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榮 何巴桑
(昆明市晉寧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云南 昆明 650600)
高血壓是一種以血壓增高為主要表現,并伴有多種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在我國具有極高的發病率,一般每三位成年人就有1 例高血壓患者,并且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患病率仍在不斷遞增,對于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及身體健康往往造成嚴重威脅,因此臨床仍在不斷探尋對高血壓有效治療的藥物及方法[1]。本研究臨床予以患者絡活喜治療,并對治療后的動態血壓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研究,詳見下文。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于我院就診的高血壓患者104 例進行觀察,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2 例常規治療,其中男32 例,女20 例,年齡55 ~75 歲,平均(60.56±5.24)歲;觀察組52 例予以絡活喜治療,其中男28 例,女24 例,年齡57 ~73 歲,平均(60.78±5.34)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對比(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以用作比較。納入標準:(1)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準:收縮壓≥140mmHg 或舒張壓≥90mmHg;(2)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障礙及意識障礙的患者;(2)患有其他全身系統主要臟器損傷及功能障礙的患者;(3)對藥物成分有過敏反應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治療,硝苯地平(北京太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87)口服,20mg/1 次,2 次/d。
觀察組患者予以絡活喜治療,絡活喜(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口服,5mg/1 次,1 次/d。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白天血壓平均、夜間血壓平均、24h 血壓平均等動態血壓變化情況,其中收縮壓標準正常范圍是100 ~120mmHg,舒張壓標準正常范圍是60 ~90mmHg。觀察兩組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死等并發癥發生率。
將數據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白天平均血壓、夜間平均血壓、24h 平均血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動態血壓變化情況對比(x-±s,mmHg)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病,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因素,通常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值的現象,大多數患者會在無明顯癥狀表現,并且還可能會引起冠心病及腦卒中等疾病的出現[2]。結合對高血壓病因的分析,大多數患者的具體發病原因仍尚不明確,其危險因素常可見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因素、其他疾病因素以及生活習慣因素等一些誘發因素的影響。
一般臨床約有60%的患者具有高血壓家族遺傳史,還有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壓抑以及噪聲、不良視覺刺激等環境的影響,均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并導致血壓升高。另外隨著年齡增長也會增加發病幾率,還有患者體力活動較少、常年吸煙飲酒等也會導致體內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以及增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另外還有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等也均會對血壓造成影響。疾病因素常見的主要有腎臟疾病如腎小球腎炎以及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顱腦病變等疾病的影響。
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一般以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為主,其血壓升高表現常見于精神緊張、情緒起伏等時,并且在經由休息后逐漸恢復正常。早期時癥狀表現一般不甚明顯,隨著疾病進展,會逐漸有明顯的血壓持續升高表現,并逐漸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胸悶、乏力等癥狀表現,同時多數患者的臨床癥狀會在緊張或勞累后加重,尤其以清晨活動后血壓升高較為明顯,一些心血管事件也常在清晨發生。此外若血壓突然升高至一定程度之后,往往會引起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等癥狀表現,另外還會導致神志不清、抽搐等高血壓危重癥,同時還會導致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器官的損害和病變[3]。
臨床對患者的檢查診斷一般以體格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等為主,由于血壓具有一定的浮動,尤其在情緒激動以及體力活動之下,還會導致血壓升高,因此應以連續測量3 次的平均計下在靜息狀態下測得血壓升高時可診斷為高血壓,同時體格檢查還能夠對繼發性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情況進行檢出,實驗室檢查則以對血常規、尿常規、胸部X 線、眼底、動態血壓監測等為主。依據本研究,對高血壓患者的動態血壓變化情況予以觀察,主要是應用動態血壓記錄儀測定患者在24h 內間隔時間內的血壓值,能夠有效減少單次測量的客觀差異,也有助于篩選臨界及輕度高血壓,對于降壓藥物的降壓效果也能夠有效評定,同時還能夠對預后效果進行觀察[4]。
對患者的治療目標主要是血壓達標,并以此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一般臨床需指導患者減輕并控制體重、減少鈉鹽攝入、脂肪攝入、增加運動量,同時還需要保持心態平穩,另外還需要對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管控[5]。
另外高血壓是一種藥物有效能夠控制但必須經由終身治療的疾病,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應使用推薦降壓藥物,并遵循初始小劑量、長效藥物優先選擇、聯合用藥以及個體化用藥原則,常見治療藥物類型主要有利尿藥、β 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6]。
本研究中應用的絡活喜,也稱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目前世界處方量最大的治療高血壓的降壓藥之一,能夠單獨應用也能夠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對于老年、肝功能不全、身體虛弱的患者均可應用,同時臨床還需要根據患者個體反應進行劑量調整以及血壓水平、生命指標等的嚴密監護,其臨床不良癥狀表現一般較少且較為輕微,最常見的副作用為頭痛和水腫,根據劑量調整可以有效減輕,結合對其療效的觀察,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血壓同時還能夠顯著降低心血管等并發癥發生的風險[7]。
結合本次臨床試驗研究,對觀察組患者予以絡活喜治療,能夠顯著減少由于血管內皮損害而引起的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腦梗死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能夠降低心臟負荷,增加動脈血流量,并通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降低血壓,預后恢復效果較好,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患者予以絡活喜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動態血壓控制效果,還能夠顯著減少并發癥出現,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建議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