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8年6月z市中心醫院
“楊博士,您確定要這么做嗎?這畢竟是第一次嘗試,成功率不會超過30%,您身份特殊……”
“不用說了,為了科學和人類的進步,我就算犧牲了也值得。”一位年輕的科學家躺在手術臺上看著詢問他的醫生說。他的身上插滿了大大小小的針管,密密麻麻的線纏緊他的身子,四周來來往往檢查儀器的醫生都是全國著名的手術專家,他們或在重大的手術中擔任過主治醫師,或在著名報刊中發表過論文。他們的名字響徹全國。
緊湊的聲音從厚重的防護服中傳了出來。“呼吸正常。”“心率正常。”“各項指標均正常,可以開始手術。”
隨著一聲聲報備完成,主治醫生揮手示意手術開始。
這注定是一個不能讓人平靜的時刻,時間隨著心率機的“滴嗒”聲一分一秒地過去。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在等待。
終于,手術室門前的顯示屏忽閃了幾下,發出了綠光。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二十年的等待沒有白費,這是一個跨時代的時刻,人機融合技術將會帶領人類走向新的領域。”幾位醫生推開手術室的大門,臉上滿是手術成功后的喜悅和疲憊。無數記者蜂擁而入,彼此推擠著對方,數不清的媒體話筒環住了醫生的胸膛。在閃光燈下,醫生一一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人機融合實驗成功了”,這一消息傳遍大江南北,人們議論著人機融合的可能性與前途,當然還有這個實驗的主角——楊博士。
楊博士原名楊不朽,于是,這個人機融合實驗也被稱為“不朽計劃”。
“不朽計劃”誕生于2148年。當時科技停滯不前,人才極為短缺。當時有人提出,科技如果滿足不了生產力的發展,勢必會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一時間政府收到的投訴信塞滿了整個辦公樓大廳,就在他們焦頭爛額時,也不知是哪個叛逆少年匿名發來郵件,抱怨學習太累,說如果能夠創造出儲存知識的芯片,直接插入人腦,就可以免去學習的辛苦。
這讓科學家們靈機一動,開始大力研究知識芯片植入大腦的技術。那時的楊不朽年輕壯志,一心想用所學的知識為人類做貢獻,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實驗團隊,沒幾年就成了團隊的總負責人。終于,二十年的付出換來了這一天的到來,人機融合實驗的成功,也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
隨后短短五年時間,人機融合技術已在各個領域普及開來,越來越多受益于芯片技術的人加入芯片的研究行業。如今芯片已具有偵測情緒和連接外部設施的功能,也就是說,人們一旦產生焦慮、傷心等負面情緒,芯片就會自動刺激大腦產生激素來緩解自身情緒,而且芯片還可以和體外的機器對接,直接控制機器的行為動作。不僅如此,人們還建造了一座能量塔,為全球的芯片提供能量補給。
芯片行業成了22世紀最受歡迎的產品,只有寥寥無幾的守舊派,還在堅持不使用芯片。
2173年首都議會廳
“楊博士,請不要再使用芯片了,全國近40%的人都安上了芯片,其中有一大部分還是年輕人,芯片只會越來越加深他們對外物的依賴,變得越來越懶惰,如果有一天,芯片失效了,你想過會怎么樣嗎?”“楊不朽,芯片技術如果不加控制遲早會毀了人類。”經常有反對者,堵在楊不朽的辦公室樓下斥責他。面對反駁,楊不朽不由嗤笑一聲。
最近幾天,楊不朽時常出現走神現象,經常一眨眼就過了半個多小時。難道是因為睡眠質量不好?楊不朽暗暗想。
8月的一天,楊不朽突然接到一封密信,上面寫著:有地區產生了大規模的團伙暴動事件,警方趕到的時候,暴動的發起者都已服藥自殺。經調查,這些暴動的發起者并沒有犯罪前科。同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植入過芯片。
楊不朽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說,芯片應該會控制這些人的情緒,當他們產生想要犯罪的念頭時,就會被芯片刺激大腦所產生的激素抑制,不應該會有如此密集性群發性的犯罪行為。
但這次團體犯罪并不是一個結束,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幾乎每隔幾天就會發生一起團體暴動事件,而且每一次主謀都會在警察到來之前服藥自盡。同時,法醫從主謀尸體里發現了不同的芯片碎片,無一例外。
一時間,驚恐一片,那些植入芯片的人更是惶恐,整日把自己鎖在家里不敢外出。
2174年5月能量塔
悲劇還是發生了。
所有植入芯片的人突然暴起,殘殺同胞,人們哀嚎著,痛哭著,血染紅了大地,四處都是行兇者和逃跑的人,社會陷入黑暗。
而此時的楊不朽正陷入掙扎之中,他的大腦不斷被芯片侵犯,意識逐漸消散,他用力拍打自己的頭顱,神經的疼痛、身體的不受控制讓他痛不欲生。
“我做了什么?我究竟做了什么?”這么多年來,他嘲笑的那些保守派,都像在諷刺他,他所相信的科學、努力獲取的成功,都被現實狠狠地按在塵埃之中反復蹂躪。
“還能做什么?”楊不朽苦笑道。他斜視著窗外,猛然看到遠處反射著光的建筑,對,能量塔,只要關閉能量塔,一切就結束了。
楊不朽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能量塔,風吹過眉梢,傳來遠處的廝殺聲,腦袋里嗡嗡地響,芯片正不斷地侵蝕他的意識。可楊不朽沒有停,他不斷跌倒,又不斷爬起,匍匐前進著。這一次,他不是為了科學,而是為了理智。
他用盡全身最后一絲力氣握住能量塔的總閥門,向下一拉,“嘀”的一聲,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2274年市中心歷史博物館
一座潔白的偉人雕塑佇立在大堂中央,它的身體由特殊的合金材料制成,能夠存放幾千年乃至幾萬年。他傲視著人類,似是威懾,又似是告誡。
解說員站在雕塑前,訴說著沉痛的歷史:“我們的前輩曾經在追求科學的道路上,走過許多彎路,一百年前的科技暴亂幾乎讓人類毀滅,他們用生命告訴我們,我們反對一些技術,并不是阻止科技的發展,而是希望人們在追求科學的途中,停一停,反思自己,不要讓欲望與自大蠶食了我們的理智,不要讓科學成為我們懶惰的助推器。”
李奕霖: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2019級(11)班學生?
指導教師:呂宏佳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