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S. Linthicum 沈建苗

我非常喜歡IEEE對新興云計算領域的報道。文章的技術深度不會吸引普通IT讀者去訂閱,但我喜歡文章對于新穎創新的關注,以及證明創新的詳細解決方案,有時甚至太過詳細了。
我最近讀到了一篇題為《移動云卸載的節能決策》的文章。它不由得讓人們注意到一點:移動計算設備已與云共存了10多年。我們還沒有在移動設備處理和數據存儲的分層方面表明立場或提出最佳實踐,也許是時候這么做了。
該文指出,移動計算概念結合了公有云的優點和移動“終端”的優點。終端一詞曾經指笨拙的設備,這種設備提供和使用信息,但并不處理信息。
考慮到我們計劃將盡可能多的處理和數據存儲交給公有云,這仍然是個恰當的比方。技術小型化,加上技術價格低廉、唾手可得,將一些處理和存儲功能放在移動設備上就顯得很方便,因此,移動設備成為“智能”終端。不過最佳實踐是將盡可能多的功能交給基于云的遠程系統。
文章所說的卸載是移動計算應用已處理了多年的問題。質疑處理和存儲的位置很常見。處理和數據存儲放在移動設備上有其理由,即與用戶的交互應接近零延遲。
當然,這么做存在一個缺點。將大部分處理和存儲放在設備上時,會降低設備的性能。額外的處理能力還會更快耗盡電池電量。正如文章指出,基于云的存儲和處理可以帶來許多好處,包括節省能源、提升性能和增強可靠性,更不用說移動應用開發人員可以更方便地集中訪問程序和數據了。
真正的“啞”終端移動設備將不包含任何處理或數據。至于基于云的移動應用和數據,依賴后端意味著如果云端不可用,你的移動應用將陷入困境。
如今的移動設備是啞終端和智能終端的混合體。經常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飛行或者在蜂窩信號弱或沒有信號的地區旅行的那些人已經發現,哪些應用可以繼續正常使用而無需實時更新、哪些應用根本無法使用。
隨著網絡連接變得更快速更可靠(轉向5G),將數據和處理卸載到云端是多年來的一個新興最佳實踐。現在,公有云是用于集中數據和處理的首選平臺。這種架構有許多優點,它是計算界無可爭議的未來。
本文作者David S. Linthicum是德勤咨詢公司的首席云戰略官,也是國際公認的行業專家和思想領袖。以上僅代表他個人觀點。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564156/why-data-and-processing-should-live-in-the-cloud-not-on-devic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