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

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自復工復產以來,瞄準國內外市場進行訂單優先排序生產,充分釋放產能,以確保整車準時交付客戶。(陳亞東 攝)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為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工業、服務業多項指標也實現從負增長到正增長的轉變,供需兩端持續回暖,市場信心持續增強,產業經濟正在加快恢復正常運行水平。
從數據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6.8%轉為二季度增長4.4%,比GDP快1.2個百分點,單月增速連續3個月呈現小幅臺階式上升,實現超預期復蘇。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4.4%,比一季度上升7.1個百分點,相當于上年全年的97.2%,表明工業生產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服務業加快恢復,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二季度增長1.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在一季度增長13.2%、6.0%的基礎上繼續加快上升,上半年增速分別達14.5%、6.6%。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恢復增長明顯加快,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9.7、8.5個百分點;農業保持平穩增長,上半年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與近年農業增加值增速基本相當,疫情對農業生產影響可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經濟體都陷入停滯甚至衰退。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多數經濟體最早從三季度開始逐步復蘇。而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的復蘇可能要延后兩到三年。對于其他主要經濟體來說,這是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糟糕的局面。受疫情嚴重沖擊,年初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了歷史罕見的負增長。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復工復產步伐加快,上半年產業經濟恢復增長超出預期,呈現出快速修復勢頭,為下半年持續恢復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疫情對市場的負面影響仍在延續,但企業對未來產業增長和市場恢復持更加樂觀態度。綜合PMI產出指數在2月份大幅收縮后,已連續4個月處于53.0%以上的擴張區間,6月份達54.2%,為近24個月的最高點。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和非制造業的商務活動指數、新訂單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連續5個月增長,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說明當前市場信心正逐步增強,積極因素正持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