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王會聰
受利好經濟數據推動,當地時間上周五,美國股市再度飆升,當天收盤時多個主要股指創下紀錄。其中,標普500指數收于歷史高點3397.16點,漲幅為0.34%;道瓊斯指數報27930.33點,漲幅為0.69%;納斯達克指數報11311.80點,漲幅為0.42%。《華爾街日報》21日稱,標普500已經連續第四周上漲,為今年以來最長的連漲走勢。標普500指數上周漲幅為0.7%,道指基本持平,納指上周上漲2.7%。
“避風港”失去吸引力
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股市的恢復勢頭曾在多年內相當緩慢。但標普500在美國疫情蔓延之際不但收復所有“失地”還創下新高。英國《衛報》22日稱,即便是當初最看漲的交易商也未曾押注美國股市實現如此迅速的恢復,但以下幾個因素可以解釋這種非同尋常的反轉。
首先是美聯儲行動。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馬克·海菲爾表示,華爾街的好轉和美元近來的下跌,主要由于美聯儲通過重啟量化寬松和超低利率向市場加入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已經幾乎沒有選項。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早期,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并將資金變現或囤積于美國國債等傳統“避風港”。但美聯儲和其他央行采取的行動已使這些選項相對沒有吸引力。對儲戶來說利率近乎為零,一些國家的政府債券收益為負利率。
其次是科技巨頭成為吸金獸。疫情“封鎖”措施對一些行業,尤其是食宿服務業和航空公司造成災難性的影響,但足不出戶的人們將更多時間用于上網、購物、觀看節目、線上社交和線上工作。這對美國的五大科技巨頭蘋果、亞馬遜、臉書、谷歌和網飛而言是好消息。
最后是疫苗開發進展。華爾街對有關新冠肺炎的醫學突破“高度敏感”,即便按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到2021年才能出現一種廣泛普及的疫苗。但近幾個月來疫苗進展的樂觀情緒不僅推升醫藥股票,還普遍提振華爾街股票。正常生活正在恢復。雖然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萎縮近10%,目前美國一些經濟數據正在時斷時續地好轉,且失業率正在下降。
6成股票仍在虧
與標普500指數的蓬勃氣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指數中大部分上市企業報告虧損。美國CNBC網站22日表示,標普500指數重回紀錄高位并不能說明一切。指數中6成股票仍在下跌,揭示出大多數股票尚未回升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CNBC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盡管在2月19日和8月18日期間,整個市場在經歷崩潰后又重新達到了新的高度,但在此期間該指數中只有38%的股票上漲,作為主體的剩下62%的股票處于虧損狀態。
該報告數據顯示,盡管該指數中有43只股票漲幅超過25%,其中包括醫療保健和科技公司,但相比之下,“大輸家”要多得多:與2月19日的股價相比,共有126只股票跌幅達到25%或更多,占標普500指數的1/4。
前五大科技股占比超23%
“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在上漲,”目的地財富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上周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人們從那些當前不具吸引力的公司撤資,資金就會流向被認為擁有蓬勃發展前景的公司。”CNBC表示,一些行業的股票表現好于其他行業。在日用消費品、醫療保健和信息技術領域,超過50%的股票在2月19日至8月18日期間上漲,然而,在能源和公用事業領域只有不到10%的企業能夠做到。即使是在同一行業內部,不同企業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BCA研究公司分析師達瓦爾·約什表示,“標普500”應該被改名為“標普5”,因為該指數如今主要受到少數幾家企業的主導。標普500指數中前五大科技股市值占比超過23%,前10大成份股公司市值之和占比30%。分析人士表示,美國GDP增長很慢,基本上是存量主導的經濟。互聯網巨頭的快速膨脹也就意味著另一些經濟參與者在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