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黃冬梅 李青 婁曉迪 李燦燦 范霞



【摘?要】?目的:研究陰道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在促進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愈合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就診于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科并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10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1例。研究組于手術當天至術后第7天均勻涂抹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于陰道殘端;對照組不予特殊處理,比較兩組療效及實驗室指標。結果:研究組術后30d陰道殘端愈合率優于對照組,且研究組菌群失調及息肉形成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陰道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促進了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傷口的愈合,減輕陰道殘端炎性反應,減少息肉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病人精神心理及經濟的負擔,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達到整體快速康復的目的。
【關鍵詞】?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子宮全切術;陰道殘端愈合;陰道殘端息肉
文章編號:WHR201910206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icacy?of?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gel?for?vagina?in?promoting?vaginal?stump?healing?after?hysterectomy.?Methods:?From?December?2018?to?August?2019,?102?cases?of?gynecologic?concurrent?hysterectomy?in?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into?study?group?and?control?group,?51?cases?in?each?group.?The?study?group?evenly?smeared?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gel?on?the?vaginal?stump?from?the?day?of?operation?to?the?7th?day?after?operation.?The?control?group?received?no?special?treatment,?and?the?curative?effect?observation?indexes?and?laboratory?indexe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healing?rate?of?vaginal?stump?in?the?study?group?was?bet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30?days?after?operation,?and?the?microbial?imbalance?and?polyp?formation?rate?in?the?study?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gel?for?vagina?promotes?the?healing?of?vaginal?stump?wound?after?hysterectomy,?reduces?inflammatory?reaction?of?vaginal?stump,?reduces?polyp?formation,?improves?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lightens?the?psychological?and?economic?burden?of?patients,?plays?the?role?of?prevention?and?treatment,?and?achieves?the?purpose?of?overall?rapid?recovery.
[Key?words]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gel;Hysterectomy;Healing?of?vaginal?stump;Polyp?of?vaginal?stump
隨著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病變、宮頸癌、卵巢癌等婦科疾病發病率的增高,子宮全切除手術成為婦科最常見的手術。婦科腹部手術創傷的愈合與其他創傷愈合過程及機制無明顯差異,但是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處的創傷,因其所處部位隱秘且特殊,導致陰道殘端愈合不良在臨床上時有發生,主要表現為術后感染、陰道殘端出血及陰道殘端息肉生長,極少數者可引起陰道殘端直腸瘺。輕者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者有可能因陰道殘端感染擴散導致敗血癥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在促進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的愈合方面尚無明顯有效方法[1-2]。
生長因子是當前創傷修復領域研究的熱點,其在創傷修復、愈合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生長因子不僅參與炎性細胞趨化、基質的形成過程,促進成纖維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等的增殖,而且在后期組織的改建中也發揮關鍵作用。生長因子的作用貫穿于創傷修復的全過程。當前相關領域在不斷地尋找新的生長因子或挖掘已發現的生長因子的新功能[1]。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上皮細胞、真皮細胞、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具有促進修復再生作用,減輕疼痛,能促進細胞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創面愈合的作用,特別對促進黏膜表面的修復起積極作用,常用于臨床[3-4]。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就診于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并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102例,術前陰道分泌物檢查均正常,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1例。全部病例均無其他臟器嚴重疾病,手術均由同一手術組醫師完成,手術過程順利無嚴重并發癥;患者同意接受各組治療方案,自愿參與該項臨床觀察,并如實回答問題。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年齡、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血紅蛋白(術后第1天常規化驗)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時陰道殘端均采用1-0可吸收薇喬線縫合,并用碘伏消毒,研究組患者于子宮全切術后殘端縫合、沖洗完畢后陰道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并于術后一周內每天陰道殘端均勻涂抹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照組不予特殊處理。兩組患者術后均常規靜滴抗生素2~3d。研究期間不得加用與治療本病有關的中西藥品及其他手段。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術后體溫及血常規;術后30d回院門診復查,詢問院外陰道出血情況,取陰道分泌物送檢,清潔度Ⅲ?Ⅳ度視為異常,是否有念珠菌性陰道炎(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及細菌性陰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等的發生,術后第30天評估陰道殘端傷口愈合情況。檢查是否有陰道殘端息肉形成。并進行用藥安全性評估。
1.4?療效評價標準
陰道殘端愈合標準:甲級,沒有任何不良反應的初級愈合;乙級,愈合欠佳,即有炎癥反應但無化膿;丙級,切口化膿。以甲級愈合為愈合良好。安全性:觀察用藥期間有無陰道疼痛、瘙癢等局部不適,惡心、嘔吐、皮疹等不良反應。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30d陰道出血情況比較
術后第30天回院門診復查,進行常規陰道檢查及問診,觀察陰道殘端愈合情況,行陰道分泌物檢查。術后30d陰道殘端出血情況研究組得到明顯改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術后30d陰道分泌物檢查情況比較
術后30d研究組陰道清潔度改善,使陰道炎發病率下降,兩組在陰道清潔度異常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BV以及VVC在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兩組患者術后30d陰道殘端息肉形成情況比較
術后30d研究組息肉形成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局部用藥可促進殘端良性愈合,減少息肉形成。見表4。
2.4?兩組患者術后30d陰道殘端愈合率比較
兩組患者在子宮全切術后30d陰道殘端愈合率方面,差異顯著(P<0.05),提示研究組術后30d陰道殘端愈合情況優于對照組。見表5。
2.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安全性檢測及不良反應統計發現,患者在術后30d內均未出現惡心、嘔吐、乳房脹痛、皮疹、陰道局部不適等不良反應,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以修復來源于中胚層的細胞[5]。根據臨床報道,陰道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以有效緩解術后疼痛,減少陰道出血量并促進傷口愈合[6]。傅小兵等[7]報道的1024例多中心對照臨床試驗有關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與創面修復的結果提示bFGF對燒傷、手術創傷、供皮區創面及慢性難愈合創面促修復的有效率分別約95.2%、96.5%和93.5%,且無不良和毒副反應發生。有學者報道[8],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可明顯促進慢性宮頸炎LEEP術后宮頸創面的愈合。
目前子宮全切術是婦科常見的術式,手術部位與陰道相連接,正常時陰道內有微生物寄居形成陰道正常微生物群,陰道微生態平衡狀態下并不致病。但在外來因素影響下,可抑制陰道內乳桿菌生長或機體免疫力低下,可使其他條件致病菌成為優勢菌,引發炎癥,可能影響殘端愈合,出現陰道異常出血、感染、陰道殘端息肉形成等并發癥。亦有學者認為[9],行子宮全切術的患者多數是圍絕經期或絕經后期女性,而雌激素水平的低下導致陰道上皮內糖原合成減少,不足以維持正常陰道的酸性環境來抑制其他病原體,易導致炎癥發生;手術前的陰道清潔、消毒影響陰道微生態的平衡,術后手術創面局部滲血滲液成為病原菌生長的培養基,導致殘端易發生炎性反應。有研究報道[9],陰道用甲硝唑在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愈合中可以抑制細菌生長,防止感染發生,促進陰道殘端愈合。另研究表明[10],陰道殘端愈合與年齡以及良惡性疾病有關,65歲以后發生陰道殘端愈合不良的發生率較65歲以前的高;惡性腫瘤較良性腫瘤的發生率高;經腹手術較經陰道手術發生率高;手術范圍越大,發生率越高;合并局部感染、糖尿病、營養不良的患者較無相關疾病者發病率高等。
有報道陰道殘端創面的愈合可能與手術材料以及縫合方式有關,在手術器材方面,電凝切割因其電切的同時具有止血的特性而被廣泛應用,但電灼傷可能使組織出現壞死感染而導致陰道殘端愈合不良情況發生。在縫合線材質方面,可吸收線可以水降解被機體組織吸收,無毒無抗原性,可以明顯減少息肉形成及縫線排異的發生率[11-12]。有關殘端縫合方式,有關學者研究了陰道殘端在不同縫合方式上的影響,經腹腔的陰道殘端縫合可以有效減少了子宮全切術中及術后的出血和殘端息肉的發生[13]。
綜上所述,陰道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可以促進陰道殘端傷口的愈合,減輕陰道殘端炎性反應,減少息肉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病人精神心理及經濟的負擔,達到整體快速康復,適合臨床應用。但本研究對于收集的病例僅進行了初步的臨床療效評價,未對陰道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用藥劑量及用藥時間進行優化設計;所納入的病例數量偏少,可能會出現一定統計學上的偏差,對真實療效的差異尚不能體現。本研究實驗室觀察指標均來自于醫師肉眼上的觀察,而傷口疼痛感覺來自于患者主觀感覺,尚缺乏明確的實驗室指標的證據。本研究觀察周期尚短,仍需進一步觀察以及評價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凝膠對創面愈合的遠期作用,觀察其對患者術后性生活及全身情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潘超建.中藥顆粒“圣愈一號”外用促進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愈合的臨床療效觀察[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2]?任紅云.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愈合不良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6):57-58.
[3]?魯桂琴.貝復劑治療陰道殘端愈合不良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08):578-579.
[4]?陳楠.貝復新凝膠應用于口腔潰瘍的療效分析[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3,25(03):277-278.
[5]?羅風英,廖南妮,高木英.貝復新在門診難愈性傷口換藥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06):961-962.
[6]?肖瀟,王夢雨,潘超健,等.“圣愈1號”促進LAVH術后陰道殘端愈合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5,36(02):200-201.
[7]?傅小兵,沈祖堯,陳玉林,等.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與創面修復——1024例多中心對照臨床試驗結果[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8(04):22-24.
[8]?劉愛民,郭亮生,夏美慧,等.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慢性宮頸炎宮頸LEEP術后創面愈合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0):1419-1420.
[9]?霍宇峰.陰道用甲硝唑在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愈合中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6):2194-2195.
[10]曹潤華.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殘端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預防[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03):327-328.
[11]何理平,吳端生,陳新,等.可吸收手術縫合線的研究進展[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0,35(02):44-47.
[12]張凱,郭華娟.不同縫合線對子宮全切術后陰道殘端愈合的影響[J].中國優生優育,2012,18(06):379.
[13]蔣蓉,董俊英.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后陰道殘端的處理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4,19(03):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