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黑鯊、紅魔、ROG都不同的是,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按照掌機的設計思維,從底層徹底打亂,對手機內部架構進行了重新設計,在這當中又要能滿足游戲體驗的更高需求。所以,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可以說是非常豪橫的,內部裝了兩個喇叭、兩個X軸線性馬達、兩塊電池……
等等,兩塊電池?如果說雙喇叭、雙馬達還算是游戲體驗的加分項,但兩塊電池外加兩個充電接口,反倒更像是一種討巧。傳統手機的內部結構,90%都是常規的三段式,主板、電池、副板上中下依次排列,但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采用了完全不同的中置結構。
主板橫置在中間,占據了原來電池的位置,因而電池就只能分置左右,聽筒和副板再分別分置。一塊5000mAh的電池被拆分成了兩塊2500mAh電池,因此聯想也想到了一個實現90W快充非常討巧的方法。
事實是,從4月開始,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就多次預熱將首發90W快充,預熱時宣傳的也是“不玩文字游戲不玩套路,是真的90W有線快充”。但6月時,3C認證顯示其配備最高20V/2.25A 45W快充,當時坊間就有猜測其90W實際是兩個45W的充電器同時使用,沒想到還真猜對了……


在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之前,市售手機中充電功率最高是65W,它們的實現方式都是通過一塊電池內的雙電芯串聯結構實現,充電時雙電芯一起充,達到低壓高電流快充。而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中的兩塊電池實際是各對應一個充電接口,每個接口輸入功率都是最高45W,只有兩個接口同時充電的時候,才能達到45W×2的效果。
為什么說這是一種妥協呢?因為這里聯想為了實現快充其實有一個明顯的體驗上的硬傷。如果我想要達到最快的90W,那我就要插上兩根線,并且使用原裝的雙口充電頭同時充電。
有人可能會說,也可以不用原裝雙口充電頭,隨便拿兩個PD充電頭,就可以實現45W+45W、45W+27W、18W+18W等等多種快充組合。好家伙,我為了給它雙充,不僅要用兩根線,還要用兩個充電頭?

邊充電邊玩半小時后(背面)

邊充電邊玩半小時后(正面)
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的90W快充很難說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文字游戲”。尤其是目前OPPO、小米、vivo等廠商早已進入了秀肌肉式的超級閃充競爭,先是OPPO的125W超級閃充正式亮相,幾乎同時iQOO也公布了120W超快閃充技術,小米100W超級快充也早已官宣,而且與實驗室技術不同,這次大家都做好了實打實的落地產品準備,聯想算是正好蹭了熱度。
還需要“防坑”的一點是,雖然宣傳上,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是全系標配90W快充,但只有售價5999元的頂配版,才配備了這個90W雙USB-C PD充電器,而且不同版本附帶的充電頭和數據線有所不同。

8+128GB版本僅標配45W單口充電頭,數據線也只提供了一根USB2.0的;12GB版本的充電頭是雙口65W,不過要想實現65W的充電功率,也是需要兩個口子同時充電的,這是不是有點像脫了褲子放那啥?
事實上,聯想這樣的做法也是慣用的市場營銷手法,站在銷售角度,無論啥時候價格、參數這些都是最為敏感的,為了實現這樣的效果,90W快充只是其中之一的手段,搶個高通驍龍865 Plus的首發當然也算。
就我手上的這款頂配版的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來說,除了驍龍865 Plus,還有16GB+512GB內存,UFS3.1+LPDDR5,以及144Hz的屏幕刷新率和240Hz觸控采樣率,各項數字都轟到最高,安兔兔跑分輕松上了64萬。
不過這些都不足以成為游戲手機的護城河,因為其他機型都是可以復制的。更何況,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在玩90Hz《和平精英》時,開啟“一鍵超神”模式依然會有偶發性的掉幀情況。
說到游戲體驗,這次讓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引以為傲的主板中置設計,玩游戲時手指避開了主板這個發熱大戶。但我也發現,如果是邊充電邊玩游戲,相信這是大部分重度玩家都會干的事,那么電池區域尤其是邊框部分還是會有明顯的升溫,而這部分正是我們手指直接接觸到的地方,正面屏幕也有同樣的情況。
因主板中置式的設計,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不管是前置還是后置攝像頭都變成了“居中”設計。正面前置彈出式攝像頭位于側邊框中部,當橫置手機時正好是正對方向,這基本等于舍棄了常規的豎置自拍,橫置自拍如果能習慣也還好。
當然這顆前置鏡頭真正的作用,是為了游戲主播一邊玩游戲一邊還能直播出鏡,這是一個游戲主播的功能癢點嗎?
首先我發現,當彈出前置攝像頭的時候,自拍畫面會對游戲畫面有遮擋,必然會影響游戲體驗。但更不能忍的是,以玩游戲時的握持姿勢來說,前置鏡頭就是一個從下往上對著鼻孔的死亡角度啊,別說是女主播,純爺們都不敢這么拍……
就像把前置攝像頭打橫放在中間一樣,UI界面的橫平化,也有點一廂情愿。為了凸顯橫屏理念,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在初始狀態,默認就是橫屏的,圖標排布、系統級應用等都做了橫屏顯示優化,可一旦點開微博、微信、淘寶、地圖這些第三方應用,立刻就會被打回原形。
除非你把這部手機純粹當作一個游戲機,否則日常的豎屏使用多少還是有些怪異和不便,比如豎置握持手機時,手指必然會摸到后置鏡頭;微信視頻通話、豎屏自拍時,手指又經常會跟彈出的前置鏡頭“打架”。
把手機橫過來變成游戲手機,看起來新鮮,但從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Pro這款產品來看,噱頭式的營銷就不提了,核心功能上也無法從其他游戲手機中真正脫穎而出,而且它比其他游戲手機更加難為普通用戶所接受。
游戲手機興起的大背景是手游的持續火熱,游戲主播、電子競技也越來越受認同,同時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那些想走小而美路線的二三線品牌,避開華米OV的戰火。楊元慶曾公開表態手機業務——“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讓它盈利”,因此,聯想手機最終走到游戲手機這條路上也就不奇怪了。
但游戲手機市場早已不是三年前的蠻荒狀態,和同為PC背景的華碩ROG Phone相比,聯想拯救者品牌和ROG品牌在玩家心中都不在一個量級,而和紅魔、黑鯊相比,無論品牌形象、口碑以及背后的支持,聯想都不如這兩者,更不要說在游戲手機市場的成熟度和生態建設,聯想都要落后一大截。
每次說到聯想手機,總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從旁觀者角度來說,聯想手機在不斷的放棄、重啟之間搖擺,路越走越窄,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低,長期處于1%以下。沒有停歇過的人事、產品線、品牌調整,高峰時期甚至有ZUK/Moto/樂檬等8個產品線并存,卻沒有一個系列能超過三代。這似乎已經成了聯想手機的宿命,拯救者電競手機不僅不能幫助聯想逆風翻盤,甚至可能連自己都拯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