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王靜

非洲的街頭,絢麗多彩,靈動時尚。那狂野中透著細膩,奔放中含著婉約的各色蠟染布衣裙,長可抵足,飄逸多姿,在灼熱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詩意與靈性的明艷之美。對于非洲女性來講,蠟染布不僅僅只是服飾用料,它還是外出時將嬰兒緊護在背上的安全兜;是席地而坐小憩時最舒適的坐墊;是勞作時精心呵護衣裙的圍搭更是饋贈親友時最精美的禮物。
然而蠟染布之大美,卻不只限于它的色彩斑斕,精雕細琢。非洲蠟染有很多經典花形,每個花形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名字的背后,或許記錄了一段歷史的風云,或許展示了當地的風俗習慣,或是過來人對晚輩的忠告,還有可能是寄存了人們一個美好的夢想。
這些經典花形將非洲文化融合其中,再配以非洲人喜愛的顏色,從而讓蠟染布成為非洲文化的載體,歷史與民俗的縮影。在多哥首都洛美,筆者曾見到一個來自加納的批發商在選購貨物,看著她選好的第一個花形,我自語道:恩克魯瑪的鉛筆。她吃驚地抬起頭。這個名為“恩克魯瑪的鉛筆”的花形,形狀酷似削尖的鉛筆,更像是一支支射向敵陣的利箭,表達的是人們對加納的國父、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驅者恩克魯瑪的尊敬和愛戴。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具有雄辯口才的天才演說家。在每次演講或者有重大決策前,他要思考很多問題,并把需闡明的要點做好備忘錄。他的鉛筆總是被削成尖尖的備用。他的這些文字就是掃清他前進路上障礙的武器,而那些待命的鉛筆便是隨時可以上膛的子彈。
著名花形“幸福大家庭”在東西非長久不衰,廣受推崇。它表現的是非洲家庭的構架和狀態,很有代表性。母雞那龐大的身軀,占據著圖案的中心位置,眾多稚嫩的小雞和代表未來孩子的雞蛋圍繞在它們的靠山媽媽身邊,美麗而安詳。而身為父親的公雞,只有頭部出現在畫面里,寓示著有的父親在家庭事務里最多也就是“露個頭”而已。圖案里,無論是公雞還是小雞,都是齊刷刷地面向著母雞。母親以其對家庭艱苦卓絕的付出,獲得了家人的尊重和依賴。
有的蠟染花形,則記錄的是一個或幾個事件。名為安吉莉娜的花形設計獨特,百變的色彩搭配,給了服裝設計師充分的發揮和創造空間。這個花形在市場上流行時,一個加納樂隊發布的歌曲“安吉莉娜”也在暢銷。聽覺和視覺的雙重震撼,讓人們把兩者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于是,人們開始把這個花形稱為安吉莉娜。
當然,也有生活氣息頗為濃厚的名字,簡單明了,直達其意。比如“你出去,我也出去。”當你仔細欣賞這個花形時,就如同在翻閱著一本流暢的連環畫。被牢牢地關在籠子里的一只鳥,望著已經飛走的伴兒怔怔發呆。而后,奮力把門撬開,果斷沖出籠口,最后,雙雙棄籠而去,在時空的幻境里自由翱翔。花形寓意是,如果你對我不忠,那也別指望我待在家里守身如玉。用于新娘警告自己的丈夫,婚后不要嘗試著出去拈花惹草。新婚不久的美嬌娘穿著這樣的衣裙在丈夫面前走來晃去,會不會真的對丈夫起到提醒的作用呢?
蠟染布花形名字背后豐富的內涵與它靚麗的外表一起,牽引著非洲人濃濃的情懷,收藏著讓他們心靈顫抖的故事。二十多年前,中國生產的蠟染布開始進入非洲,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在當地受到了廣泛歡迎,中低收入的普通百姓從此也能用最流行的花色來裝扮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