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萍萍 楊芬
(1.2.貴州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設計學院,貴州 清鎮 550000)
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是黨和國家著眼于農村農業現代化的根本目標,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部署。國家領導人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币虼?,在這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交匯的特殊時期,如何使得脫貧攻堅平穩轉型,與鄉村振興并軌,建立體制機制,有效使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科學、有效的銜接值得研究。
貴陽市是貴州的省會,通過努力在脫貧攻堅中取得良好成效并將實現全面脫貧,貴陽作為貴州這個相對落后的省份來說,成為了脫貧攻堅的排頭兵,貴陽市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將直接影響整個貴州乃至中國的脫貧成效,因此,貴陽市的脫貧和鄉村振興至關重要。本研究是對貴陽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研究目的是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進言獻策,為基層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從政策銜接制定實施層面梳理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內在戰略關聯。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著眼于農村農業現代化的根本目標與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所推行的具有內在發展脈絡的“一攬子”系統工程。作為承上啟下的政策銜接研究,研究成果有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助力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縮小貴陽市城鄉差距、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突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部署都是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當前處于脫貧攻堅決勝期和鄉村振興的“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期交匯,兩大戰略的政策契合度、實踐銜接度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重要保障。制定合理的政策銜接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這兩項工作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才能確保我國鄉村發展再上新臺階。
貴州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陽市通過政府扶持,大力發展果蔬、種養等特色產業;開發周邊生態、旅游;打造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生態觀光農業,借助融媒體,互聯網+大力發展電商產品取得了一定成效。貴陽市舉起全市人民之力,根據國家“五個一批”要求,采取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易地扶貧搬遷、駐村結對幫扶、教育培訓、技術支持等舉措,貴陽市實現脫貧,貴陽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深入研究貴陽市脫貧攻堅的異地扶貧搬遷工程、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一系列政策,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的引領下,關注政府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政策及意見并深入貫徹。
雖然貴陽市現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但政府兜底的比例較大,內生動力不足,存在一定的返貧風險;易地搬遷農民的適應性差,人口素質低等問題使得內生動力不足;產業發展單一、同質化現象普遍,存在盲目跟風、照搬模式、重脫貧輕產業、重產業輕治理、產業定位不準確、產銷脫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協同實施受到制約。
通過對現實的調查研究,將現有的政策理論和貴陽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際建設情況相結合,針對凸顯的矛盾,以問題為導向,從銜接中的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方面著手,為貴陽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進行研究并提出科學合理化建議。