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東
(大同煤礦集團宏大豁口煤業有限公司, 山西 臨汾 041000)
礦井提升機擔負著井下設備人員、設備、材料等運輸任務,其能否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礦井生產安全[1-2]。隨著礦井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提升,礦井提升機結構更為復雜,若提升機中某些部件出現故障會導致整個礦井運輸系統出現停滯,因此,對礦井提升機故障研究顯得十分有意義。眾多的研究學者對礦井提升機故障診斷技術進行研究,其中王大虎等[3]采用模糊神經網絡多提升機使用過程中故障進行診斷,并通過Matlab 軟件對提升機液壓系統故障進行模擬分析;李娟娟等[4]對提升機故障診斷研究發展歷程進行歸納總結,指出各種故障診斷技術存在的不足及有關改進措施建議。文中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對礦井提升機故障類型進行分析,并對提升機故障診斷方案進行設計,以便提升礦井提升機使用效率。
在提升機使用過程中齒輪箱故障是最常見故障類型,有以下幾種[5-6]:
1)齒輪箱油溫過高,該故障主要發生在潤滑點位置,故障原因主要是由于潤滑油供應不足造成。
2)滲漏油,該故障主要發生在箱體結合面或者內齒圈。
3)齒輪箱齒輪軸打斷或者打滑。
4)軸承故障,主要是軸承內溫度異常或者內部濾芯中含有雜質。
5)膠合,主要是由于齒輪接觸表面金屬出現熔焊,多發生在撕落齒表面金屬層。
6)齒輪折斷,表現為斷口或者斷齒,主要出現在高速運轉的小齒輪上。
7)齒輪箱發出異常噪音,具體異常產生原因見圖1。

圖1 齒輪箱異常噪音形成原因
1)定子使用過程中產生異常電磁振動,主要原因有:底座與電機外殼間的連接處出現松動,造成電機產生共振;鐵芯與定子線圈間出現松動;定子三相磁場發生相對轉移造成不對稱。
2)氣隙不均衡造成出現電磁振動,主要原因為動態、氣態氣隙不均衡。
3)電機轉子異常導致電磁振動。故障特點表現為:電磁振動頻次隨著電機負載增加呈增加趨勢;轉子異常會引起轉子動態偏心或者電磁振動顯現。
4)轉子運行不平衡導致出現機械振動,具體故障特征為:電機轉子徑向振幅顯著大于軸向振幅;轉子振動幅值隨著轉速增加顯著增大;頻率和轉速頻率相等。
提升機滾筒結構包括有主軸、軸承以及卷筒等零部件、制動器、液壓站等設備,具體礦井常用的單筒纏繞式提升機結構見下頁圖2。
滾筒出現故障的類型主要為滾筒開裂或者開焊,具體原因主要由于滾筒外部殼體強度低。排查故障主要依靠現場作業人員人工觀察發現。

圖2 單筒纏繞式提升機結構
礦井采用的提升機結構組成包括有電動機、天輪、減速器以及滾筒等,不同故障檢測部位需要采用不同類型傳感器進行監測[7]。對于滾筒、電動機或者天輪等產生的振動類機械故障,可以采用振動傳感器對故障進行監測及診斷;滾筒偏擺可以通過壓力傳感器以及位移傳感器監測。文中以山西某礦主井采用的JKMD-2.8x4(3)E 礦井提升機為研究對象,具體設備參數見表1。

表1 提升機設備參數
提升機故障診斷方案以傳感器監測結果為基于構建,結構包括有監控上位機、信號調理器、數據采集卡以及檢測傳感器等構成,具體實現的功能包括有基本運行參數顯示、同步數據采集及監測數據存儲等,具體構建的提升機故障診斷系統方案見圖3。
在提升機內布置的監測傳感器類型包括有溫度傳感器、線性傳感器(位移傳感器)、速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等類型。具體布置傳感器安裝位置要求為:將傳感器布置與遠離影響設備運行的環境中;盡可能要將傳感器布置在離軸承相對較近的位置;選擇布置在機器設備相對較為靈敏位置;布置在與故障點相近為主;布置傳感器位置處應有足夠剛度。
根據礦井使用提升機情況,在提升機上布置的傳感器位置見圖4 所示。
具體傳感器安裝位置以及數量、要求為:在提升機上布置位移、壓力、溫度以及振動傳感器數量分別為8 個、8 個、12 個以及12 個,其中1 號~9 號、14號、16 號、17 號、20 號位置處均安裝傳感器類型為振動、溫度傳感器;在10 號—13 號位置處安裝的傳感器類型為壓力以及溫度傳感器;在15 號、18 號、19 號位置處安裝的傳感器類型為位移以及壓力傳感器。

圖3 提升機故障診斷系統方案

圖4 提升機傳感器布置位置示意圖
該診斷系統結構組成包括有監控中心上位機、信號調節器、傳感器以及數據采集卡等,具備數據采集、存儲以及顯示等功能,通過布置傳感器可以對提升機故障發生位置及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及早發現故障并進行處理,確保提升機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