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對學生進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及技能,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培養和提升,從而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基于此,就需要授課教師能夠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促使教學質量以及效率能夠得到一定提高。
關鍵詞:高中教育;通用技術課程;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為促使學生能夠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就需要授課教師能夠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也就需要授課教師能夠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從而將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體現出來,激發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相關實驗教學活動中。
一、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的現狀
想要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進行優化,就需要對其現狀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關于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各高中院校對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其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的設置不合理,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三,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資源不足,有些實驗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完成,導致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的優化策略
1.將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凸顯出來
在開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需要遵守“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將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突顯出來。通過該種方式,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通用技術課程實驗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價值,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激發,為更好地開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高中蘇教版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時,在必修二中有“簡單結構的設計”相關內容,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以及了解本節所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增強課堂實驗教學的趣味性來促使學生積極地融入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具有結構缺陷的設計,當學生看到這些設計時,會對這些作品產生一定不適感,能夠感覺到設計存在問題;這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憑借所學知識及自身感受,對這些設計進行優化,或者對其進行重新設計[1]。
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充分調動,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設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實現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的優化目標。
2.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形式進行優化
在對學生進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順應時代潮流,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形式進行優化,可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實際教學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不但能夠解決實驗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能夠促使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活躍、生動,為學生打造出一個高效的實驗教學課堂。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高中蘇教版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時,在必修二中有“常見結構的認識”相關內容。在對該節內容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實驗資源受到限制,授課教師可在網上查找相關實驗視頻,并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來;同時,授課教師也可通過多媒體上的暫停、慢放等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該節實驗內容,為學生打造一個更為直觀、形象的通用技術課程實驗課堂[2]。
3.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相關知識內容進行豐富
為加深學生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相關知識內容的掌握,授課教師還需要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融入必要的生活元素,通過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實驗教學情境,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的關系,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得到相應培養和鍛煉。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高中蘇教版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時,在必修二中有“系統的設計”相關內容。授課教師為了讓學生對“系統設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延伸,融入生活中的某一實例,引導學生思考進行常見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時學生將會明白,想要進行系統設計,就需要從系統設計的目的以及要求著手,對系統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作用進行充分考慮,最后才是對系統設計方案的優化。
又如,授課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親身嘗試各類簡單的日常系統設計,比如公寓系統等,從而加深學生對系統結構、分析以及設計等相關內容的掌握,還能夠起到一定的知識鞏固作用。
4.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反思
為提升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還需要授課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反思。比如,授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并鼓勵學生多進行創新學習,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該種教學優化策略,不但能夠鍛煉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科思維,同時還能夠為更好地開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提供保障。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高中蘇教版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在必修二中有“流程的優化”相關內容。當授課教師對該節內容進行實際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際生產中的方案優化、造價最低等問題進行反思;還可通過多媒體將具體流程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切身感受這些問題,為其進行反思提供直觀依據。學生在進行反思的過程中,會發現各流程的缺陷,并通過小組探討及個人研究找到解決策略。
通過該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相關思維能力進行有效鍛煉,從而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和提升,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
結語
授課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時,不僅需要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所學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實踐以及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就需要授課教師能夠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教學內容以及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帶領學生暢游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知識的海洋中。
參考文獻
[1]張強.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新通信,
2019,21(08):180.
[2]董西辰.核心素養下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
(0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