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國網江西信通公司 邱貞宇 易 璐
6月1日,隨著全景視頻系統搬遷檢修順利結束,國網江西信通公司信息系統搬遷正式落下了帷幕。至此,579臺承載著營銷、生產、財務等江西各項電力生產業務的信息設備,從青山湖、昌南、昌東等分布在南昌各地的信息機房出發,有序集結至科研通信樓,完成了一項公司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資源設備、基礎設施、業務系統大遷徙,形成了“科研樓機房為主要生產環境、昌東南供機房為自建系統環境、省公司本部27樓機房為非生產環境”的新格局。

采用綠色新技術,提升節能效益。作為國網公司首家試點高壓直流單位,信通公司以建設新一代區域節能示范機房為目標,創新采用了智能雙循環氟泵技術的風冷空調、封閉冷池、高壓直流等新技術,新數據中心機房實際PUE值(電能使用效率值)小于1.4,節能效率達20%以上,降低了基礎設施運行成本。
注重業務分流,突破流量瓶頸。改變原有信息內網組網較為單一的局面,重組現有網絡拓撲架構,組建業務網、SAN存儲網、帶外管理網、數據庫心跳網等信息“四張網”,使得信息內網的網絡拓撲更加健壯、數據流向更加清晰。
規劃機房布局,實現場所集約。科學規劃營銷區、ERP區、DMZ區等多個專用區域,實現721臺電網生產業務的信息設備分類上架、精準管理。

注重實際調研,堅持規劃先行。排查原有5個信息機房289面機柜980臺物理設備運行狀態,建立1169臺虛擬機的圖實清單,以一平臺一方案和一系統一方案為基本原則,從主機、數據庫、存儲、資源池等多個層面統籌搬遷資源,完成1個總體方案、7個分項方案,量身定制89套信息系統搬遷分冊。
完善搬遷管控,細化搬遷排期。召開38期搬遷例會,參會人數達696人次,統籌協調設計院、監理公司和南瑞公司等參與單位,確保搬遷過程可控、在控。建立項目經理負責制,將基礎設施、平臺、業務等各專業力量擰成一股繩,確保搬遷工程方向堅定、有條不紊;以里程碑時間節點展板為依據,細化方案評審、設備上架、數據同步、業務驗證等14項工作內容的排期計劃,落實階段性工作的具體實施人員,確保搬遷步驟環環相扣、有序銜接。
大膽革新技術,縮短停機時間。不斷探索實踐,按照“部署備用環境-主備DG環境搭建-數據搬遷-數據同步-主備庫切換-業務啟用”的新思路,啟用數據庫Dataguard技術,打破搬遷必須關機且長時間停機的局限性,最大程度縮短了業務停用時長,由小時級驟降至分鐘級。

促進業務上云,改造系統架構。完成ERP系統由小型機向X86平臺的技術遷移,前臺業務操作時間和后臺作業平均響應時間縮短50%以上;完成財務管控系統主體架構跨平臺式更新,新舊硬件無縫轉換,系統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對營銷基礎數據平臺和用電信息采集數據庫進行節點擴容,進一步提升系統冗余性。
優化運行方式,統籌綜合治理。落實國網公司“三只籃子”原則,優化了存儲配置策略,破解以往歸檔日志文件與數據文件共用一套存儲而導致數據過度集中的困局,進一步提升數據安全;力促營銷業務管理平臺、非結構化數據管理平臺等9套業務系統“脫單”隱患治理,升級14套Oracle數據庫進行版本升級,處置存儲設備誤碼率高、服務器網卡單點運行、HA服務器GPFS集群通訊異常等25個隱患問題,確保了搬遷施工工藝質量。
鍛煉青年員工,培養技術能力。組建了一支由17名主業人員組成的核心搬遷團隊,組織主業+事業部+外委廠商100余人全程參與。從參與深度、核心業務、標準化、自動化四個方面鼓勵新進員工學著干,促使青年員工快速掌握基礎平臺交付、應用系統搭建等信息運維全鏈路技術路線;從接線安裝、參數配置、系統調試等實際操作方面引導員工自己干,以實訓實戰強化業務操作動手能力,助推公司核心業務回收和員工能力雙提升。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國網江西信通將始終堅持國網公司戰略目標為指導,以服務于履行電網企業“三大責任”為根本任務,以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系統穩定運行為基本支撐,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斷提升公司本質安全、優質服務和創新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