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臻臻
摘要:全國教育大會曾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提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和要求。
關鍵詞:親子廚房;家庭勞育;意義
中圖分類號:C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一、“家庭勞育”是指在家庭中這個特定的場所進行勞動
教育
“親子廚房”是把廚房開辟成一個親子空間,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享受廚房的快樂,在廚房勞作中注意廚房的安全和衛生,認識各種廚具和食材,訓練孩子的感官、智力和動手勞動能力,培養小學生綠色生活方式,增進與家人之間的交流,培養良好品質的教育方式。家庭勞育的涵蓋面廣泛,而親子廚房則屬于其中油墨重彩的一筆。
在國外,“親子廚房教育”的雛形始于1999年日本某電視臺的一檔兒童烹飪節目“一個人行”,后來逐漸演變兒童烹飪學校、親子料理教室,小孩子們按照大人的指導學習烹飪。比如讓孩子學會怎樣打雞蛋才能避免蛋殼掉進碗里、怎樣擦洗碗筷等。最早借鑒“廚房育兒”實踐的日本早教專家牧野圣子做了這樣的剖析:在廚房里,孩子們洗、切、炒、煮、拌、烤等,自己動手,充分動手,充分體驗各種美食的制作。烹飪過程中能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促進大腦產生豐富的神經聯系,激活大腦的運動水平與能力,具有開發潛能的意義。近十年間,“兒童烹飪”“廚房育兒”逐漸成為美、韓、英等國家庭最時興的休閑活動,同時逐漸形成相關的理論與經驗。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調查,他們調查了2萬個小學生家庭,然后發現從事家庭勞動的孩子的學習成績,比沒有從事家庭勞動孩子的成績好了27倍,由此可見,開展家庭勞育的意義重大。另一方面,真正現實生活中,中國現在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者居多,大多數家長認為廚房是比較危險的地方,所以很多孩子進入廚房的機會很少,對烹飪的生活經驗更是少得可憐。
但在近期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相比這次特殊時期冷冷清清的街道、校園、公園等,家里的小廚房卻是熱鬧非凡。朋友圈里好友動態上下翻閱:美味涼皮的制作圖片、炸得金黃的油條色澤鮮艷、軟糯的蛋糕線上引人垂涎,更別提油炸貓耳朵、香脆小鍋巴、香甜奶溶豆等這種舊時王謝堂前燕,印象中只存在于精美櫥窗、包裝袋里的食品,也走入了尋常百姓廚房家,人們對于烹制美食的熱情和技能空前高漲!大人們制作美食的熱情很快感染了孩子們,廚房,這個以前對孩子們來說陌生又遙遠的地方,在疫情期間,成了孩子們享受勞動快樂、收獲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新領地。在有限的空間內和網上各種曬有成就感的美食的視頻資料沖擊下,廚房成了許多人施展技能的舞臺,在這樣的氛圍中,發動家庭親子廚房,開辟家庭勞育新大陸,顯然是應時而為,備受大家喜愛和歡迎。
二、開展親子廚房活動
第一,學習生活技能,填飽肚子是人類生存的本能,如果基本的飯都不會做,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又談何獨立生存。在廚房勞動中學生體會勞動艱辛,在飲食中對自己負責也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有利于學生培養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第二,在廚房中,家長和孩子可以收獲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甚至很多興趣濃厚的家庭在廚房找到了科學實驗的感覺。去發現分類各種蔬菜的種子、去了解蔬菜的“進化史”、去查閱所食蔬菜里含有的各種營養元素……這些五花八門的知識仿佛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廚房中的知識既豐富又有趣,有待于學生在里面暢游。
第三,不僅僅局限于動手能力,親子廚房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素養的形成。廚房地方不大,但里面的瓶瓶罐罐、燃燒的火苗、鍋里炙熱的食用油等都需要學生集中精力專心做這一件事,在隱形中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廚房對于學生的味覺和視覺發展也非常有價值,在廚房見識紅橙藍綠紫,品嘗酸甜苦辣咸,聽到叮咚咔嚓聲,聞到食物的氣味,摸到形狀、質地不同的食材,利于“五覺”的開發。在廚房中,邏輯思維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尤其在做菜的過程,食用油、香料和主菜的投放順序需要在心中進行統籌計劃,通過肉眼分辨或者親自品嘗,分析情狀一步步完成整個烹飪過程。在親子廚房活動中,歸納整理能力也會得到鍛煉提升,主菜和配菜的分放、各種調味料的整理都會體現。在廚房活動中逐漸增強的還有安全意識,保障安全的方法不只是遠離危險,更重要的是做好防范,與其紙上談兵不如讓孩子真正地進入廚房,真實地認識學習自己該如何操作廚房用具,積累經驗把自己置于安全的位置。親子廚房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當然還有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增強手指靈活度,提高學生自信心、創造力和想象力等很多對于成長有價值的意義,所以進入廚房、參與廚房對于學生真是多多益善。
第四,增進親子關系。在小學階段,我們提倡的活動模式是親子共建,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越來越重的學習和生活壓力,讓親子關系矛盾也越來越凸顯,我們需要一個空間更需要一些時間來進行緩和和互相理解,親子廚房活動恰好給我們機會。少了些高大上且不入耳的說教,多了些手把手地親身示范;少了些飛揚跋扈的煩躁,多了些換位思考、理解的耐心。它像潤滑劑一樣滋潤親情,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享受做美食的快樂。
第五,家校合作更上一層樓。單純的家庭自發組織缺乏主題性和趣味性,熱情度持續不高,收獲不如集體活動。學校或者班級依據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確定活動主題,目的明確,對家長實際操作進行指導,大家集體反饋,吸取優秀活動經驗,既保障活動實施有效也提高家校共育水平。
總結以上,親子廚房活動對于推動家庭勞育發展有很大積極意義,和孩子一起,體味美食中的親子道理,在廚房中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1]范輝.淺論小學生家庭勞動教育的意義與培養[J].網友世界,2013(3):61-62.
[2]桂燕.淺談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與發展[J].儷人:教師,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