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仁
2020年7月23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與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在霧都賓館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協同立法、聯動開展監督等形式,共同研究破解區域發展中的共性難題,為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
這是貫徹中央以及四川省委、重慶市委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川渝兩地人大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按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鍵”,擘畫了新時代川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四川省委和重慶市委認真貫徹中央戰略決策部署,采取一系列務實舉措,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川渝之間各個部門、各個市州區縣、各個領域,開展了系列交流、互動,掀起了唱好“雙城記”、建設“經濟圈”的熱潮。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充分發揮人大制度優勢,不斷深化地方人大合作,共同研究解決區域協同中的共性問題,共同保障改革發展中的共性需求,共同助推國家重大戰略順利實施,是川渝兩地人大的使命所在、職責所系。
根據合作協議,兩省市人大常委會將在協同立法、聯動開展監督、代表活動、人大制度理論與實踐研討四個領域加強合作,這些對于兩地人大來說都是全新的課題。
面對新的課題,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表示,在合作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個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法履職,堅持務求實效。
首先,兩地人大的合作,必須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戰略要求和重點工作,立足人大職能,以問題和效果為導向,依法協同助力重點工作和重大任務有序有力推進。
其次,要立足職能職責,準確把握合作重點。協同立法方面,重點在制定立法規劃和計劃以及法規制定、法規實施監督、法規清理等環節,加強溝通與合作。聯動監督方面,選定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關的重要事項、重大項目,聯動開展監督,有效推動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落實。協同開展代表活動方面,可以適時組織兩地人大代表開展跨區域視察調研。同時,加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的協同研究。
第三,高標準推進具體合作項目。合作協議的落實需要具體項目的推動,合作的效果也需要通過具體項目來體現。兩地人大可以把雙方共同關切的、最重要的、最急迫的項目,作為協作推進的切入點,努力形成良好協作成果。
簽署協議,標志著川渝兩省市人大合作進入了新階段。兩地人大將在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等領域深化合作,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豐碩的合作成果,展現新時代人大的擔當和作為,不斷推動人大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