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鄧運
白天走村串戶查問題、補短板。晚上開會研判、完善資料,布置次日任務……這是水城縣坪寨鄉脫貧攻堅決勝團連軸轉的工作狀態。
“在了解到貧困戶缺少必要生活物資,鄉鎮缺少補短板資金這一問題后,我們積極向白云區扶貧辦匯報,努力促成白云區19家單位與水城縣10個鄉鎮(30個村)結對子幫扶。”貴陽市白云區駐六盤水市水城縣幫扶工作組隊員鄧明禮說。
“掛牌督戰”集結號吹響以來,水城縣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指揮長,縣人大、縣政協主要領導及有關縣級領導為副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28個鄉(鎮、街道)對應成立28個決勝工作團,把補齊“3+1”短板——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作為攻堅重點,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強弱項、補短板,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
掛牌督戰,既要“督”,更要“戰”。坪寨決勝工作團由坪寨鄉統籌選派的28名鄉干部,縣級下派的12名輪戰干部及32名村干部,50名村民小組長等122人組成,堅持吃住在村,嚴格落實“五個100%”要求,分片包保到村民組,把攻堅力量延伸到組、到戶、到人。
脫貧攻堅總攻殲滅戰,坪寨決勝工作團白天在田間地頭布產業,晚上到農戶家里細走訪,緊盯難點問題,逐項逐戶排查……“哪里有缺口,決勝工作團的隊員就補到哪兒。”坪寨鄉黨委副書記、播落村決勝工作隊隊長黃輝說,針對發現的短板、弱項,工作隊每周進行研判,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分階段分步驟、因戶因人分類施策,點對點精準補齊短板弱項。

水城縣扶貧干部下村走訪。(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鄧運 攝)
作為“9+3”掛牌督戰重點縣,水城縣緊緊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工作要求,聚焦剩余1.26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以百折不撓的韌勁,消滅“彈性空間”,加速補齊“3+1”短板,從嚴從實從緊推進掛牌督戰工作,全力發起大總攻、大沖刺。
“時間緊、任務重,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水城縣從嚴從實打好突出問題銷號戰,堅持把問題整改作為改進工作的有力抓手和總攻決勝的重要內容,全力狠抓中央和省市各級督戰反饋問題整改落實。與此同時,持續發力打好脫貧成果鞏固戰,堅持攻余貧、防返貧、遏新貧同步使力、三向發力,持續完善鞏固機制、壓實監測責任、緊盯重點鞏固提升,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擴大脫貧戰果,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目光向上”強化作戰體系,通過點面結合、上下聯動、分級掛牌、責任到人方式,以最硬的作風堅決拿下脫貧攻堅的最后堡壘;“腳步向下”細化責任落實,組建水城縣組織系統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隊,實行分片包鄉專職督戰,督到戶、督到項目,推動力量下沉到村到戶到人,確保督戰力量和督戰效果。
當前,水城縣正緊盯剩余1.26萬貧困人口,干勁不松、責任不變,持續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已形成縣有掛牌督戰指揮部、鄉有決勝團、村有決勝隊、戶有幫扶責任人、面有縣級工作專班的攻堅格局。
眼下,水城縣正搶時間、拼干勁,一鼓作氣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剩余貧困人口高質量如期全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