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羽飛(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人民醫院)
肝硬化作為肝膽外科的一種常見病,病因有很多種,其中歐美國家主要是由于酒精型肝炎引起,而我國主要是因為病毒性肝炎。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治療肝硬化”的藥物,但其實肝硬化并無特效藥,只能從病因出發控制病情的發展。所以,患者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當受騙。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據有關研究報道,我國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尤以慢性乙型肝炎與丙型肝炎最為常見。目前,對于病毒性肝炎的最主要治療方法當屬抗病毒治療。乙肝患者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很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衰竭,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針對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來說,抗病毒治療并不能將患者體內的病毒清除掉,而是利用這種方式控制病毒的復制,防止病情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對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最為關鍵的一步,是要從關鍵步驟開始控制肝硬化的病情進展。

針對慢性乙型肝炎有兩大類抗病毒藥物,即干擾素類和核苷(酸)類。而經藥監局批準的只有兩種干擾素和四種抗病毒口服藥。干擾素類包括普通干擾素和聚乙二醇干擾素兩種。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普通干擾素有多種,而聚乙二醇干擾素目前僅有兩種應用于臨床,分別是派羅欣和配樂能。核苷(酸)類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阿德福韋、替比夫定、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以上均為抗病毒藥物,具體使用哪種藥物則需要結合自身的病情判斷后再選藥進行治療。
干擾素與抗病毒口服藥兩者都是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藥物,但兩者的作用機理卻不同。干擾素是針對患者的免疫功能進行作用,由于每個患者體內的抗原都不相同,而干擾素針對的抗原僅有有效地幾種,所以在選擇干擾素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時候并不能保證對每個患者都有效果。但如果適合患者的話則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復制,控制病情的進展,停藥后復發的幾率也小,能很好地發揮抗病毒的效果。而抗病毒口服藥則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控制其進行復制,延緩病情的進展。具有適用范圍廣、作用效果快的優點。但其必須長期服藥進行控制,一旦停藥后復發率很高。

抗病毒口服藥的適用范圍很廣,適合大多數患者,且具有作用效果快的優點。目前,應用于臨床的抗病毒口服藥有:
(1)拉米夫定:每日1次口服100mg。拉米夫定的安全性較高,服藥后的不良反應少。但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病毒耐藥性也隨之升高。據研究報道服用拉米夫定一年后的耐藥率為14%,服藥兩年的耐藥率為38%,服藥三年的耐藥率為49%,服藥四年的耐藥率為66%。
(2)阿德福韋酯:患者在服用阿德福韋酯進行治療時,臨床5年耐藥率可達11%。有臨床研究表明,患者采用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進行治療時,患者對阿德福韋酯的耐藥發生率更低。
(3)恩替卡韋:初治每日一片0.5mg。且恩替卡韋耐藥率低,五年耐藥發生率約為1.2%。
(4)替比夫定:總體療效和耐藥發生率優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患者服藥1年、2年后的肌酸激酶升高的均比拉米夫定組高。但服藥后的不良反應兩者是相似的。
抗病毒口服藥具有起效快、服用方便、適用范圍廣、無不良副作用等優點。口服藥一般采用膠囊或者沖劑,所以服用很方便,而且是直接作用于病毒,能夠很快地控制病毒的復制,且服藥引起的副作用很少,安全性高,但是抗病毒口服藥只能控制病毒的復制,并不能從根本上消滅病毒,所以需要長期服藥,一旦停藥后反彈的幾率很大。而且抗病毒治療若是長期只服用一種藥物的話,很容易產生抗藥性,產生抗藥性后治療效果就不那么好了。所以,在服用抗病毒藥物的時候要注意交叉用藥。也就是說患者可選取幾種不同的抗病毒口服藥,交替著進行服用,在服用某一藥物幾個月后換成另一種藥物服用1個月,然后接著服用原來的藥物,以此交替進行服用。一般來說,藥物會有不同的耐藥性的時限,在一定的時間內是不會產生耐藥,也就是說患者最好在此期間內進行換藥服用。拉米夫定的耐藥時限為9個月、阿德福韋的耐藥時限為1年、恩替卡韋的耐藥時限為2年。
病毒性肝炎并不是不治之癥,但如果患者對此不重視則很有可能產生更為嚴重的病變,威脅到人的生命健康。所以,只要患者確診為病毒性肝炎后就要遵醫囑,積極采取抗病毒的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控制病情的進展,以免引起更為嚴重的肝硬化,甚至是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