通過中國知網、百度文庫、辭海、國內農業期刊、經濟期刊、甘肅農業信息網、張掖市農業局官網等收集相關參考文獻及年度數據作為本文依據。
2.實地采訪
張掖市一區五縣,項目成員齊聚張掖為期一周分別走訪張掖市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民樂縣、山丹縣和肅南縣。隨機走訪各縣家庭農場與農場主進行交談,詢問農場發展、財務核算等相關問題。
3.調查問卷
通過前期準備,設置與家庭農場財務相關問題選項,制作“關于甘肅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財務核算問題的調查”問卷,實地考察期間在張掖各縣區家庭農場中隨機發放問卷。共隨機發放問卷25份,收回25份問卷,有效問卷22份,本文僅針對22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
二、調查對象基本概況
張掖市南望祁連山,北依合黎、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故形成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張掖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瓜果飄香、林茂糧豐。張掖市土地總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全區有耕地400多萬畝,耕地面積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44%。2018年初統計數據張掖市注冊且在經營家庭農場共計2 795家,其中從事種植業1 335家、養殖業630家、種養結合830家。家庭農場經營總的耕地面積46.3萬畝,全年家庭農場經濟總收入9.8億元,截至2018年初張掖市進入甘肅省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系統的有60家,新認定的市級家庭農場109家,歷年累計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共416家,進入縣級示范家庭農場516家。入選省級示范的家庭農場中種植、農林類家庭農場占比例85%,除此之外,農牧結合類和多元發展類輔助發展。由此可知張掖市家庭農場總體數量龐大,但是真正發展起來做大的僅有三分之一。
三、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規范化分析
(一)財務人員與機構設置
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人員工作性質及財務核算機構設置的數據分析。
由表1可知,家庭農場財務核算人員大多是聘用的兼職財務人員,并且持有國家相關資格證書的人員較少。以上數據說明張掖市家庭農場經營者財務規范化意識仍有欠缺,財務人員來源渠道不規范,財務核算及時性差,會影響不同農場的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二)賬務記錄完整性
通過對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所需的交易記錄、會計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完備情況的調查,得到相關數據并進行整理分析。
由表2可知,張掖市家庭農場的產品交易少部分有詳細記錄,大部分無詳細交易記錄。超過一半的家庭農場對會計憑證取得的重視程度一般,而很重視會計憑證取得的僅占少數,不重視會計憑證取得的占較少數。記賬缺失原始憑證,使得農場的記賬憑證填制情況不完整。家庭農場發展起步較晚,沒有規范的家庭農場財務核算制度,只能依靠農場主個人對財務核算的認知程度進行內部管理,因此會計憑證的取得及填制情況不統一。
(三)會計賬簿設置完備性
通過對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所需會計賬務賬目是否已經建立,建立什么類型完整賬簿完備情況的調查,得到相關數據并進行整理分析。
由表3可知,絕大多數家庭農場未建立較規范的賬務賬目,設置的會計賬簿主要是日記賬和明細賬,少數設置銀行存款日記賬,極少數設置總分類賬、備查賬。從大多農場已經建賬設置的賬簿可以看出基本財務情況。備查賬作為輔助賬說明基本的賬務經營者已經做的比較完善,但設立備查賬只是少數,且是大型家庭農場。僅有少部分農場有完整的明細賬務記載,說明大多農場核算過程缺乏規范化,經營管理者缺乏經營風險意識。
(四)財務報表完備性
通過對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所需財務報表完備情況的調查,得到以下數據:
由表4可知,大多數農場有能力編制資產負債表,少部分編制收支明細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員權益變動表和科目余額表。說明家庭農場編制財務報表的較少,大多沒有能力或者無法編制完整的報表,且有能力編制報表的家庭農場主要編制的是資產負債表和收支明細表,說明農場經營者關注的重點是農場的利潤、資金的收入與支出。
(五)財務制度與相關政策
通過對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是否遵守財務章程,遵守財務制度有無難度及外部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強弱情況的調查,得到相關數據并進行整理分析。
由表5可知,少部分相關財務章程對家庭農場起到規范作用,而大部分未嚴格遵守相關財務章程。財務核算按照《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進行操作的難度非常大,家庭農場經營者均表示按現有的《財務會計制度(試行)》進行農場日常財務核算達不到相關的標準。農場中只有少部分得到金融政策支持,大部分未得到任何金融支持。
四、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農業專業財務人員缺口較大
張掖市家庭農場學習過財會專業知識并取得國家會計資格證的專業財務人員較少,只有一些龍頭企業、農場產業示范戶和農場生產大戶才配有專業財務核算人員。部分農場經營者為了降低成本,臨時雇傭沒有相關資格證的兼職財務人員理賬,使農場財務核算缺乏規范性。
農業方面的財務核算瑣碎、流程復雜,導致農業財務核算人員缺口大。據了解各高校財經類專業雖然較多,但農業會計僅出現在農業高校中,所以導致農業財務核算人才缺口較大。
(二)財務記錄缺乏及時性,記錄內容不完整
小規模家庭農場無專職財務核算人員且相關經營憑證的取得、保存和登記存在問題,這導致經濟業務登記不及時不完整不具體。小規模家庭農場還可能與附近農戶或其他類型的農場進行交易,該交易的額度低且頻繁的口頭交易做不到準確及時的記錄,導致兼職財務人員每月無法準確核算賬務。
(三)會計賬簿設置缺乏規范性,財務核算流程簡略
家庭農場沒有填制規范化的會計賬簿,部分家庭農場甚至沒有記賬憑證只有簡單的記賬本,財務核算不能做到有賬可依、賬證核實。
農場經營者財務核算意識淡薄,財務核算流程簡略。張掖市中小型家庭農場只有少數規范記賬,大部分的記賬和核算略顯混亂。在這些經營者中,部分經營者沒有合理的途徑去進行規范的財務核算,他們僅自己記賬;多數經營者通過代賬公司和熟人代理處理賬目,除此之外他們沒有更為完整和系統的核算方式為家庭農場的運營做出更好的方案來引領家庭農場的發展。
(四)財務報表內容缺乏真實性,賬實嚴重不符
調查中發現部分家庭農場的資產與賬面價值嚴重不符,對于常見的低值易耗品不重視其賬面價值,財務核算缺乏謹慎性。多數家庭農場經營者在核算中只注重經濟業務的發生,不注重存貨減值、固定資產折舊、合理損耗等非現實發生的經濟業務以外的核算,易導致低估費用,虛高農場經營利潤。
家庭農場財務核算人員大多是近親家屬或經營者本人,雖然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填制完整,但是其真實性、可靠性仍值得懷疑。
(五)財務核算制度不全面,政府金融支持力度弱
目前全國沒有統一的家庭農場核算制度作為規范化參照,部分家庭農場財務核算選擇參照的相關會計法規或準則主要為《小企業會計準則》《農業企業財務核算辦法》等。大多數農場沒有制定適合自己農場經營的內部財務核算規則或制定了沒有實施。
調查中了解到張掖市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支持模式的種種局限性使得本就不規范的家庭農場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較多的家庭農場賬務核算不規范,資產狀況不能準確的估計,使得金融機構對農場經營主體的貸款資信無法合理判斷,所以該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貸款風險較大,貸款利率較高。
五、完善張掖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規范化的建議
張掖市的家庭農場要獲得長遠的發展,財務核算規范化出現的問題就必須得到解決,針對張掖市家庭農場的財務核算規范化的問題提出以下指導性建議。
(一)注重農業會計的發展,提升農業財務核算人員專業素質
張掖市政府可以聯系相關農業經濟類院校,政府與高校建立聯動機制,定點培養適合本地域的農業財務核算人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財務核算專業人才的完善貢獻力量。家庭農場經營者定期參加同類經營主體培訓會,加強家庭農場經營者對財務核算的重視程度,督促其建立較完善的會計流程,通過正規的招聘渠道雇傭專業財務人員,通過提升經營者財務意識等更好的完成農場財務核算規范化建設。
(二)推進財務電算化,保證賬務、賬簿的及時性和完整性
現如今社會科技手段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家庭農場的財務核算應當盡快實現信息化,改變傳統的記賬方式,推動財務電算化進程。農業財務核算繁瑣且多變,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及時上傳日常財務核算變更信息,保存農場財務核算資料,即使是兼職財務人員,通過農場保存的電子財務信息,利用財務大數據分析也可以得到精準的往期財務數據,便于賬務的處理和賬簿的登記,最終通過大數據制作成既可靠又具有真實性的財務報表。
(三)尋求合作,努力嘗試建立自己的財務核算機制
一方面家庭農場經營者嘗試自己建立內部財務核算新形式,可以仿照中型農業企業的發展模式和財務核算方式,積累經驗,為長遠的發展做準備。另一方面家庭農場經營者可以找相關類型的財務公司去為自己的財務核算制定方案計劃,當經營者模仿其他示范農場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獨立的財務核算機構,最終達到獨立運行農場財務核算機制的目的。
(四)政府加強其外部監管職能,充當家庭農場資信擔保者
張掖市家庭農場主要的外部問題在于財務章程的規范化得不到重視,這就需要張掖市相關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創新監管方法。可以在經營者注冊家庭農場登記后,農業局組織新成立的農場經營者培訓。相關部門定期核查中小家庭農場會計人員變動情況,對新上崗的財務人員做培訓,讓這類人員適應農業財務核算,以便于更好地為家庭農場提供財務核算。
政府應該加大對張掖市家庭農場一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扶持,充當中間人協調農場經營者和金融機構,使金融簡化貸款手續讓經營者得到應急資金支持。
參考文獻:
[1]曹俊勇.家庭農場融資需求、模式與產品創新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博士論文,2016
[2]廖覽,蘭勇.我國家庭農場運行機制及成效分析[J].農業經濟,2017(5):19-20.
[3]趙淑香.論農村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向[J].新農村(黑龍江),2017(17):20-20.
[4]馬萬財.張掖市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及策略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8.
[5]房沫含.黑龍江省家庭農場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6.
[6]趙彬.合肥市家庭農場財務核算問題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6.
[7]謝銀花.家庭農場經營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湘潭市家庭農場為例[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6.
[8]任艷琴.中國家庭農場問題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6.
基金項目:甘肅農業大學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2019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