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上對麻醉術后患者靜脈自控鎮痛進行干預的過程中,采用舒芬太尼聯合用藥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療的40例手術患者,麻醉術后靜脈自控鎮痛中根據鎮痛藥物使用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舒芬太尼對患者進行干預,研究組采用舒芬太尼聯合右旋美托咪定對患者進行聯合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術后靜脈自控鎮痛效果和不良反應率進行分析和對比。結果:在臨床效果方面,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在不良反應情況方面,研究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統計學分析數據顯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對麻醉術后患者靜脈自控鎮痛進行干預的過程中采用舒芬太尼聯合用藥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鎮痛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
【關鍵詞】?舒芬太尼;麻醉;用藥方法;鎮痛效果
文章編號:WHR2020044061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治療逐漸成為臨床上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從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1]。總的來看,作為手術常見問題之一,術后疼痛主要指人體由于受到手術刺激而產生的急性疼痛,若不進行干預,則有可能導致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從而不利于患者身體狀態的有效恢復[2]。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指出,為了合理幫助患者實現術后疼痛的緩解,醫療人員應積極做好藥物干預方法的創新與探索[3]。本次研究中,在臨床上對麻醉術后患者靜脈自控鎮痛進行干預的過程中,對采用舒芬太尼聯合用藥的效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索,旨在為后續醫療研究提供參考。現將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療的40例手術患者,麻醉術后靜脈自控鎮痛中根據鎮痛藥物使用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齡在23~65歲,平均年齡(41.25±4.11)歲;研究組男性11例,女性9例;患者年齡在25~60歲,平均年齡(40.51±5.24)歲;在基本資料方面比較,P>0.05,表明研究對象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80周歲;2)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相關同意書;3)患者意識清晰,無精神類疾病。
1.2.2?排除標準?1)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以及心臟傳導阻滯等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2)在近3個月內采用其他藥物進行干預性治療的患者;3)思維混亂,無法與醫療人員進行合理溝通的患者。
1.3?方法
在全身麻醉過程中,使用維庫溴胺(0.8mg/kg)、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3μg/kg)和咪達唑侖(2mg)全麻進行誘導。同時,醫療人員使用濃度為200mg/h的丙泊酚、1mg/h的注射用瑞芬太尼對患者進行麻醉效果的合理維持。椎管麻醉使用羅哌卡因、利多卡因等進行麻醉平面維持。手術結束后接靜脈止痛泵。
1.3.1?對照組?采用舒芬太尼對患者進行干預,藥物用法用量:將2.5μg/kg舒芬太尼與100mL?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混合,采用滴注的方式對患者靜脈進行自控鎮痛。
1.3.2?研究組?采用舒芬太尼聯合右旋美托咪定對患者進行聯合干預,其中舒芬太尼與0.9%的氯化鈉溶液的用量同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在溶液中加入右旋美托咪定,藥物用量為5?g/mL。在藥物負荷量方面,兩組患者的首次用量均為3mL,隨后采用勻速加量的方式進行滴注,加量速率為4mL/h,在干預過程中,醫療人員應對患者的鎮痛效果與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
1.4?觀察標準
本研究將患者疼痛情況與不良反應情況作為主要觀察指標,其中,疼痛情況采用VAS量表進行評價,主要評價患者手術48h內的疼痛情況。量表滿分為10分,其中,0分表示無痛感,10分表示痛感劇烈且難以忍受,患者疼痛情況與得分呈正比例關系。患者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暈、惡心、皮膚瘙癢以及呼吸抑制。
1.5?統計學方法
選取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其中,針對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針對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用t檢驗,針對數據差異,以P<0.05,表示其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研究對象鎮痛效果對比
在鎮痛效果方面,相關數據表明,在術后48h內,研究組患者在各個時間點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以證明,采用舒芬太尼聯合用藥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鎮痛效果,兩組比較,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數據詳見表1。
2.2?研究對象不良反應對比
在不良反應方面,相關數據表明,在術后48h內,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由此表明,通過舒芬太尼聯合用藥方式的應用,有利于推動患者不良反應率的合理降低,對于患者治療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數據分析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由于手術過程會對患者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因此,在術后恢復過程中,多數患者往往容易出現疼痛的情況,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同時不利于患者良好心理的形成,對于患者術后恢復形成干擾[4]。在術后靜脈鎮痛方法上,醫療領域目前主要使用舒芬太尼對患者進行干預,相關研究表明,該藥物的鎮痛效果良好,且藥效持續時間較長,對于患者疼痛的控制具有積極意義[5]。然而,經過長期探索,研究人員指出,使用右旋美托咪定與舒芬太尼進行聯合干預,可以進一步推動患者鎮痛效果的優化,同時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對于患者預后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效果優于對照組;在不良反應情況方面,研究組不良反應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舒芬太尼聯合用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且提升了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對麻醉術后患者靜脈自控鎮痛進行干預的過程中采用舒芬太尼聯合用藥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鎮痛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何小彬.右美托咪啶復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和單純舒芬太尼麻醉對剖宮產術中新生兒ERO_2的影響對比[J].吉林醫學,2020,41(01):122-123.
[2]?馮艷.舒芬太尼與芬太尼麻醉誘導時對血壓心率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06(75):33-34.
[3]?王羽.臂叢神經阻滯中應用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9):93.
[4]?鄧磊.舒芬太尼聯合瑞芬太尼鎮痛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全身麻醉手術中的療效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9,28(01):111-112.
[5]?李廷坤,呂帥國,汪蕾,等.芬太尼全身麻醉術中應用地佐辛對行婦科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和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0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