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朱曉燕(德陽市旌陽區中醫院)
眾所周知,肥胖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過度肥胖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甚至還會危及生命。據臨床調查顯示,肥胖者出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幾率是普通人的3倍,而“三高”人群又是腦中風的高發人群,因此可以說肥胖是造成大腦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肥胖者容易發生大腦動脈粥樣硬化,肥胖使他們的大腦血管變得又硬又脆,一旦腦壓升高,腦血管很容易發生破裂,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腦出血,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男性肥胖者腦出血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的4倍,女性肥胖者腦出血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的2倍,由此可見,肥胖是造成腦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組織纖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而這種因子過多又很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肥胖也是腦血栓的影響因素之一。據臨床調查顯示,當成年人體重高于理想體重35%以上時,其患有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就增加了6倍,且恢復能力明顯下降。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許多肥胖者都有著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他們大多喜歡吃一些高熱量、高脂肪、高鹽的食物,在這種飲食結構的影響下,他們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風險大大增加,與此同時,血液粘稠度也很高,而這些因素都會對血液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于血管的流通,導致人們一旦出現腦部損傷,治療藥物和營養物質很難進入損傷區域,而有害物質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被徹底清除,從而延緩了康復時間。第二,對于肥胖者而言,由于他們的身體較重,導致他們活動困難,在肢體活動受阻的情況下,患者的病情很難有所改善,從而影響了損傷部位的即時修復。第三,肥胖不僅能夠對大腦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會對患者的其他部位構成威脅,比如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等。當肥胖者發生腦血管疾病時,由于其他系統功能減弱,導致各方面機體能力下降,很容易造成腦細胞不同程度的缺氧,從而引發嗜睡、記憶力減退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意識障礙,進一步加重病情。最后,肥胖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大腦老化,從而提高了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發生率。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肥胖者的大腦比普通人老17年,而超重者比普通人老10年。這是因為肥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腦血管的性能,加劇了其老化速度,導致腦組織退化嚴重,從而增加了腦萎縮的風險,進一步為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肥胖對人體大腦功能具有一定的消極影響,要想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必須要控制好我們的體重。一方面,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肥胖者來說,造成肥胖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吃的多”,二是“吃的不健康”。因此,肥胖者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如果是“吃的多”,可以通過控制食欲來減少進食量,多做一些不喜歡吃的食物,以便降低食欲,從而避免吃的過飽;如果是“吃的不健康”,就需要調整自身的飲食結構,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蘋果、香蕉等,既有較強的飽腹感,又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與此同時,還應該做到忌口和禁食,忌食高熱量、高脂肪、高鹽的食物,比如薯條、肥肉、咸菜等,不喝飲料。另一方面,制定科學的健身計劃,堅持適量的運動。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體重,而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為了避免肥胖,我們必須要堅持適量的運動,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確保每天運動一小時,在保持理想體重的同時,也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上述內容介紹了肥胖對大腦功能的消極影響以及避免肥胖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在此呼吁大家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避免肥胖,進一步降低腦部疾病的發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