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河南省老干部大學全體干部職工和廣大師生,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迎“七一”主題活動,歡慶黨的生日。
6月30日下午,河南省老干部大學組織舉辦了迎“七一”黨建知識競賽活動。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段君海,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長王金貴、陳鴻飛、何麗華,二級巡視員張素偉、宋凱揚,局機關各處室、局直各單位負責同志和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群團工作部副部長楊曉真出席本次活動,省老干部大學師生代表和全體干部職工近200人參加。河南省老干部大學共優選18名同志組成6支代表隊參加競賽。
知識競賽分為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以及現場觀眾答題,涵蓋了《中國共產黨章程》《十九大報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方面的內容。此次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是一場紅色記憶,也是一次“我在黨旗下,黨在我心中”“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黨建實踐活動。
(河南省老干部大學)
7月28日,在第93個建軍節到來之際,由陜西省婦聯宣傳部、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主辦,西安老年大學等社會文藝團體協辦的“致敬,共和國的軍人‘八一慰問,聲行軍營’”匯演人員,趕赴駐陜部隊,為人民子弟兵精心奉獻了一場“謳歌軍旗軍史,弘揚八一精神”的專場文藝演出。
西安老年大學演出了舞蹈《我心屬于軍旗》,與退役軍人朗誦藝術團、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共同朗誦《共和國的軍人》。尤其是校藝術院的舞蹈《八大怪》,以其豐富的地域素材、歡快的三秦風韻、鮮麗的黃土服飾、濃濃的鄉音鄉情,為子弟兵帶去了精彩的視覺效應,贏得現場熱烈掌聲。觀展的廣大官兵行動規范有序,坐姿整齊劃一,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良好的軍風軍紀。
熱血鑄軍魂,初心永不忘!此次文藝演出詩朗誦《致敬,軍旗》、歌曲《軍人本色》、舞蹈《紅梅贊》、仿唐樂《絲路飛天》等13個節目,鮮明的主題,傳承了八一精神,弘揚了軍擁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推進了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和軍民情誼,得到了駐陜部隊的高度贊揚。
(西安老年大學)
7月20至24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老干部局主辦,廣西老干部黨校及柳州分校具體承辦的2020年全區老年大學校長“學新思想,做好校長”專題培訓班在廣西老干部黨校柳州分校開班。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著力提升新時代老年大學的現代化治理能力,謀劃好老年教育“十四五”規劃期間的發展,研討推動全區老年大學新的發展。來自14個市、縣(區)老年大學和廣西老年大學及區直各分校的校長50余人參加培訓班。廣西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何天維同志在開班儀式上致辭。
培訓班以“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培訓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先后邀請了5位專家、教授授課。培訓班還設置了校外課堂——到柳鋼“鋼鐵先鋒黨員錘煉線”和柳州市博物館現場教學。
培訓期間,學員認真聽課、精心研學。大家表示:老年大學校長培訓班是難得的學習提高機會,開拓了思路,交流了經驗,要把這次培訓班的精神領會好、傳達好,推動全區老年教育事業加快發展。
(廣西老年大學教務處)
6月16日上午,六安老年大學新校區項目開工奠基活動隆重舉行。
六安市人大副主任曾慶麗,副市長王嵐,市政協副主席司敏,市老教委常務副主任、市老年大學校長程世龍等領導出席活動,并共同為工程開工培土奠基。市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和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六安老年大學師生代表和施工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副校長高宗林主持。
新校區規劃用地約40畝,總建筑面積38912平方米,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建成投用后可容納15000余名學員同時上課學習。六安老年大學新校區的開工建設,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老年教育事業的有力體現,對滿足老同志精神文化新需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安徽六安老年大學)
7月7至9日,陜西全省老年大學校長、老干部活動中心主任培訓班在西安成功舉辦。陜西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長蔡永杰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陜西老年大學副校長白向華、李養升、段宗輝,省委老干部局辦公室主任杜宏韜出席。各設區市老年大學校長、老干部活動中心主任等80余人參加培訓會。
蔡永杰總結了全省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動工作經驗,對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動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陜西老年大學副校長白向華作了題為《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四支隊伍建設,為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工作科學發展奠定基礎》專題輔導;副校長李養升就省委老干部局印發的《陜西省示范老年大學評估標準》等三個文件進行解讀;西安交通大學楊華教授作了《陽光心態快樂人生》的專題講座。
培訓班共收到各級老年大學、活動中心報送的論文18篇。西安老年大學等9個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代表,聚焦如何提高辦學活動水平、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軟硬件建設力度及制度落實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對2019─2020年度全省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動宣傳信息工作15個先進集體和18名優秀通訊員進行了表彰;白向華副校長作總結并部署今后工作。
通過培訓,全省老年大學校長老干部活動中心主任對老年教育老干部活動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和體會,學經驗、找差距、補短板,對老年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楊麗萍)
自6月29日校黨總支組織“踐行初心使命,決戰脫貧攻堅”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起,南昌市老年大學就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助力蔣巷鎮立新村積極開展“消費促扶貧”主題活動。活動由校黨總支部署,專職副校長邱寶華等親自掛帥,校學員黨建辦安排落實。
每次當載滿農副產品的汽車駛入校門,銀發學子都夾道歡迎。校學員黨建辦教師、輔導員、班級臨時黨支部書記、校記者團記者以及部分學員黨員等近百人分別等候在紅谷灘與陽明路兩個校區。為了減輕送貨負擔,購買力頗大的越劇班、聲樂班、二胡班、舞蹈班等九個支部均把取貨地點安排在了紅谷灘校區。為方便老城區年長學員,還在部分住宅小區增加了送貨點。
從6月29日開展精準扶貧活動起,到7月3日班級支部書記座談會上的組織動員,而后又成立扶貧攻堅愛心群、手牽手愛心消費群、結算群、家禽專購群等各種工作群……層層落實,精準到位,賬物相符,分毫不差,無論是買方還是供方都在最大限度地付出。據不完全統計,學員黨建辦配合學校組織銀發黨員、部分學員近110余人次,愛心消費近萬元。目前,活動還以自主訂購的形式將愛心消費繼續延伸。
(李析蓓)
按照河北省委老干部局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各級老年大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分挖掘和發揮各地辦學優勢,促進全省老年大學的繁榮與發展,經各市(省直管縣)老年大學協商一致同意,組建成立河北省老年大學聯盟。
聯盟實行理事長單位協調制度。經各市(省直管縣)老年大學推薦,河北老年大學當選為河北省老年大學聯盟第一屆理事長單位,河北省老年大學聯盟(聯盟單位)至此正式成立。根據河北省疫情應急響應級別情況,成立儀式擇機舉行。
河北省老年大學聯盟第一屆理事單位由14家老年大學組成。聯盟將致力于發展河北老年教育事業,與各理事單位共同促進老年教育基礎研究、教學改革成果的合作交流,探索老年大學發展新路徑,提高河北省老年大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河北老年大學)
7月16日上午,湖北仙桃市老年大學新建項目施工方進駐現場,正式破土動工。
仙桃市現有老干部學習活動場所兩處,面積近5000平方米。為了辦好老年教育,市委常委會議多次專題研究老年大學建設問題,并將其列入今年政府重要民心工程之一。本著一切從方便老同志參加學習活動的角度考慮,先后三易其址,最終選定在城區中心地段,將市委原大院拿出來新建老年大學。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24173平方米,總投資近7000萬元,建成后可以容納5000多名老年學員。建設工期為兩年,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雷 鳴)
近日,山東淄博市老年大學開展了“傳承孝道——百家姓中的我們”主題活動,以《百家姓》和《二十四孝》為主要內容制作了12塊展板,先后在老年大學教學樓前、博物館廣場和村居社區進行了展出。這次活動主要展示了本單位17位在職人員15個姓氏的圖騰、起源、歷史名人和家訓,展示了《二十四孝》故事。市老年大學全體職工積極參與,主動尋找提供各自姓氏文化和家風家訓,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了深刻的孝道和良好的家風傳承教育。展出得到了老年學員、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這次活動,讓大家加深了對姓氏文化的了解,系統學習了《二十四孝》內容,這對于深化道德情操培養、推進家庭關系和睦、弘揚中華美德、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山東淄博市老年大學)
7月26日下午,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學第十黨支部和電子琴專業部分黨員、學員代表,來到巢湖市城防指揮部設立在西壩口防洪一線捐贈物資接受點,送去首批捐贈的價值2198元的礦泉水,以此慰問抗洪一線干部和群眾。連日來,巢湖市不斷嚴峻的汛情牽動著人們的心。7月25日上午,巢湖市老年大學第十黨支部,通過學校微信群,發起為抗洪捐款捐物獻愛心活動倡議后,迅速得到校第十黨支部全體黨員和電子琴專業100多人的積極響應,僅2個多小時就捐款7100元。
目前校第十黨支部還在積極籌備防汛急需物資,將陸續捐贈到防汛一線。
(祖忠鳳 李金硯)
7月16日上午,石家莊市老年大學與河北師范大學合作建立“老年教育研究基地”和“家政學專業實習實踐基地”簽約及揭牌儀式在市老年大學世紀校區成功舉行。根據合作協議,兩校將圍繞老年教育研究、家政學專業實習實踐等開展全面合作,在教研資源、教育平臺以及老年文化活動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共享共聯、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活動由石家莊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王樹軍主持。市老年大學校長孫萬勇代表石家莊市老年大學致辭,戴建兵書記代表河北師范大學致辭,均表示兩校合作意義重大。雙方共同簽署《河北師范大學——石家莊市老年大學相關事項合作協議書》,戴建兵與孫萬勇共同為“河北師范大學老年教育研究基地”和“河北師范大學家政學專業實習實踐基地”揭牌。孫萬勇代表市老年大學接受了戴建兵以個人名義捐贈的書籍。
河北師范大學相關部門領導、老專家、老教授代表和市老年大學全體干部職工出席了本次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參觀了石家莊市老年大學的教學場地,并就基地項目實施進行了座談和研討。
(石家莊市老年大學)
為深入推進全民節能低碳宣傳教育,倡導綠色出行理念,貫徹落實漯河市能源緊缺體驗日活動精神,漯河市老干部大學組織全體師生,開展以“節能有我、綠色共享”為主題的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
此次活動形式多樣。一是開展一次“低碳日”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倡導各位教師、學員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徒步行走的方式實現低碳出行;二是舉行一次線上主題討論,利用市老干部大學班委微信群平臺,進行“節約能源、貫徹綠色環保理念”的交流討論,老同志暢所欲言,并分享了各自節能環保小妙招;三是發送一條節能公益信息,通過市老干部大學微信公眾號和班級微信群,向學員發送節能環保的公益信息,宣傳節能知識。
通過這次活動,切實增強了老同志們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營造了低碳節能的濃厚氛圍。
(河南漯河市老干部大學)
近日,葉忠海教授藏書捐贈儀式在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舉行,這位潛心于終身教育、老年教育研究且已年逾八旬的老人,深情地捧起他的代表作《老年教育學通論》等書籍,一一贈送給老年大學的青年教師,勉勵他們在這個“夕陽工程”中,干出一番“朝陽事業”來。他精心挑選出的2000多本個人藏書,涉及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社區教育、文學等眾多領域,目前收藏于上海老年大學欽州書院6樓圖書資料閱覽室,已融入老年教育的浩瀚智庫,這里因此命名為“智海書齋”。
生于1939年的葉忠海是我國著名的人才學專家,退休后,依然孜孜于學術研究,主編出版了《葉忠海人才文選》《葉忠海學習與教育文選》等多部著作,還欣然擔任了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首席專家、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論研究中心論文評選專家組組長等工作,可謂與上海的老年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耄耋之年,仍通過開設學術講座、撰寫學術論文和參與論文評選等“傳、幫、帶”方式繼續著他的學術之路,期盼年輕同行能讓老年教育的理論研究薪火相傳。
捐贈儀式后,葉教授還為上海老年大學全體辦學人員作了“我的學術生涯與學術思想”專題講座。
(上海老年大學)
為普及應急救護和消防安全知識,提升校園安全防護水平,保障廣大學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7月8至10日,山東東營市老年大學組織開展了應急救護和消防安全培訓活動。市老年大學全體工作人員、物業人員參加培訓。
在應急救護培訓中,市紅十字會專業老師通過理論講授、視頻演示以及現場仿真演示等方式,詳細講解了心肺復蘇、創傷救護等急救基本知識,全體學員進行了實踐操作,順利完成了紅十字救護員測試。在消防安全培訓中,市消防支隊專業老師通過案例分析,為大家普及了消防知識,并通過實戰演練,讓參訓人員掌握常用消防器具應用。
通過培訓,全體干部職工進一步增強了安全防護意識,提升了應急救護和消防安全能力,為維護學校安全、穩定,打造“平安校園”提供了堅實保障。
(趙 萌)
為預防控制和妥善應對校園新冠肺炎疫情,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和維護學校開學后正常的教學秩序,6月19日下午,福建漳州市委老干部局機關黨委及所屬黨支部共14人在漳州市老年大學開展“復學復課不復病 疫情防控需謹記”疫情防控演練活動。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趙作泉作動員講話,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林美香、市老年大學專職副校長林穎剛一同參加相關活動。
此次演練內容以市老年大學復學復課為背景,演練流程從學員入校開始,經口罩檢查、出示聽課證及健康碼、洗手消毒、體溫檢測、專人記錄等流程后,排隊有序進入校園。對于體溫異常(37.3℃)的學員,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將其護送到臨時隔離室隔離觀察,詢問本人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近期行程情況,并第一時間告知其家屬,幫助聯系醫院進行核酸檢測,安排專人持續跟蹤后續情況,最后將綜合情況報告上級主管部門。通過演練,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進一步筑牢了全校教職工和廣大學員的生命安全防線。
(福建漳州市老年大學)
7月18日,山西臨汾老年大學攝影班部分學員來到臨汾市賀家莊鄉蘇寨村緬懷革命先烈、接受紅色教育,蘇寨村張雙紅書記進行了生動解說。
蘇寨村是臨汾區政府命名的紅色革命老區重點村,村內紅色遺址星羅棋布,迄今為止主體基本保存完整,是紅軍東征時期傷員隱蔽地,抗日戰地醫院舊址。目前,村內現存機關駐地、機關食堂、手術室、住院部等舊址30余處,且主體保存完好。紅土凹烈士墓地安葬著為解放臨汾城而光榮犧牲的1330名英烈。
通過參觀紅色基地,學員們更深切感受到了老區精神。蘇寨英雄千古,紅色精神永存!(鄧茂奇)
7月15日,內蒙古烏審旗老年大學一行在烏審旗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陳德華的帶領下調研市鄂爾多斯老年大學辦學情況。鄂爾多斯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長王化陳、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主任劉岳增陪同。
參觀組先后參觀了市老年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場地、教學場所。雙方就老年大學的發展變遷,當前老年大學師資配備、學員人數、課程設置等相關情況進行了交流,并提出了將來的發展建設方向。王化陳詳細介紹了市老年大學組織領導、制度建設、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師資引進等方面情況,并對烏審旗老年大學新校址的改建工作提出合理規劃建議,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主任劉岳增就參觀組成員提出的問題予以詳細解答。通過實地參觀和經驗交流,烏審旗老年大學表示要把這些好經驗帶回去,推進學校更好更快發展。今后兩校將加大交流學習,相互取長補短,為促進老年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懈努力。
(薛小倩 )
近日,貴州省援鄂醫療隊隊員、紫云自治縣人民醫院楊甜、姜蘭2名援鄂護士來到縣老年大學,講述赴鄂抗疫經歷。縣老年大學教師、學員、干部職工30余人聆聽英雄故事。
她們講述了從接到支援貴陽將軍山醫院的通知,到寫下向武漢集結的請戰書;從毫不猶豫摁下紅手印,到出征湖北,奔赴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抗疫前線;從與病魔戰斗、與時間賽跑,到火線入黨,立下錚錚誓言;從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到不負重托、凱旋而歸。
70余歲高齡46年黨齡的胡朝秀聽完講述后,感慨萬千:“我是一名醫生,當我看到她們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穿著濕透了的防護服、帶著遍布霧氣的護目鏡,冒著被感染的危險,仍堅持晝夜奮戰,采集標本,弓著身子背著沉甸甸的消毒桶進行消毒,拖著疲憊的身體蜷縮在角落吃方便面時,我的心為之震撼。我們選擇了這份光榮而神圣的職業,就要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護佑生命、捍衛榮光!向援鄂勇士們致敬!”
(吳 敏)
近日,山東德州市老年大學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文明活動。7月27日上午,德州市老年大學全體工作人員與學員志愿者們一起,到德城區糧校小區為市民發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文明手冊》,同時傾聽群眾對創城幫扶工作中的意見建議。16名志愿者,分為8個小組,挨家挨戶,將手冊送到居民手中,應發盡發,一戶不落。
7月29日,德州市老年大學又對《民法典》進行專題集中學習,全員參加。《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于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民法典既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更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師生們表示,要深刻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把學好《民法典》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做推動《民法典》貫徹實施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山東德州市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