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宋玉霞(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腎臟是人體進行水液代謝的主要器官,通過其對有害物質的過濾作用進而保證人體的健康,而所謂的腎病綜合征就是由于腎臟功能出現紊亂和障礙,進而影響人體腎臟的過濾功能,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身體水腫、血脂升高、大量蛋白尿漏出以及體內血漿蛋白降低等綜合征。本文通過詳細闡述腎病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并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飲食禁忌做進一步闡述,幫助腎病綜合征患者做好病情的飲食護理。
腎病綜合征是腎小球疾病的常見表現。其引起病癥的主要原因是多樣化的,對于治療后的反應及其預防后的差異也比較大。一般來說,腎病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
(1)大量蛋白尿:臨床上通過對患者進行尿常規的檢測,在對尿蛋白的定量檢測中如果發現大量的蛋白尿,且尿中有大量的泡沫,導致大量蛋白尿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腎小球的壓力過大,導致腎臟的過濾功能降低,尿中的蛋白沒有被進行完全過濾進而導致形成大量的蛋白尿。
(2)低蛋白血癥:由于腎病綜合征患者在飲食方面有所禁忌,進而導致其腸道功能也有所減退,進而對蛋白質的吸收量不足,而肝臟具有的合成功能不能滿足其在對蛋白質的丟失量,這樣就進一步加重了低蛋白血癥。
(3)水腫:由于腎病患者的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進而影響其對水分的吸收,水分通過漏出組織間隙,進而引發水腫。首先出現水腫是皮下組織較疏松的部位,如眼瞼、臉部等,進而出現于下肢,下肢通常會從腳踝開始,出現指壓性、凹陷性的水腫,嚴重時會出現全身性的水腫,引起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以及心包積液等。其次,患者出現水腫可能與體位存在明顯的關系,如果只是出現一側下肢與體位無關的固定性水腫,則需要考慮其是否為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4)高脂血癥:患者由于腸道功能的減退,對蛋白質的攝入量將減少,進而機體對攝入蛋白質的分解也將減少,而肝臟合成的脂蛋白又將增加,進而會導致患者體內的高脂蛋白增加,引起高脂血癥。
(5)相關的并發癥:由于腎病綜合征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反復出現異常,并長期服用激素的原因,很有可能引發機體的感染;患者體內的血液的粘稠度將增加,蛋白質在體內丟失量過多,進而使血液呈現高凝的狀態,引發血栓及栓塞并發癥;如果患者長期處于病癥狀態不接受及時的檢查與治療,嚴重時會導致急性腎衰竭。
腎病綜合征的患者除了接受相關的藥物治療外,還需要通過飲食方面的輔助治療進而達到對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效果。
(1)飲食中低脂肪的攝入:腎病綜合征患者通常會伴有高脂血癥,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引起動脈硬化及腎小球的損傷及硬化,因此患者在飲食方面要選擇低脂肪的食物,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
(2)飲食中高蛋白的攝入:腎病綜合征患者會有低蛋白血癥,大量的血漿蛋白隨尿液排出,導致機體蛋白質含量降低。因此,在飲食中需要給予足夠的優質蛋白和熱量,例如肉質、牛奶、雞蛋蛋白等,有效改善患者低蛋白血癥。
(3)飲食中微量元素的攝入:腎病綜合征患者由于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在排尿過程中除了會丟失大量蛋白質以外還會丟失與蛋白質相結合的微量元素及激素,導致人體內的鈣、鎂、鋅、鐵等元素缺乏,因此,患者在飲食方面可以攝入含有這些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雜糧等予以補充。
(4)飲食中控制食鹽的攝入:腎病綜合征病人主要是水鈉潴留,鈉也會潴留在患者體內,鈉含量太高會引起高血壓,加重患者的水腫。因此,對于腎病綜合征患者盡量不要吃太咸,可以吃一些低鈉食物,但要慎重,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因為低鈉食鹽食用過多會引起患者體內血鉀升高,進而導致患者心臟驟停,嚴重威脅其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