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強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如今國內‘疫情平穩向好,國外疫情形勢卻仍不容樂觀。很多國外公司都開始關閉工廠、解雇工人。那么在疫情的影響下,這些國外汽車公司們又在采取哪些措施應對疫情呢,本文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PSA集團正攜手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及法雷奧公司(Valeo)生產醫用呼吸機。
法國政府于3月22日要求一批法國工業企業在法國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的帶領下進行增產呼吸機的研究,以便在4月初至5月中旬的50天內提供10000臺醫用呼吸機。應此要求,法國液化空氣集團、PSA集團、施耐德電氣及法雷奧公司等聯合成立了一個由約30名專業采購人員及工業專家組成的特別工作組,以制定一項增產液化空氣醫用呼吸機的行動計劃。此類呼吸機已被法國及境外多家醫院使用。
自3月22日以來,PSA集團在調動其工程師團隊參與此項目的同時,還直接在集團位于普瓦西(Poissy)的工廠設立了一個特殊生產車間,以此提升此類呼吸機的潛在產量。在PSA集團對內部署及執行嚴格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目前其有50多名員工志愿者自愿在此車間工作,生產呼吸機系統所需的中心模塊。
除了以上行動外,PSA集團巴西團隊還開始運用3D打印技術生產醫用“防護面罩”組件,由此類組件所制成的面罩可用于保護與患者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這些面部防護裝備將被捐贈給當地公共衛生部門。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大眾汽車在德國本土工廠3月20日被迫停產。緊隨著德國國內疫情在向好方向發展,生產ID·3純電動車的茨維考工廠也正式復產,這也預示這大眾ID.3在夏季交付的計劃不會延期。



ID.3是大眾純電動汽車MEB平臺下首款緊湊型車型,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全面實現電動化、全互聯化以及碳平衡轉型的開山之作。按照規劃,該車型在德國茨維考工廠生產,大眾汽車計劃逐步將茨維考工廠發展成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工廠。
茨維考工廠在保證員工健康的前提下,將逐步復工。該公司與工會已經商定了全面的措施,以提供針對病毒的保護。這些措施包括關于距離和衛生的具體規定,在距離小于1.5m的區域中必須戴口鼻保護裝置縮短清潔間隔、為了避免接觸分開班次以及要求員工在每天開始工作之前測量體溫等。同時,為了保證員工的安全,在復產初期,生產線將按照50臺/天的速度低速運行,這僅有疫情之前日產量的三分之一。
面對呼吸機的短缺,很多公司都表示將投入呼吸機等醫療器械的生產。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公開表示,若呼吸機短缺,特斯拉和Space X可以轉而生產呼吸機。
但很多人并不相信,呼吸機屬于高端制造業,在生產線、供應鏈,以及核心技術等存在著很深的壁壘,特別是在密封性和流量控制方面,不是朝夕之間就可解決的,因此當時馬斯克也受到了很多質疑。
當然,對馬斯克來說,敢如此“夸下海口”一定有自己的底氣,他和工程師們認為制造呼吸機在技術上并不存在困難,因為特斯拉和Space X都有過生產通風和生命維持系統相關器械的經歷。馬斯克把這句話變成了現實,他們生產的呼吸機真要來了,而且設計生產的方式足夠“硬核”和“聰明”。
首先,他們使用了很多Model 3上的汽車部件制造來呼吸機,而盡量不使用醫療器械的部件,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奪走”專業制造商的供應鏈;而且對這些汽車部件,有大量現成的庫存零件可以快速投入量產。


呼吸機核心之一是“流量控制”,在這方面,特斯拉采用了Model 3上的控制電腦來驅動,用以控制呼吸機精密的可變閥門交換信息;同時,將Model 3 15英寸大屏作為呼吸機的控制面板,可以調節氣壓、流量、氣量,加上其他零部件,形成一套完整的醫用呼吸機。如果病人呼吸有變化,大屏會同時顯示現在和12s之前的曲線,醫生可根據曲線變化判斷病情是好轉還是惡化。
同時,特斯拉還在呼吸機上留有一套備用系統,包括氧氣罐,氣泵和電池,以應對緊急情況,也讓醫生有20~40分鐘時間移動病人,帶來更靈活的治療方式。
西班牙與美國、意大利一同成為全世界疫情最為嚴重的3個國家之一,截至目前,西班牙已經出現逾18萬確診病例以及1.9萬死亡病例,而位于西班牙的大眾旗下汽車公司SEAT(西雅特)自然也難以幸免,飽受停產和停工之苦。
4月17日,大眾旗下西雅特發言人馬托雷爾表示,在因疫情停產6周后,西雅特從23日開始對其15000名員工進行PCR(聚合酶鏈反應)核酸測試,以允許他們重返工作,并于4月27日重新開始有限的生產,爭取到6月份達到滿負荷生產。


PCR核酸檢測是確定所篩選人員是否感染了COVID-19病毒的最可靠方法之一,西雅特是西班牙第一家進行此項測試的公司。從4月27日開始,西雅特公司每周對生產員工以及非生產員工進行3000多次PCR測試。此測試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擴展到西班牙的其他大眾汽車集團公司。同時,返廠員工在進入大樓之前還必須進行現場醫療檢查。
除了進行必要的醫學測試和檢查外,西雅特還將對生產線進行調整,以確保所有員工都能遵守兩米社交距離的規定。如果員工的工作空間不小于該距離,將提供其他措施以確保個人健康和安全。所有工人都將得到口罩,并提供好洗手液、消毒水等。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在過去幾周的停產中,西雅特開始轉產呼吸機,以幫助當地醫療機構應對疫情的影響,據統計,其已生產了600多臺呼吸機。
由于意大利國內疫情持續蔓延,其最大的醫療器材制造商制造商Siare Engineering工程公司向法拉利、菲亞特和馬瑞利求助,希望多方探討汽車制造商轉產呼吸機的可行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世界各國對治療重癥患者所需的呼吸機可能出現短缺表示擔憂。而各大汽車制造商在制造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基礎和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問題。



法拉利也迅速對這一請求做出反應,4月16日,開始在其馬拉內羅工廠生產用于防護口罩的呼吸閥和配件。這家原本生產汽車的工廠將利用其先進成熟的3D打印技術生產呼吸機的關鍵部件。同時這些部件上面還將印上法拉利經典的“躍馬”標志,成品會率先派發到意大利的醫療機構使用。
意大利另外一家知名超級跑車品牌蘭博基尼也不甘落后,宣布量產口罩。4月1日,為抗擊新冠肺炎,蘭博基尼公司宣布將對其超跑生產基地的部分部門進行改造,用于生產醫護設備。蘭博基尼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亞州圣阿加塔的工廠的部分設備將為在Sant‘Orsola-Malpighi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生產口罩和面部防護裝備。而負責生產口罩的工作將由蘭博基尼內飾生產和特別定制項目的員工承擔,其口罩日產量可達到1000只。此外,蘭博基尼碳纖維生產車間和研發部門的3D打印機則用于生產醫用防護面罩,日產量可達2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