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水里的蜘蛛
我所喜歡的作家汪曾祺先生是里下河地區高郵人,他的老家離我的老家泗陽很近,直線距離也就100多公里,算是我老鄉。高郵和泗陽許多風俗習慣都相同,包括對一些動物的稱呼,比如都把黃顙魚叫昂嗤魚或昂刺魚、蒼鷺叫青樁等。
但對水黽的稱呼卻不同,我們叫賣鹽的,高郵人叫水蜘蛛。汪曾祺在他的名篇《受戒》里就提到過這種動物:蘆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蘆穗,發著銀光,軟軟的,滑溜溜的,像一串絲線。有的地方結了蒲棒,通紅的,像一枝一枝小蠟燭。青浮萍,紫浮萍。長腳蚊子,水蜘蛛。野菱角開著四瓣的小白花。驚起一只青樁,擦著蘆穗,撲魯魯魯飛遠了。有人考證過,這里所說的水蜘蛛就是水黽。
把水黽叫水蜘蛛,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起碼它和蜘蛛在外形上有相似之處,都有長長的腿,又在水面上生活,乍看上去,真像是一只蜘蛛趴在水面上。但要仔細看,又會發現,它和我們平常見到的真正的蜘蛛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首先蜘蛛的身體明顯地分成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頭胸部和腹部相接的腰很細,有個圓溜溜的大肚子;而水黽的身體直直的一條,看不出腰來,像根小樹枝。其次是腿的數量,水黽有6條腿,兩條小短腿折疊在頭前,4條大長腿撐在水面上;蜘蛛的腿則要多一些,有8條,而且都落地。
我今天寫的水蜘蛛并不是汪曾祺說的那種模樣有點像蜘蛛的水黽,而是一只真正的蜘蛛,一只生活在水里的蜘蛛。
你不得不承認,蜘蛛這家伙還是蠻有本事的,天上地下都有它的地盤。最常見的是在空中張只大網的那種,它蹲在網的中央或躲在網的外面一個陰暗的角落,靠一根連接在網上的蛛絲來感知網上的動靜;還有一種把網張在低處,平鋪在地面或植物的身上。雖然網張的位置不同,但目的只有一個——捕捉獵物。有個謎語:“小小諸葛亮,獨坐軍中帳,擺成八卦陣,專抓飛來將。”說的就是它,它織的這張網是一張獵網,我懷疑成語“天羅地網”是不是也跟它有關系,我猜可能是古人看到它這樣捕獵才想出了這個成語。
現在,蜘蛛又把它的勢力范圍擴大到了水里,真是世界之大,沒有它去不了的地方。
高郵人把水黽叫水蜘蛛,不知道水黽會不會有意見,但要是水蜘蛛有思想的話,我猜它八成不會很開心,它可能會覺得這樣未免太小看了它:你水黽算什么東西?不就是會在水面上滑來滑去地跑跑馬嗎?這個技能我也會,沒什么了不起!但我會的你就不一定會了,你能在水底蓋房子嗎?能在水底生活嗎?這些你都不會,憑什么叫了我的名字?壞了我的名聲。
水蜘蛛的過人之處
但凡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動物的呼吸方式一共有4種:一種是皮膜呼吸,如水蛭、蚯蚓等;一種是氣管呼吸,如昆蟲等;第三種是鰓呼吸,如大多數的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等;第四種是肺呼吸,如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動物等。
這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不同造成的,用鰓呼吸的動物能把氧氣從水里解析出來,而用肺呼吸的動物則能把氧氣從空氣中解析出來,若換了位置,把水生的動物放到陸地上,或把陸生的動物放進水里,時間短還好說,時間一長就會有生命危險,不是被憋死就是被淹死。
我們小時候不知道這些,誤以為昆蟲的呼吸器官也和人類一樣,是長在面部的,我和小伙伴恒超、恒楊,還有我二哥陳墜子曾做過實驗,把螞蚱的頭按在水里,看它能撐多久,實驗的結果讓我們很驚訝。我們驚奇地發現,螞蚱居然淹不死,這可太神奇了。我們不知道它的“鼻子”其實是長在腹部的,只要把它的腹部浸在水里,用不了多久,它就會一命嗚呼。
水蜘蛛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昆蟲,但它和昆蟲一樣用氣管呼吸,雖然生活在水里,骨子里卻還是和陸生動物一樣,它的呼吸器官分布在腹部各處。一般來說,陸生的昆蟲在水里待不了多長時間,長時間不換氣會被憋死,但水蜘蛛是特例,它甚至可以在水里待上一整天不露頭,這可不是一般的陸生動物能夠做到的。要知道,它并不是像我們小時候用螞蚱做實驗那樣只把頭埋進水里,而是全身都浸泡在水里。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水蜘蛛到底有什么過人的本領可以在水下待這么久?其實只要稍微用點心就會發現,身在水下的水蜘蛛渾身上下白亮亮的,像鍍了一層銀,怪不得它還有個名字叫銀蜘蛛呢。這個名字在岸上看不出來,一到水里就很明顯了。
它的這一身白亮亮的、好像銀甲一樣的東西其實是一層空氣的殼。蜘蛛的腹部和肢體上布滿了濃密纖細的防水絨毛,當它們從水面潛入水底時,這些濃密的細毛就裹挾著大量的空氣隨之一起進了水底,這些空氣進入水中后就變成了細密的水泡,附著在蜘蛛身體的周圍,像是給蜘蛛的身體裹上了一層空氣罩,由于光線在水中發生折射,這些水泡就變得白亮亮的,看上去像是在蜘蛛身體的外面鍍上了一層亮晶晶的銀。
所以,不要說水蜘蛛,就連普通的蜘蛛也能輕松地在水里待上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原因就是它的腹部裹了一層空氣的膜,也就是氣泡,這些氣泡里儲藏的空氣足夠它在水里待上一段時間。但這個氣泡并不是很大,所儲存的空氣有限,不夠它一小時甚至半小時用的,更不用說在水里待上一天都安然無恙了。
這就是水蜘蛛的過人之處了,它不同于其他普通蜘蛛的優越性就在這里顯現了出來。它也織網,但它織網并不是為了捕獵,而是為了安家,說得更直白些,就是為了儲存空氣。我們都聽過一句俗話,叫“竹籃打水一場空”,蛛網的眼比竹籃的縫隙更大,空氣比水的密度更小,竹籃都盛不住水了,蛛網又怎么儲存得了空氣?但事實就是如此。如果在陸地上,蛛網確實留不住空氣,但到了水里,這一切就變成了可能。
水蜘蛛的家
水蜘蛛先潛到水底,尋找適合安家的處所,地點選好后,就開始在水生植物或水下的石頭間吐絲結網。網結好以后,水蜘蛛就重新回到水面,利用腹部的絨毛把空氣搬進水底,并設法裝進網袋中。由于蛛網本身粘附性大,加上網眼又比較細密,本來在陸地上很自由不容易抓住的空氣,到了水里變成氣泡就很容易掛在網壁上,乖乖地成了蛛網的囚徒。等到水蜘蛛上上下下幾次之后,網袋里的氣泡越來越多,最終成了一群。蛛網也因氣泡的加入而改變了形狀,變成了鐘罩形,像一個袋子,又像一個小型沉箱。
這個儲滿空氣的網袋的神奇之處在于,它不但可以儲氧,還可以制氧——能不斷地從氣泡周圍的水中吸取氧氣。科學家們把這個裝置稱為水蜘蛛的“物理肺”。
無脊椎動物專家羅杰·塞穆爾教授和斯蒂凡·赫茲博士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德國艾德河中采集了水蜘蛛,在實驗室里模擬了一個水蜘蛛的生存環境——一個雜草叢生的死水池塘。通過觀察和儀器的測試,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氣體交換機制,這種機制與一些動物在水中用鰓呼吸的機制類似。塞穆爾教授說:“當蜘蛛從氣泡中消耗氧氣時,氣泡中的氧氣濃度降低。當氣泡中氧氣含量低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時,氣泡就會從水中吸取氧氣。蜘蛛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會排出并溶解于水中,永遠不會在氣泡中積聚?!迸c其他通過鰓部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動物不同的是,水蜘蛛不得不解決空氣中的其他氣體問題。塞穆爾教授解釋說,“當你在一個密閉氣泡中從氣體混合物中吸取一種氣體時,其余氣體的濃度肯定會升高。由于氧氣被從氣泡中吸取,而二氧化碳又沒有積聚,這就必然導致氣泡中的氮氣濃度升高?!彪S著氮氣被排出氣泡,氣泡就會破滅,但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根據科學家的實驗結果,這一過程持續時間大約為一天。塞穆爾教授表示,“在非??釤岬奶鞖饫铮m然新陳代謝比通常要快,但如果水中氧氣充足,蜘蛛可以一直待在水中?!边@就意味著蜘蛛不需要頻繁返回水面,這也大大降低了被水面捕食者攻擊的風險。
有了充足的氧氣,水蜘蛛在水下的生活就變得容易了,在水里蛻皮、成長、談戀愛、成親、生育后代。
對水蜘蛛來說,這個儲滿空氣的網袋就是它最重要的東西,是它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它,一切都將成為泡影。所以,水蜘蛛對這個家格外重視,除了時常補充空氣外,還特別留意周圍的動靜,一旦發現有危險的苗頭,就會拖著網袋搬家,直到找到安全的地點為止。也有人把水蜘蛛的這個水下的家稱為它的潛水艇,很形象、貼切。
韓開春:作家,出版自然文學系列叢書《蟲蟲》等,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散文獎、紫金山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