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燦燦


【摘?要】?目的:析宮頸癌篩查中進行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的價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86例患者為對象,先行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TCT)、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檢查,TBS分級≥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者、HPV16、18高危型陽性者再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病變患者接受病理學檢查,分析結果。結果:陰道鏡擬診與活檢病理兩種方法對于正常/炎癥、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的檢查符合率為85.00%、53.85%、50.00%、33.33%;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與術后病理對于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的檢查符合率為66.66%、83.33%、100.00%。結論: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輔助用于宮頸癌篩查中有良好價值,值得應用。
【關鍵詞】?陰道鏡;宮頸活組織;檢測;宮頸癌篩查
文章編號:WHR201910173
宮頸癌是女性多發癌,對女性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都有嚴重威脅,近些年因為受檢率提升,檢查技術的進步,宮頸癌的檢出率不斷提升,同時檢出年齡也不斷下降[1]。宮頸癌的出現和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另外也發現從HPV感染發展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以及從CIN進展為癌癥需要經歷很多年,所以如果能夠及早發現HPV感染或者癌前病變,對于宮頸癌的預防有重要意義[2-3]。當前普遍認同宮頸癌篩查實行的重要意義,通過篩查及時發現宮頸病變,或者癌前病變,保證臨床有更多時間進行相應處理,進而能夠明顯控制宮頸癌的發生[4]。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86例患者為對象,具體探討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86例患者為對象,年齡24~64歲,平均(48.52±10.36)歲。全部患者均排除已確診為宮頸癌,排除因為癌前病變手術后進行復查的患者。
1.2?方法
TCT檢查:用窺陰器擴張陰道,完全暴露子宮頸,用無菌棉球擦拭宮頸表面血跡和分泌物,在子宮頸口將細胞刷插入順時針旋轉5圈,取出細胞刷刷頭,放在細胞保存液中待測。標本收集完成后通過TKD-ZPA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機制作為細胞薄片,95%的乙醇固定,HE染色,對染色結果進行觀察,光鏡下閱片。
HPV檢查:按照TCT相同的方法完成樣本的收集,進行離心處理,留取沉淀物,通過PCR-反向點雜交法進行檢測,共進行23個HPV基因型檢測。
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在檢查前1天叮囑患者不要有性生活,檢查時利用無菌棉球擦拭宮頸表面分泌物,選擇SCL?2000B電子陰道鏡數字成像系統進行檢查,觀察宮頸移行上皮、血管微細變化情況,在醋酸白試驗、碘試驗陽性處提取宮頸或組織,標本選擇1%甲醛溶液固定,完成病理學檢查。
宮頸錐切術:上述檢查顯示為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病變患者,進一步實施宮頸錐切術,收集手術標本進行病理學檢查。
1.3?診斷標準
TBS分類標準[5]:1)正常范圍(WNL);2)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還包括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無法排除高度鱗狀上皮細胞內病變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H);3)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4)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5)鱗狀細胞癌(SCC)、腺癌(AC)。
HPV檢查判斷標準[6]:低危型包括HPV6、HPV11、HPV42、HPV43、HPV81、HPV83;高危型包括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3、HPV56、HPV58、HPV59、HPV66、HPV68、HPV73、HPV82。
陰道鏡診斷[7]:正常陰道鏡所見:原始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化生鱗狀上皮、妊娠蛻膜;異常陰道鏡1級(低級別病變,CINⅠ):薄的醋酸白色上皮、細點狀血管、細鑲嵌;異常陰道鏡2級(高級別病變,CINⅡ、CINⅢ、原位癌):厚醋酸白色上皮、粗點狀血管、粗鑲嵌;可疑浸潤癌:非典型血管以及其他相關征象。
病理診斷:正常,或出現炎癥改變;CINⅠ:輕度不典型增生;CINⅡ: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重度不典型增生,含原位癌;早期浸潤癌、浸潤癌。
1.4?統計方法
數據利用SPSS?22.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n,%),行χ2檢驗。P<0.05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TCT、HPV結果
本組86例受檢者中27例TCT分級≥ASCUS,37例HPV高危型為陽性,最終接受陰道鏡檢查的患者有70例。
2.2?陰道鏡擬診與活檢病理比較
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診斷正常/炎癥、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分別有42例、14例、12例、2例,陰道鏡擬診的正常/炎癥、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可疑癌分別有40例、13例、14例、3例,兩者符合率分別為85.00%、53.85%、50.00%、33.33%。見表1。
2.3?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與術后病理比較
本組86例患者最終有17例接受宮頸錐切術,術后病理顯示正常/炎癥、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分別有1例、4例、10例、2例,17例患者陰道鏡下活檢顯示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分別有3例、12例、2例,符合率分別為66.66%、83.33%、100.00%。見表2。
3?討論
本研究70例接受陰道鏡檢查,17例接受宮頸錐切術,顯示陰道鏡擬診與活檢病理對于正常/炎癥、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的檢查符合率為85.00%、53.85%、50.00%、33.33%;陰道鏡下活檢病理與術后病理對于低級別病變、高級別病變、浸潤癌的檢查符合率66.66%、83.33%、100.00%。顯示出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的較高應用價值。陰道鏡檢查是宮頸癌篩查中對最嚴重病變部位進行識別、活檢的重要方法,病理結果被視作治療的指導依據。一般宮頸癌病變最嚴重的位置在鱗-柱交接部以及周圍,特別是病變體積較大,或者存在多病變情況,檢查鱗-柱交接部能輔助進行病變部位的確定[8]。所以陰道鏡活檢的最滿意位置為順著鱗-柱交接部于病變部位選取標本材料,能夠使誤判的情況明顯減少。
雖然結合分析陰道鏡檢查、細胞學、組織病理學結果能夠降低誤診率,不過如果沒能選取到病變最嚴重位置的標本,會對檢查結果存在嚴重影響[9]。所以針對體積較大的病變,或者分開處于不同位置的病變,應該實施多點活檢,確保活檢組織具備足夠的代表性,使活檢取樣方法能夠保證更多的高級別病變檢出率。但即使實行廣泛活檢,還是不能獲得和宮頸錐切相同的標本量,通過進行宮頸錐切術能夠得到足夠深度的標本,能夠對子宮頸管實施全面的病理評估,對于子宮頸癌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10]。所以在充分應用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方法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同時,也應該合理進行宮頸錐切病理檢查。
綜上所述,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測用于宮頸癌篩查中能夠獲得較高的篩查準確率,可作為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楊艷玲.探討TCT陰道鏡聯合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在宮頸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04):52-53.
[2]?汪曉菁.液基細胞學檢查聯合人乳頭瘤病毒檢測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1):5443-5446.
[3]?于淑莉,牛亞男.TCT聯合陰道鏡LEEP刀在宮頸癌篩查診治中的應用[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7,19(05):398-400.
[4]?張曉紅,李啟松,李楊.宮頸細胞學正常而病理學高度病變30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7,20(03):280-282.
[5]?潘秀婷.陰道鏡結合病理組織學檢查在宮頸病變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7,07(06):74-76,86.
[6]?林如靜.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3):14,23.
[7]?陳海顏,王之珺.陰道鏡檢查孕婦宮頸病變的臨床價值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6,25(08):105-108.
[8]?龔洪春,畢紅.陰道鏡下活檢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3394-3396.
[9]?黃定坤,宋林勇,陳濤.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和宮頸環形電切術后病理檢查對診斷宮頸病變的應用價值[J].中國性科學,2016,25(07):48-50.
[10]于淑莉,劉麗莉,于淑革.TCT陰道鏡及陰道鏡活組織檢查聯合應用在宮頸癌診斷中的價值[J].河北醫學,2016,22(06):99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