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友
【摘要】如何利用國土空間對國家以及社會的發展有著直接的作用,因此,我國對于國土空間規劃的注重程度逐漸提升,國家與社會的建設效果直接受制于能否科學合理的規劃國土空間。而目前隨著國家各領域不斷發展,以至于空間、資源以及環境等出現很多的問題。而這些與人們都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在國土空間規劃中,人們就要參與進去,而參與式GIS就是作為這種平臺的存在,因此,本文對國土規劃中參與式GIS的優點進行分析,并闡述了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參與式GIS的應用過程。
【關鍵詞】參與式GIS;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現階段,我國隨著不斷發展的城市化以及工業化,使得國土空間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說不合理的空間結構以及無序開發空間等。而國土空間規劃直接關系到國家以及社會的發展。隨著民主化政策的逐漸實施,公眾參與受到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升,因此,為了更加合理科學的規劃國土空間,在GIS應用中就需要公眾的參與,其可以將建議以及信息更多地提供,因此本文研究了國土空間規劃中參與式GIS的應用過程。
1、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參與式GIS的應用優勢
在網絡公眾參與平臺的基礎上,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能夠便于公眾參與,信息可以更為方便的展示給公眾,將時空限制問題良好的解決,同時還能將更多的公眾參與信息獲取,能夠更為透明、合理的進行規劃決策。為了讓公眾將有關于國土空間規劃決策信息更加有效且快速的獲取,這一目標,可以通過構建虛擬環境實現,不僅能夠將國土空間規劃中公眾參與的程度提高,還能夠將決策的科學性提高。另外,協同式空間決策支持的創建,便于參與者對規劃決策流程的了解,并且在規劃決策方案工作中,將自身的意見以及建議提出,在相互之間不斷的討論中,對于方案的優缺點能夠明確,最后確定出科學合理且可行性的決策方案,不僅能夠將規劃決策效率提高,還能夠將方案可操作性提高。總而言之,就是在國土空間規劃中應用參與式GIS,能夠將規劃決策各個方面有效提高,并且在GIS平臺中,公眾參與能夠將所獲得的數據快速有效的分析處理,與此同時將規劃決策方案高效的制定,讓國土空間規劃的發展更為智能化以及科學化[1]。
2、分析參與式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過程
2.1建立國土空間規劃決策問題
建立決策問題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議題,要根據兩點將其建立,其一是區域的實際情況,其二是決策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廣大公眾的參與。形成空間規劃決策議題,為了最終得到的結果能夠滿意,所以就要讓大部分公眾感興趣并且能夠在決策中參與,為決策參與性提供保障,就要深入討論以及優選議題[2]。
2.2學習有關國土空間規劃的知識
國土空間進行規劃時,通常情況下,行業專業人士并不是空間規劃的主要參與人員,普通公眾才是絕大多數參與者,而這些人對于規劃原則以及規劃流程等空間規劃知識了解并不多,甚至是不了解,所以,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公眾參與時,第一就是要讓其了解一定的國土空間規劃知識以及相關問題。以此在空間規劃中公眾才能充分的參與,將支持提供給規劃決策。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公眾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就要將良好的交互環境供給他們進行空間規劃有關知識的學習,這有這樣,才能保證在較短時間內在規劃決策有效融入。而傳統交互方式并不利于學習,因此就要充分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將國土空間規劃虛擬環境進行構建,在決策環境中,使公眾融入,全身心的融入環境中,將有關知識獲取[3]。
2.3準備數據,建設數據庫
為了能夠得到更具合理性以及科學性的規劃決策,確定決策問題后,對于統計、影像以及空間等各項有關數據的收集以及整理就要最大限度的多以及準確。對于空間數據而言,其包括行政區劃圖、主體功能區劃圖以及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各種比例尺的地圖數據;對于影像數據而言,各種圖片、遙感圖、航拍圖等都包括在內;對于統計數據而言,不僅涉及土地、經濟以及人口等統計數據,還包括有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的各類統計數據,體現形式也有很多種,其中包括統計圖表或者是文字報告等。而準備的這些事數據,都是建設數據庫的基礎,除此之外,比如說開發潛力有關指標、開發密度相關指標、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關指標等各項有關空間規劃的指標數據也要存儲在數據庫中。在入庫之前,要將所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各種轉換以及處理。為了打好基礎以供數據的處理以及出庫,就要將數據庫結構合理的建立出來[4]。
2.4建立協同式決策支持系統
在規劃決策中有很多利益方的參與,為了能夠與參與提供支持,就需要各利益方有協同的參與平臺。另外,在規劃決策中,參與者所考慮的問題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為基礎,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矛盾。此時就需要規劃決策者、學者、專家,因為其更為了解規劃決策,對其有關知識了解程度也更高,他們可以良好的分析處理公眾提出的各種問題以及意見。并將地區與國家的情況有效的結合,評價以及審核公眾的各種方案以及意見,將最為合理的規劃方案確定出來。這一過程,就需要將協同式決策支持系統建立起來[5]。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應該將公眾參與GIS充分切實的應用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讓其無論是空間分析優勢還是作用都能充分發揮出來,而公眾參與可將更多更準確的數據提供,GIS可將其已具有的數據充分分析,將數據信息提供給國土規劃以及決策,決策工作都是依靠數據進行的,以此更為科學合理的進行國土空間規劃,將國家以及社會建設高質量完成。
參考文獻:
[1]劉江璐.GIS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公眾參與中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00(007):P.76-76.
[2]黎紹波,戎麗.淺談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278(32):194.
[3]劉祥梅.GIS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7,000(008):164.
[4]史洋洋,呂曉,郭貫成.基于GIS和空間計量的耕地利用轉型時空格局及其驅動機制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19,33(11):51-60.
[5]韓東瑾.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000(0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