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盧娟,文向芳,陳曦,羅健虹(四川樂山市中醫醫院外科)
導讀
目的通過對疝氣知識的科普,讓讀者知曉疝氣常識,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別大意,肚子上的鼓包可能是因為它—腹外疝。下面跟著筆者一起來認識這個小包塊。
任何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原來部位,通過人體正常或不正常薄弱點或缺損、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為疝。其中最常見的是腹外疝,占90%,腹外疝即是腹腔內的組織和臟器經腹壁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向體表突出稱為腹外疝,也就是老百姓常講的“疝氣”。當您發現腹部出現異常包塊,平臥時可消失,站立或用力咳嗽時加重,就該到醫院普外科就診排查啦。流行病學調查:腹外疝是普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我國腹外疝發病率每年超過一百萬人,男女比例約15:1;年齡在60 歲及以上的患者約占60%-80%,成千上萬的人正忍受著痛苦!
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腹腔內壓力增大引起,比如負重、便秘、前列腺增生所致排尿困難、咳嗽、腹水、妊娠、小兒哭鬧等;一方面是因為腹壁薄弱所致,如先天腹壁發育不全、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等。
小小包塊會有哪此危害?輕者在局部有腫塊,偶有脹痛。重者可伴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癥狀。如不及時處理,部分突出的小腸將由于血運障礙而壞死導致感染,威脅生命。應盡早就醫,以免釀成大禍!
別擔心,針對小小疝氣,我們有辦法對付它!對于小兒、年老體弱者可以通過佩戴醫用疝帶的方法治療。當然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修補。目前的手術方式有:傳統手術,需要通過腹部切口切開直接操作的手術、無張力網片修補術、腔鏡下微創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創傷很小的手術,即在腹部打孔(大約0.5-1 厘米),將器械伸入腹腔中,完成手術操作,創傷小、恢復快。
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勿以“疝”小而不為,消除恐懼、盡早就醫,小疝氣,大問題,千萬別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